
记者实地探访:首末站较好,中途站较乱 本报上周曾报道:4月27日,在大学路北口公交站上,86岁的林老先生在上32路公交车时,因为人流被挤倒了,摔成股骨转子粉碎性骨折。事后,他和家人的做法让很多人感动点赞——他们不想追究事件责任,只希望更多的人在上下公交车时要有序排队。 杭州是一个旅游城市,很多公交主干线的客流量庞大是不争的事实。上下公交车时的文明有序,难道真的很难吗? 主城区各大首末站候车秩序良好 和秩序较为混乱的中途站相比,主城区几大主要公交首末站的候车秩序好得出人意料。 在火车东站西广场,记者看到,开往城西的43路公交车客流不断,提着大包小包的人们却都很自觉地站在候车栏杆内。栏杆的长度只有不到十米,当队伍长度超过栏杆,也能很自然地站成一列,少有人逾矩。 三公司三车队的工作人员小谢还向记者展示了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人们自觉候车的照片:当时站台上有近200人在候车,几乎人人手上都有行李。人们依次站在各条公交线路的入口,延伸了几十米的队伍很是壮观。 在黄龙公交中心站,由于有了人车分离的地下通道,一切都井然有序。据电车公司七车队的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方便乘客排队,首发站上客时一般只开前两扇车门,养成了乘客自觉走直线上车的习惯。 候车多一点耐心,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 昨天乘客在火车东站排队等候公交。 其实,各大首末站的良好候车秩序,得益于去年年底,杭州公交集团推行的“为杭州添彩,请排队上车”活动。他们不仅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日常出行中对乘客进行宣传和引导,还每隔一段时间对各站点、各线路“排队上车指数”进行公布。 “我们推行这个活动,就是因为有秩序地、文明地上下公交车对出行来说十分重要。”杭州公交集团客运部相关负责人说。 公交司机林师傅告诉记者:“一般车子进出站只需要二三十秒,有的时候人一挤,可能就要花上三五分钟,人群里如果有老人或小孩等行动不便的,也会产生安全隐患。” 除了人身安全,还有财物安全。像乘客小章所说,人流拥挤往往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很多人小时候都做过这样一个游戏。在窄口的玻璃瓶里放进三个牵着线的小球,如果依次将小球拉出来,就会很通畅,而要是同时拉动小球,就一个也出不来。公交乘车也是这样,如果人人都急着在同一时间上车,那么反而会造成拥堵。 中途站人多场地小,秩序有些乱 昨天上午8点,记者来到文晖路的市交警支队公交站,这里由于紧邻地铁口,早晚高峰往往客流急剧增多,大多数人都是赶往城西上班的。 在早高峰的站点上,记者看到,至少有六七十人在同时候车。由于现场有不少志愿者,候车的秩序还算井然,只是当眼看着公交车就要进站的时候,不少人跃跃欲试,甚至将脚迈到了马路上。这样的行为,很快就被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劝阻了。 不过,一位等车的梁女士告诉记者,每个星期总有那么一两天,会遇到一些气势汹汹挤上车的人,“其实车到这个站点,基本都是没座位,这么着急干什么呢?依次上车总能上得去的,万一东西挤掉了、人挤伤了,不是更麻烦吗?” 下午4点,记者来到另一个公交站,位于中山北路上的小北门公交站。中山北路原本就不宽,车站也较小,候车的10多位乘客都围在站牌附近等候车辆靠近,并没有形成队伍。 正在候车的杭州姑娘小章告诉记者:“我去年冬天遇到过一件事,我和七八个乘客正准备上车时,突然感觉我的包好像被人拉住了,回过头一看竟然有个男的伸手进我包里想要掏东西,我当时马上大吼了一声,那人赶紧走了。但是因为大家都急着上车,我被周围的人包围着也只能上车了。幸好没有损失什么财物,但肯定是人多挤着上车给了小偷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