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电视片 画笔下的哈尔滨
纪念哈尔滨解放70周年
哈尔滨是历史上清朝的龙兴之地,也是传播马列主义思想较早的地区之一。 中东铁路被看做是“红色丝绸之路”,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周恩来都曾来过哈尔滨。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的近百名代表,大多数是通过哈尔滨前往莫斯科。中共哈尔滨国际交通局、李大钊和刘少奇、周恩来等在哈尔滨留下了居住旧址。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共11个东北抗日联军,有9个军在黑龙江深山丛林中抗击日本侵略者。1933年,中共满洲省委先后从哈尔滨派出许多地下党员、青年学生、优秀工人奔赴抗日第一线,或深入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击败日本关东军主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哈尔滨和东北人民结束了14年的亡国奴生活。 1945年11月22日,苏军履行《雅尔塔协定》,将城市政权移交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和平,顾全大局,避免内战,主动将党政机关和部队撤离哈尔滨。在国民党统治哈尔滨期间,他们大肆搜罗伪军警宪特的残渣余孽,组成“先遣军”、“挺进军”和“光复军”等反动武装,极力发展国民党和三青团组织,豢养大批密保,监视进步组织,进行暗杀和破坏活动。1946年3月9日,国民党特务暗杀了中苏友好协会会长李兆麟将军,激起了哈尔滨各界人士的极大 愤慨。 1946年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解放了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中国第一座解放的大城市。5月3日成立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从此,哈尔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6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及其附属机关全部迁驻哈尔滨市。 为纪念哈尔滨解放70周年,我根据美术家画的哈尔滨景色,制作了电视短片供大家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