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1300期感言
大鹏专栏从2015年9月3日1200期开始,到2016年4月20日的230天里,大鹏又发了100期专稿。利用1300期整数的关头,就写点文字,发点感言吧。 年近70,余生的路不那么多了。何况雾霾、垃圾食品包围着我们,自身器官的损伤和劳累,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这个岁数,已经没有了在岗时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拼搏奋斗的精神了。正视现实,正视自己,唯一的念头就是四个字: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一词最早出自(五代)何溥《灵城精义》: "骨脉配合何如?合则,顺其自然,而以正合。"夏侯玄曰:"天地以自然运,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道本无名,故老氏曰:强为之名。" 适者生存,物种之间及生物内部之间,物种与自然之间,能适应自然者被选择存留下来的一种自然法则。 顺其自然,首先要适应。人与社会,不管在哪里都需要个人与环境的协调适应,这个"适"不仅是你适应所处的环境,还包括周围的人的理解、配合和互助。适应,然后才谈更好地生存。与谁都格格不入,焉能生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你慢慢地学会适应这个世界,你才能活得好些。否则,呼天喊地,垂足顿胸,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 顺其自然,就是按着自然的规律展开行动。冬穿棉袄,夏穿薄衫。日出而起,日落而眠。老爹生前老对我说:“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惹是非?不明道理伸什么头,无买无卖赶什么场?” 顺其自然,就不争来争去,特别是这个岁数了,不和别人过不去,也不和自己过不去。比如谁是谁非?我就懒得辩论。从大事说,群龙无首,谁代表大众利益,谁决策,谁应该清楚是非,错了就纠正。潮流涌起,多数人只能被动应付,随波起伏,真正反潮流的没几个。一些精英反思时,也不过是后知后觉的马后炮,就别怪普通人的不知不觉。例如对文革的看法,对知青的看法。 顺其自然,当然也不是鼓吹奴才哲学,逆来顺受。而是多学,多听,多比较,提高认识,开拓思想,实事求是。说白了,就是:你在社会中、单位中、人群中、家庭中,是什么角色?你想干什么?你愿干什么?你能干什么?你怎么干,为什么这样干才叫“适应”? 我敬佩的1964年下乡知青马桂兰大姐对我说:“我真是感到老了,记性差,刚过去的事,转眼就忘了。网上有些好句子,背下来,可是不久又忘了。真犯愁。”我说:“你出生12天就送人了,养母得了精神病。你因伤比同龄人晚上了三年学,当过哈尔滨儿童公园小火车北京站站长。高中毕业下乡,文革动乱为生存嫁人生子,在铁路当过搬运工。当教师连续七年培育学生升学率第一。退休后还义务帮朋友的后辈补习功课。你这辈子虽然不轰轰烈烈,可也辛辛苦苦。年74了,该歇歇了。能放松就放松,该放下就放下,还背什么名言,有用么?” 自从我血糖、血脂、血压三高不下,我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早上睁眼,愿意起床就起来,不愿起来就趴窝。一天愿干什么就干什么,绝不给自己添任何压力。能处的好朋友就好好处,电话、微信、qq聊聊,时而聚聚,喝点小酒。不能处的就离远点儿。一切都顺其自然,不为什么而劳累,不为什么而费心,笑对一切,不强求,不失望,不计较,不在意。始终相信并经常唱:“内心的平安,那才是永远。” 因身体原因,也曾几次向联谊会网站管委会提出辞去哈北网站长这个没有工资、报酬的义务站长的“职务”,未获准。顺其自然,那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吧。近来哈北网“开心时刻”开办了网上知青茶馆,想到每年一度的网上春节联欢在这个茶馆里还可以不受时间限制继续热闹下去,便积极参与。于是,不善言谈和交际,外表给人很冷,一向写严肃文章的大鹏居然写起了相声,还连发了两期,而且还有一些已构思成型了。 这是为什么呢?找乐呗。没有就创造。正所谓: 快乐自己,娱乐他人。 或娱乐他人,快乐自己。 不喜欢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但结束本文时,一段流行歌曲的歌词还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我试着让生活变得简单 对幸福或寂寞顺其自然 不想再背负太多期盼 对好奇或关心顺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