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295|回复: 4

(1299)转发一篇好文章(下)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6-4-1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99)转发一篇好文章(下)      

   安生:欲兴其国,必先正其史!   
                ——纪念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逝世四十周年(下)

  反对颜色革命,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最好的办法,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为基础,以生产力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为主线,系统地重新修订建国以后至毛主席逝世时代的历史。

  目前,中国缺乏这类的权威性的史书。现有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党史,往往都缺乏对历史环境、国际背景、生产力发展过程的系统客观描述。由于缺少相应的系统的背景介绍和主要矛盾的客观分析,所以往往显得支离破碎,给历史虚无主义以可乘之机。

  重新修订毛主席时代的历史,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民国时代是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时代,是半封建半殖民的时代,是无法无天的时代,是少数人奴役多数人的时代,是民不聊生的时代。土改和解放战争结束了民国乱世,新中国是建立在这样的起点上的。

  不明确这一点,不戳穿美化民国的谎言,那么土改、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立便失去正义性和合法性,其后的一切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便失去了意义。

  其次,要说明建国后的历程是在极端恶劣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每个国家其实都是在国际大舞台上跳舞,各国的发展都与外部条件密不可分。

  有必要与其它国家进行横比。德日等战败国,虽然在美国的支持下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是,这些国家本身就是完成工业化的国家,美国支持这些国家也是为了抗衡苏联,这些国家至今仍受美国操纵,无法完全独立自主。

  相比之下,至今绝大多数和新中国同期独立的前殖民地、现第三世界国家仍长期处于贫困和战乱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

  只有充分了解险象环生、弱肉强食、恃强凌弱的国际环境,才能理解新中国发展的艰难,以及“普世价值”的欺骗性。

  再次,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有必要把工业化进程和上层建筑建设过程作为两条并行的历史主线进行分析。其中,工业化进程的主线,是上层建筑建设过程的基础。

  工业化进程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代价高昂,极端艰难的过程。不仅如此,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分工日益细化,独立工业循环需要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需要的各类资源越来越多,资源分布极度不均,尖端技术和资金被极少数国家垄断。这时中国却被美苏封锁、包围、禁运,重兵压境。新中国是在极端恶劣的国际环境下,完成了这个极端艰难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主动选择这个艰难的过程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将来的国强民富。不完成工业化进程,生产力无法发挥出来,国家将永远无法拥有独立的国防,永远无法维护正当的利益,人民将无法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必要的生活消费品。那样一来,国家独立自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都将是无法实现的泡影。

  只有理解了工业化进程的困难,才能理解当年人民生活的艰苦的原因,才能理解发生三年困难时期的必然性,也才能理解当年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大公无私,强调艰苦奋斗的意义。

  理解了工业化进程艰难,知道中国必须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情况下发展工业化,上层建筑必须领先于经济基础,自然就容易理解建设上层建筑的困难,就不难理解相应的政治运动,也就不难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内部的一些观点分歧。这些分歧绝不是因为个人恩怨,而是因为一方面生产力水平落后,上层建筑领先于经济基础发展必然存在矛盾,另一方面,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导致老一辈革命家们对建设前无古人的事业的认识必然存在局限性。绝大多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没有私心,不计较个人恩怨,出现分歧的原因是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内在固有矛盾的理解出现分歧,大家角度不同、理解不同、看法不同,于是提出解决方案不同,路线不同。

  这段历史不应局限于领导人之间个人关系,而应该站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在美苏争霸的国际大环境中,如何自强的工业化之路的宏观的角度去解析。只有这样才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才能正确理解“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难选择,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所导致的革命同志之间的分歧,以及由这些分歧演化出来的各种冲突和政治运动。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老一辈革命家之间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虽然存在分歧,但是团结是老一辈革命家之间关系的主流。

  历史的大趋势是不容易捏造的,只有从全局大趋势的观点着眼,分析新中国建国以后的历史进程,才能使历史虚无主义没有立足之地!

  最后,修订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历史,有必要深刻分析生产力发展对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切身利益的影响。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也包括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变化应该包括并不限于全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劳动时间和强度的下降、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土匪民图等武装被剿灭、和平与秩序的确立、华人在海外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等。

  只有明确分析这些变化,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深刻理解,自己是毛泽东为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时代的受益人。才能体会到那个时代的艰苦是值得的。才能理解那是一个光荣与伟大的时代,那是一个翻身解放、邪不压正的时代,那是一个扬眉吐气、昂首挺胸的时代,那是一个催人奋进、朝气蓬勃的时代,那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时代,那是一个万众一心、无私无畏的时代,那是一个改天换日、突飞猛进、梦想成真的时代,那是一个中国人民充满自信、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时代——中国如同一个病魔缠身,沉疴多年,被重重枷锁束缚的巨人,终于大病痊愈,挣脱了枷锁,站立起来,冲破牢笼,大步流星,披荆斩棘,踏平坎坷,奋勇向前!那个时代是今天的基础,没有那个时代就没有今天!

  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巩固那个时代的正义性和合法性,巩固今天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合法性,党政军的合法性,共产主义理想的正义性,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才能坚定人民的信心,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抵御颜色革命。

  要自我否定,必须先否定过去。过去,是衡量一切的基础,是判断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标准,是决定未来的基础。要确定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就必须正确认识过去。

  欲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兴其国,必先正其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6-4-1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建国后历史档案的不断解密,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6-4-1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解了,真是一篇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山好 发表于 2016-4-19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立场。我查了资料,昆仑研究院的成员包括这些人:

王立华

徐小岩

罗援

刘际潘

戴旭

曹益民

叶万勇

傅传玉

朱清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6-4-1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欲兴其国,必先正其史。"一篇振奋人心的好文章。
我们这一代是新中国历史的见证人,我们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6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