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0-28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1276)“最美不过用余生点亮晚霞流年”
“无需再哀惋留恋昨日时光,最美不过用余生点亮晚霞流年!”一看这诗一样美妙的语言,就知作者一定是文人墨客。的确,来自兵团50团7连的哈尔滨下乡知青戴欣被她的战友和文友们称为“才女”。非常钦佩她的人称她为“大才女”。
同老三届高初中学生相比,生于1953年的戴欣其实算小妹,她称自己的学历是“高小7年”。但她的网名却称为“老戴”,并且一直叫到现在。本文不那么称呼,还是直呼其名,感觉亲切。
第一次认识戴欣是在2015年1月12日的联谊会小组工作会上,她代表37会员组发言汇报工作。后来在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上看到她图文并茂的报道,我回帖:“报道详尽,有图,有真相,有情,有意。快乐需要寻找,需要制造。37组玩的开心,感染了我们!”戴欣回帖:“感谢你的关注,谢谢!我们37组基本都是五十团(查哈阳农场)的知青,年少时结下的情意根深蒂固。我退休后一直在上海,去年回到哈尔滨。五十团经常搞活动,所以我经常会在《五十团知青论坛》发报道。有兴趣可以去看。”当时她给我留了链接的网址。我由于忙,没有打开看。直到2月26日联谊会组长座谈会听了戴欣生动的发言,才回家打开电脑,打开了戴欣给我留的网址,足足用了半天时间,看了全部的《老戴文集》。让我后悔的是,怎么当时没有看?
虽然我至今(包括写此篇报道时)未和戴欣在网上、微信、QQ和电话中交流,但我以文鉴友、知友,还是走进了戴欣,大概了解了戴欣的经历和心路的痕迹。
2月26日联谊会座谈会上,戴欣说:“没想到我在晚年找到了联谊会这么乐呵的地方。”
众所周知,从1995年到现在,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已成立并坚持活动20周年了。戴欣所在的50团也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50团哈尔滨知青联谊会”,并且成立之初即以团体会员名义加入了哈尔滨知青联谊会。但戴欣退休后,在上海爷爷家呆了9年,在北京呆了2年。2014年回到哈尔滨后,在50团战友举力推荐下,单独向联谊会申请成立会员组并得到批准,成立了新组建的37组。戴欣任组长。
联谊会的正能量,凝聚力,号召力,平民化,暖人心……这一切深深影响和感染着戴欣。她仿佛在平凡的日子里,在普通的生活中,突然发现了一个能使自己激动、快乐的新天地。她满腔热忱地投入联谊会小组的活动,组织知青参加联谊会和本组的各项活动。在上海时,她参加并组织过“旗袍秀”这项中国女性独有的活动。离开上海时,她以为旗袍再也用不上了,就都送了人。没想到在联谊会,旗袍秀这样受欢迎,她又重新置办了旗袍。
2014年11月28日下午,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组织老知青在“哈尔滨红博会展中心”参加《黑龙江省餐饮博览会》。当时,哈尔滨进入冬季后下了大雪天气渐冷,好多“候鸟们”陆续南飞“海南”过冬。37组文艺小分队原想放冬假 ,待明年春暖花开时再继续活动。当接到联谊会委派37组28日参加活动并表演旗袍秀的任务,戴欣忐忑不安。时间紧,任务重,人员不齐,不到10天的时间里,重新排练《烟花三月下扬州》,能否以最好的状态表演?但这是37组第一次演出,戴欣十分重视:一定要积极排练,参加演出!主帅下定决心,姐妹们信心十足,经连续多日抓紧排练,终于,登台表演达到了她们的预期效果。
37组文艺小分队成立两年来,多次在五十团聚会活动时自娱自乐。她们坚持每周唱歌、跳舞、旗袍秀的活动,大家自感收获很大。既锻炼了身体,加深了友谊,也学习到了一些过去不敢想的技能,譬如:唱歌跑调的现在能完整地演唱几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了,原来从没跳过舞的姐妹竟然能表演藏族舞,大家信心倍增!她们除了把保留节目旗袍秀编排的更精彩、精致、完美,知青任淑梅还自费出去学习了“斗牛士舞蹈”,回来再教授姐妹们。
在唱歌、跳舞、旗袍秀中,戴欣最钟爱的还是旗袍秀。她说:“虽然我们的身材稍显臃肿,化了妆,容貌也不显年轻。走秀的台步、姿态也不标准。水样的女人,水样的心思,穿上旗袍便有了水样的灵动与柔美。旗袍,在慵懒之中高贵着一份与生俱来的冷艳,流泻着孤傲柔质任性的气质。我觉得,漂亮的女子不一定适合穿旗袍,穿旗袍,是需要内功的!”
2015年11月9日,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举办的《老知青生日庆典》活动中,联谊会组织了28人的旗袍秀展示,戴欣五十团的高慧,杨莉彬带队,参加表演的几位姐妹那天出尽了风头!給全场上千人的老知青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戴欣这样诠释旗袍女人:“她不一定有娇美的容貌,但一定端庄典雅,自信内敛,纯洁善良,含蓄中存一分气宇轩昂,温雅中有几丝骄傲矜持,徘徊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恍恍惚惚如同一朵栀子花飘向了繁华浓艳的人海......
“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
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
真情伴你走 ,春色为你留?
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
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
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 "
戴欣写道:“迷离的唐诗宋词,让那份含烟飘渺从骨髓一直流淌在纤纤指尖,小桥流水的江南,身着旗袍的女子撑一把大红的油纸伞,从古老的雨巷中翩翩走来,那盈盈秋波,凝眸一望便是千年……”
戴欣在《五十团知青论坛》网站里是知名的版主和撰稿人。参观萧红故居,读过萧红许多作品的戴欣深深理解这位深受鲁迅喜爱和推荐的女才子。她写的萧红评传相当深刻、到位,非一般人所能达到。带组里搞活动,报道夹叙夹议,也能凸显文笔的优美,闪出思想的光亮。在《顾乡公园》文图报道中,她写道:“这里一会儿乌云散了,天晴了,这是一个多好的天呀!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人生亦是如此,没有人知道未来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狂风暴雨还是雨过天晴?都是未知,人生很无常。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就是为照片写的说明词也非同一般,充满情趣:
百家饭菜百家味,经过品尝,大家一致推选出几位“最佳厨艺”奖:陈宝祥做的上海口味“酥鱼”老戴喜欢,真好吃!迟敏用“日本电饭锅”做的面包,味道不错!
苏秀凤的“烧素菜”。韩桂珍的”小酥鱼“是自己钓的野生鱼做的”,也评选上了。郑玲春的炸麻花,香酥甜蜜,真心不错!
罗品英的红烧小鸡腿,挺入味。王秀玲的凉拌海带丝,刀工很讲究,味道也很好。
王爱珍的”素香菇“我品尝一下,挺好吃!丁景田的”红烧鸡翅“色香味俱全”。
还有几个菜也很好吃,“审计”一下,原来是“品牌店”买来滴?再好吃也不能评选“最佳厨艺”!下次自己动手做菜!
唱呀!跳呀!吃呀!喝呀!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忘了“扑克比赛”了?!奖品随便发下去吧?下次比赛可没有奖品了,呵呵! 有酒,有菜,有歌,有舞,这样的日子更觉友谊和生命的珍贵!快乐来自愉悦的心情,健康的身体,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欢迎更多的战友加入我们的团队——向快乐出发!
当然,好多活动,戴欣都是自掏腰包为大家买来吃的,喝的,玩的,用的。
戴欣说:已过去的日子,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我们的青春不完美,愿我们的老年很幸福!祝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37组基本是五十团知青,大家老了还能常常相聚、相伴相携、相互关心,快乐共度晚年。这是一份难得的情缘。戴欣感叹:彼此非常珍惜,感谢北大荒缔结的根深蒂固的情谊!并不是我们那时的生活有多么美好难忘,而是因为那时我们的心灵,我们的青春太干净了,在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上无论刻画上什么,都会记忆深刻,难以忘怀。这就是老知青们共有的情结!曾有学者提出过“二春论”的理念,即人生的第二青春期从六十岁开始。 被专家们评价为乐观主义养老学的新理念。人在生理上只能有一个青春,但进入老年后在精神世界上却可以开创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开创人生第二春是老年人新的奋斗目标。我们都应该拥有一个有活力、有价值的夕阳第二春。
“无需再哀惋留恋昨日时光“。在戴欣看来,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遭遇一些不顺、苦难或病痛。问题在于:一路走来,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笔“特殊的财富”?很多人把苦难真的当成了苦难,终日徘徊其中不肯走出。于是,旧的苦难还未曾化解,新的苦难又接踵而来,苦难越积越厚,越积越重,最后,便积成一座大山压在了这些人的脊梁上。结果,要么被这座山压死,要么就背着这座山走下去,直到压垮,趴在原地,再难挪动分毫。相反,有的人却把苦难当成一种磨砺,当成一种智慧的提炼,当成一种对人生的启悟,他经过苦难,然后从中走出,从而看到了一片湛蓝的天空。作为一介俗人,完全超脱或许非我们能力所及。但是,适当的超脱却是人生必须。那是一次和解,一缕释然,一种超越,一份旷达,是生命的坚忍,是天人的交融,是生的艺术,也是活的艺术,这便是——生活。
她还认为,时光就像一本书,一页页被我们慢慢翻过。遗憾,是留给老年时的宝贵财富,每个人都想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可如果真的那样了,还能叫人生么?你我皆凡人,在奔波于世的这么多年里,总会有……有点遗憾,无可厚非。 我们的青春与热血,在查哈阳广袤苍茫的土地上燃烧了十年。十年,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何其短,但在我们知青的心灵史上却又何其长!
——我所以大段摘录戴欣的原话,是因为她实在写的太精彩了,太有道理了。其实我所看到并引证的,限于篇幅所限,仅仅是凤毛麟角。在此我有理由向向她致敬!
文如其人。戴欣以文会友,以文交友,活得很充实,有滋味。她的胸怀,她的奉献,她的为人,她的才智,她的文笔自然征服了很多人(包括笔者)。知青战友这样评价她:
戴欣,一个有热情,爱付出,有才华,又细心的姐妹。她多才多艺,勇于奉献,有她在,我相信,今后我们五十团哈尔滨知青的活动一定会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用她的热情感染大家,用她的才华激励着大家,用她的细心带动着大家,用她的多才多艺引领大家。……无论是诗歌朗诵,还是拉丁舞、踢踏舞,男女生二重唱,它唱响了青春,舞动了青春,让我们每一个人又都再年轻了一回。它是秋的收获,老年人的青春。
文友说:你的文笔诗情画意、引经据典、浪漫真诚,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才女;曾经的一篇篇游记散文,一次次大型活动的报道,都生动活泼、激情涌动、深入细腻地把知青战友情和活动的欢快场面介绍给大家,让人们共赏其中的美妙和情趣。说你是我们50团的友谊大使、快乐大使、服务大使一点都不夸张。
知青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以利相交的社会关系中。正如戴欣所说,我们却能找到许多过去并不熟知的战友,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战友们亲如手足的真挚情意温暖了我那历经沧桑的心灵,重燃生活的热望,这是我今生最宝贵的财富!它给了我快乐幸福晚年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如今我虽年逾花甲,但身体健康,生活无忧,老无所累,子孝孙贤,还有什么不知足呢?!
在我看来,歌舞升平中,戴欣的心灵的眼睛始终警惕地关注着现实。她对知心的朋友这样写道:现在最可怕的是有些人什么都不信,包括一些打着“忠诚”信奉马列主义旗帜的伪君子们,他们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轮回,很多人信仰缺失迷茫,道德沦丧、私欲膨胀、丧失爱心,没有做人起码的道德底线,社会才会如此污浊混乱,这才是国家和国人的悲哀!
在金钱至上,讲求奢华,追逐名利的习俗尘嚣犹如雾霾不可躲避的当下,戴欣喜欢思考和写作,她写道:喜欢有着光阴味道和对往事的珍藏,带着沉默的沧桑,流年的安静,在许多人都已熟睡时,心里对文字有着那般柔软的缠绵和依恋。这些年唯一断断续续坚持下来的就只剩下写字了,文字在那里静默,寻起,幸好还能信手拈来,从此,便执着。小的感动,小的感触,小的感受,一路的风景与心情就这么在指间定格,存留在我的“空间”。用柔软的心,忘掉疼痛,舍弃杂乱,一任年华瘦去,岁月如歌,把一切都刻画成琥珀的颜色,修筑心底的樊篱,隔绝尘世的浑浊,让一切如初见!
“让一切如初见”——这是返老还童的话语。年青的心态不在于生理而在于心理。像孩童和年轻人一样对事物充满好奇般的“初见”,探索、追求和渴望,这才是不老的标志。
结束本文时,就用一首没人再唱了的不算老的老歌《每一次》做结尾,送给我尊敬的戴欣,送给我的知青姐妹们,祝你们三八快乐!
茫茫人海
终生寻找
一息尚存
就别说找不到
希望还在
明天会好
历尽悲欢
也别说经过了
每一个发现
都出乎意料
每一个足迹
都令人骄傲
每一次微笑
都是新感觉
每一次流泪
也都是头一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