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3-11-27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看热闹 于 2016-2-22 23:01 编辑
大觉寺 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寺院建筑寺院坐西朝东,山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寺依山势而建,主要由中路寺庙建筑,南路行宫和北路僧房所组成,总占地6000平方米。中路自山门向上到龙王堂分别建有山门、碑亭、放生池、钟楼和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憩云轩、玉兰院。寺院后部也就是最高处有寺庙园林,包括迦陵和尚塔,灵泉池,龙王堂和领要亭等。寺院西北李子峪有清泉,汇入灵泉池,并从灵泉池分两路出发流经整个寺院,最后汇集于天王殿前的放生池。中路大觉寺的山门为一三间歇山式建筑,下面是砖石结构,开拱门一,上有匾额"敕建大觉禅寺",上面是木结构的斗拱和屋顶。折叠迦陵舍利塔又称迦陵和尚塔、大觉寺塔,是清代雍正年迦陵舍利塔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矗立在大悲堂北侧全寺的最高点,高12米,是覆钵式塔,与北海永安寺白塔的形制相仿。大觉寺有无量寿佛像,位于无量寿佛殿正中,左右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在无量寿殿前的左右各有一株银杏树。北面的一株雄性银杏,相传是辽代所植,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故称千年银杏、辽代"银杏王"。四宜堂院内,古玉兰的西面,有一颗大柏树,在1米多高分成两个主干,在分叉处长出一颗鼠李树,故称鼠李寄柏。在大悲堂的西北侧有一辽代古碑,据碑上文字记载是奉辽朝道宗皇帝及萧太后之旨意于戊申年(1068年)三月所立。 御建大觉禅寺山门
大 觉 寺 介 绍 石 碑 乾隆御题 动静等观殿
最 上 法 门 殿 迦 陵 舍 利 塔 尼 勒 佛 神 像
天 王 殿 大 雄 殿 圆 通 殿 乾 隆 题 诗 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