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323|回复: 11

古言今观: “我” 原来是兵器

[复制链接]
兵团岁月 发表于 2016-1-12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商周到春秋战国 时期,出现了一种尖端为三角刺,形状类似戈的青铜兵器。这种兵器异常锋利,可以毫不费力地刺穿铠甲。《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多部典籍中可以看到,“我”  是在当时征伐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兵器,主要的使用方法有“勾、挂、扎、挑”四种:它既可以横击,又可以勾杀,还可以扫、劈,而且分长、中、短三种,使用起来非常“顺手”。
早期的甲骨文中,“我”字就颇似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它实际上是“戎”的变形,翻译成今天的语言便是“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后来“我 ”字又逐渐变化成“禾”与 “戈”的合字,意为 “以手持戈”,也即手持战戈的勇士。
“我”是如何由兵器而变脸为第一人称的呢
古代的王室一年当中有两样最重要的事:祭祀与戎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所以,古代的王室贵族都习惯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 ”,即“我方的战士”,于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 便出现了。《说文》中说:“我,施身自谓也。”《诗经》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的记载。从那时起,“我”作为第一人称代称便沿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6-1-1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6-1-13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楼主对“我”的详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1-13 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鲜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6-1-13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6-1-13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6-1-1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兵团岁月 发表于 2016-1-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兴国 发表于 2016-1-12 22:27
拜读佳作。

谢谢关注、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兵团岁月 发表于 2016-1-1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园林 发表于 2016-1-13 05:47
赏读楼主对“我”的详解。

谢谢关注、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兵团岁月 发表于 2016-1-15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里农场董建国 发表于 2016-1-13 07:06
新鲜呀

谢谢关注、周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8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