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大鹏影视专稿328
编辑电视纪录片《南戴河之行》有感
活动影像的魅力在于它比文字、照片更直观,更生动,更鲜活。留下了影像,过去的日子精彩的生活片段就变成了永恒,随时可以观看,而不至于仅仅靠回忆来想象那难忘的时光。 所以,每逢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有重要活动,大鹏影视必定参加,并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拍摄、记录、编辑、发表。 因家中有事,没能参加2011年6月18日至22日在南戴河举办的首届知青文化旅游节。幸好联谊会的工作人员王桂芝全程录像,留下了珍贵的资料,使我顺利编出九集电视纪录片《南戴河之行》。 2006年我加入联谊会就认识了王桂芝,当时只知道她是联谊会的会计。2010年联谊会组团赴上海参观世博会,我看见王桂芝带了小型的索尼数码摄像机不断地拍摄。当时她说,儿子给她买来摄像机,让她拍摄参观世博会和游览,留作纪念。从那以后,时常见王桂芝携带摄像机拍摄联谊会活动。 这次去南戴河,我首先想到王桂芝能完成拍摄任务。我告诉她要用摄像机观察和记录每天的活动,多拍些,不仅仅是个人留个纪念,更重要的是要留下南戴河活动的一个完整的记录。我让她带上三脚架,拍摄会场演出,影响可以稳定。我告诉她移动拍摄时,镜头运动的轨迹尽量稳定,不要晃来晃去。 从南戴河回来,王桂芝将全部录像资料交给我,由我来编辑。因为我的录像设备全是磁带式的,电脑配置也是磁带式的编辑程序和方法。王桂芝存储卡式的光信息记录需要转换。电脑有的转换软件不兼容,打不开拍摄图像,没法编片。利用几天时间,才找到合适的软件,但要转换两次才能达到兼容和编辑。我知道肯定会有相应的软件直接编辑,用不着转换,但我笨,又没时间学习或情人指导,便用我熟悉的方法编片了。 王桂芝拍摄的素材文件多达443个。用三天时间断断续续选择、归类、合并、转换素材,然后编片。编片时,反复监视录像画面,重复的镜头选好的,多余的镜头、不完整的镜头删掉,根据镜头配相应的字幕,每集开头撰写一段说明文字。 从7月18日至29日,在网上每天发一集电视纪录片《南戴河之行》,共发出九集40段,总长度为5小时零26分49秒。为制作高清晰版,每集按10分钟以内一段分为若干段然后上传“56视频网站”,最后上网发出。 感谢王桂芝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拍了大量镜头。编片的过程也是“跟着旅游”的过程,感受老知青快乐的过程。 编完片子并上网发出,犹如肩上卸掉了一个重负,感觉就是两个字: 轻松
2011年7月30日大鹏报道 2012年3月19日大鹏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