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017|回复: 16

摄影师的眼力

[复制链接]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伟民 于 2012-3-18 15:43 编辑

摄影师的眼力
来源:纽约摄影学院   作者:纽约摄影学院 责任编辑:闵成贝
01.jpg
你的作品的水平永远不会超出的你的"观察"能力--也就是在本课我们将集中讨论的运用"摄影家的眼力"从周围世界中捕捉美妙瞬间的能力。
摄影的三条基本指导原则:
1.好的照片必需有一个主题--能表达普遍性寓意的主题;
2.好的照片要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趣味中心--被摄主体上;
3.好的照片必须画面简洁,也就是说只摄入必要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其中最主要的是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上,我们把这种吸引注意力的方法叫做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的技术都有哪些呢?主要牵涉到如何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如何把被摄主体放在画幅四框中的恰当位置上;如何解决好画面上其他景物和主体的比例问题;如何聚焦;如何处理好对主体的布光以及其他一些简单的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通过布局突出重点
首先,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决定把作为趣味中心的被摄主体放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放在靠近画面中心的物体最显突出,但是靠近到到什么程度呢?
下图是勒内.伯里(Rene Burri)拍摄的一名建筑师。我们看到的是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分割法的典型布局。它给人以愉快的平衡感和无拘束的宽松感,不像在正中央那么僵硬死板。这是布局的一种类型。
02.jpg
在这幅作品里,巴里故意把孩子的眼睛放在画面正中,以此来突出孩子天真无邪的目光,然而,他又把孩子的面颊放在帽子和西瓜的圆形弯曲处,从而避免了呆板的感觉。
0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通过物体大小的比例关系突出重点
突出被摄体的一个有效方法是让它的尺寸看起来比周围的东西大些。在勒内.伯里拍的一幅骏马图中,前景上的一匹骏马由于身型高大而显得突出。对比起来,别的马匹就无足轻重了。
04.jpg
同样的方法用在世界滑雪冠军卡尔.施兰兹(Karl Schranz)的照片里,摄影家霍斯特.埃伯斯伯格(Horsr Ebersberg)用一个广角镜头把施兰兹的身影突出得比谁都大,甚至比阿尔卑斯山还高大!
05.jpg
初学者常犯一个通病就是在为亲友抢拍肖像的时候站得太远,以致使被摄主体湮没在其他景物之中。遇到这种情况时,要站得近些,使被摄主体的影像在画幅处于支配的主导地位。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理由也可以不这样处理。
所以,当你用取景器的时候,要走近一点或者使用较长的镜长,在身型尺寸上突出被摄主体。如果你确实想使被摄主体的影像小一些,那自然另当另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通过搭画框的方法突出主体
这是一幅意味深长的冬景,是摄影家乔治.福斯(George Forss)拍摄的。什么地方能立即抓住你的视线呢?是那个孤零零的散步者。用树干框住了他小小的身影,尽管他在画面上所占面积很小,但却吸引着观者的注意力。
06.jpg
在下面的几幅照片里,让我们看看另外一些运用画框的手法。它们的效果极好,会给你很多启发,能运用到你今后的摄影实践中去。
在这幅舞台排练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搭框的方法。前景上两个舞蹈演员虽然身型尺寸所占比例很大,以致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但我们的注意力依然被吸引到正在认真执导的男女两位导演的身上。两位舞蹈演员的身躯和手臂在他们周围搭起了一个强有力的极富戏剧性的画框。这种戏剧性的效果因逆光照明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光线照到舞蹈演员透明的披纱上并照亮了香烟袅袅上升的烟雾。
07.jpg
对户外远处的大型特物体,像山峰、纪念碑和建筑物等。可用搭框的技法改善其构图效果。一个常用的搭框方法是把近处的树枝摄入画面。这幅照片拍的是约塞米蒂国家的半壁圆顶山,是由安塞尔.亚当斯拍摄的。精致的树枝赋于画面一种空间感和距离感。好像树枝在说"我在这里,拍摄主体在那里,你从我们之间的相对尺寸可以看出我们之间的距离。"这种技法常用于旅游摄影和建筑摄影。
08.jpg
W.尤金.史密斯利用前景两个人的剪景为董事会上的其他成员搭了一个画框,突出了他们全神贯注的面部表情。
09.jpg
我们归纳一下:当你的被摄体由于相对尺寸较小而无法支配画面的时候(或距离较远,你又想表现出距离感),吸引注意力的技法之一就是给它搭个画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通过用光来突出主体
在摄影时,像运用光线一样去运用暗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
这幅照片是纽约摄影学院教授会成员杰里.赖斯(Jerr Rice)拍摄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运用光线的良好范例。两个人物都照明良好。其他东西实际上都在暗处。这幅照片给人一种象征性的信息。我们并不真正关心这两个人是何许人。而更使人们感兴趣的是他们所处的境地。一个人凝神注视着暗处,而另一个正阔步闯入。
10.jpg
这是耶路撒冷锡安山国家公园一景,是一个非同寻常的环境。这里用的也是采光的技巧。右侧的山峰在左侧山顶的全黑暗景对比之下,细部非常突出。正是明与暗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情趣。
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通过会聚线条来突出重点
这幅照片中的被摄主体的确是太小了,但是谁能忽视长廊中的这位主角呢?
12.jpg
从四个角落伸出的线条会聚起来,像箭头一样指向主角。这些会聚的线条形成一个长廊,使人们的目光一直向前追踪着这个孤独的身影。广角镜头加强了线条的会聚效果,产生了一种孤寂感,这正是照片的寓意之所在。广角镜头扩大了前景的实有空间,缩小了人体的相对尺寸,强化了距离感和孑然一身的孤独感。
请看所有的线条是如何指向马路中心的人影身上的。屋顶的线条,汽车的线条,路面交通标志的线条统统指向被摄主体。观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被引向这个引人注目的身影上。
作者还是伯克尤兹利。相机的角度较低,所以人影和各种会聚线条的相对位置十分精巧,如果相机在齐眉的高度上,人物的布局就不会如此富于戏剧性。
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重点
这幅照片的作者是杰里.赖斯。他用了很多方法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首先,他对着拍摄对象精确聚焦,把一切其余的东西都置于焦点之外。其次他让风笛演奏者的形象显得高大而魁梧,把他放在画面的正中偏上(注意:他的面部位置是严格地按照黄金分割律来安排的)。第三,他让主角的眼睛直视镜头,把观者的注意力直接吸引到眼睛上。所有这些方法都把注意力吸引到被摄主体身上而毫无干扰。
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通过重复来突出重点
这幅由勒内.伯里拍摄的一张双马饮水图。如果把下半部遮住,会觉得这还算是一幅悦目的照片。但是加上池水的镜面倒影,就被大大地美化了。对被摄主体--马和树--的精心安排构成了一幅具有韵律感的重复的图案,这是使画面具有力度的重要因素。
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通过动作突出重点
下面这幅照片,给照片增色的不只是滑板少年的优美动作,还有他周围全神贯注的人们。我们看到左侧有一个倚车而立的少年,用力探身向前急切地关注着比赛,还有右侧的计时员时刻准备按下计时键的紧张神态。他们无不把注意力引向滑板少年。画面上的其他要素也都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所有观众都把注意力投向了他,连地上的罐头盒也指向了他。他的身影很大,位置近于画面中心,而且推车少年和计时员还为他搭了一个画框。
16.jpg
这张照片把我们讨论过的多种技巧集中运用到同一画面内去突出重点,这上点很有意义。一般说来,突出重点的技巧不能只用一种,应该是多种技巧的综合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赵伟民 发表于 2012-3-1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伟民 于 2012-3-18 15:51 编辑

小结
当你通过取景器在画面上突出被摄主体的时候,要给自己提几个问题:
1、 要突出被摄主体,该把它放在画面中心附近还是离开中心?
2、 要把它照得大些才显得突出吗?
3、 要给它搭个画框吗?
4、 要通过采光来突出它吗?
5、 要通过选择焦点来突出它吗?
6、 要利用会聚线条来突出它吗?
7、 要利用重复的线条吗?
8、 能不能通过运动来加以突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2 2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