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055|回复: 1

东洋行(连载3)

[复制链接]
吴永大 发表于 2015-10-24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永大 于 2015-10-24 06:55 编辑

                                  东洋行(连载3)

                                                                        张冠立
     
                                      8 忍野景观

       离开东京,取道箱根,我们去游富士山。在我心目中,东瀛盛景最佳者有二:一是盛开如云的樱花,另一是丽日朗照下的富士山。当然这点感觉是看风景照,赏浮世绘的种种画面时捕捉到的。现在能亲历,自然喜不自胜。时值九月,已是凉秋。需在和煦的春季观看的樱花自然无缘相见,唯一期盼的就是看看富士山了。但是导游提醒我们现在预报天天有雨,随行要带好伞。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水汽易于到达内陆,下雨是家常便饭。要是真的遇上雨,想好好看看富士山也要成为泡影了。这使得我心情惴惴。
       导游说我们此行设计看两个地方,一个是富士山,另一个是忍野八海。能看到一个地方也该心满意足了,因为雨大时常常封路,上不了山,富士山就没法靠近了。结果富士山的神佛赐福,迎接我们的竟是一个太阳不烈,能见度很高的好天。
       我们首先停车落脚的地方是忍野八海。这是位于富士山区山梨县的一个村庄,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有人把忍野风光比作中国的九寨沟。我没去过九寨沟,不知道恰当与否,但是置身其中,感到周遭静幽,清丽,灵秀,倒是中国人能想象出的一种桃园境界。村子里有自然延伸的街道,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院里院外点缀着簇簇鲜花,围在剔透的木条或竹片的护栏里,却在向游人明送艳丽的色彩,暗遣幽幽的芬芳。街道和小院都覆盖着沥青或水泥,上面没有一点灰尘和泥迹。院子里居舍、车库一应俱全,虽然外观一派宁静,谁都相信里面一定充满欢快。我们被它的神秘所吸引,有人走进了小院,想到门前一探究竟。这时导游在背后急忙招呼道,“千万不要进入私宅,这样做不礼貌,甚至是违法的。”我们的游客立刻停下脚步,嗫嚅着返回到街面上。其实当地的村民非常友好,并不挑剔。我们大家在路上走,由于人多,塞满了路面。后面行走的小轿车悄悄地跟在后面,不按喇叭,更不像那些没耐性的中国司机,会摇下玻璃怒吼。当有人猛回头发现有汽车跟在后面时,急忙向一边躲闪,可因为我们国家右侧通行,习惯性地向左面撤去,结果司机还是跟在后面,没显出半点急躁。后来有人猛醒,惊呼快到那边去,人家是左侧通行。直到我们又趋向另一方,汽车才缓缓地从我们身边驶过。
       所谓的“八海”,其实指的是八个池塘。它们分布在忍野村的不同地段,分别叫作菖蒲池、镜池、浊池、涌池、御釜池、铫子池、底无池、出口池。忍野村因这“八海”而出名,被称为“水之乡”。八海的池水,清冽甘醇,虽经年暴露,水面却总是那么饱满。这给八海平添了神秘的色彩。
       从前,富士山经多次喷发之后,曾形成过忍野湖,年深日久,湖水渐渐干涸。但富士山上融化了的雪水却不断地流进地层,经过滤而形成几个涌水口。忍野八海既是由这样的涌水口形成的涌水池。池水清冽澄净,是因为融化的雪水流进地下的不透水层和熔岩中间,在那里经过了几十年的净化。涌泉水面光洁如镜,随着四季的变化倒映出富士山黑白对比的不同姿态,使得涌泉更加神秘和美丽。
       在街道上,附近是连片的商铺,摆卖着当地的土特产。观望涌池的平台需要穿过一家大店铺才能走进去。我们凭栏俯视,一泓池水静无涟漪,表里俱澄澈,凝目池底,深过丈许。大家惊奇地发现里面有掉进去的手机,四框泛着粼粼的荧光,清晰可辨。接着又发现了两个。看后,我下意识地拍拍自己的口袋,生怕自己的也无意中滑落水里。
       离开涌池,我们撤退去停车场,却故意慢悠悠地行走,想趁机再多看一会儿周围的景致。村民设立的小作坊临街摆放着机械设备,掩映在挂着条纹布帘的框架里,时刻准备着给顾客加工什么可口的食品。我看到一个花池的旁边卧着一块黑色的条石,上面刻着“全国名水百选”的字样。这是昭和60年(1985年)被环境厅授予的。据说嗣后平成6年(1993年)这里又被指定为“县新富岳百景选定地。水之乡的神秘和美丽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也登上了世界遗产名录。
       沿街还有一些其他部门。我的那位爱研究的伙伴看到一间房子的门上挂着牌子,里面的一堆字里有个醒目的“案”字。于是他断定这是个派出所之类的地方,可以到那里报案。我笑他理解狭隘,因为“案”字还有案卷、记录、文件等意思。正待反驳他时,我发现牌子上还有一行英文,说这里是提供旅游咨询材料的地方。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了进去。里面并没有人,四面陈列着资料架,上面摆放着富士山景区的各种旅游宣传材料,印刷的得非常精美。因为写着免费提供,我拿了日文、英文和韩文的几种材料。上车后开始认真研究,这时才知道富士山不仅是一处好看的风景,它在日本同时还是信仰的对象以及艺术的源泉。

                                      9 富士崇拜

       据说自古以来,日本人就敬畏反复喷发的富士山,认为它是神灵居住之所,为镇压火山喷发在山麓修建了浅间神社,并由信仰这些神佛为起源,孕育出注重人与火山共存,感激山麓的涌泉等传统。
       平安时代(764-1185)末期,火山喷发逐渐平息的富士山成为“修验道”的道场。修验道是把日本自古流传的山岳信仰与密宗相结合而成的一种独特的宗教信仰。
       12世纪上半叶修行僧末代上人在山顶上修造了大日寺。后来普通百姓也开始与修道道众一起对富士山进行攀登、参拜、供奉献纳。战国时代(1493-1590),长谷川角行整理归纳了新的富士山信仰,将其定为“富士讲”(信奉富士山信仰的宗教团体)的教义。此教义为其弟子所继承,18世纪中期富士讲在以关东为中心的地区大为盛行,许多人开始前往富士山攀登、参拜,或是到富士五湖等灵地进行朝圣巡礼。进入明治时代(1868-1912)后,禁止女性登山的禁令获得解除,而后随着铁路公路网的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登山者开始挑战登顶富士山。
       这种信仰和朝拜为多种艺术品所记载描绘,他们被收藏在博物馆或者神社,印证着曾经发生的宗教行为。最具代表性的有木花开耶姬像。木花开耶姬在江户时代(1603-1868)作为富士山之神而受到信奉。此外还有绢本著色的《富士曼荼罗图》,表现着史上攀登参拜富士山的情景。
       形态优美的富士山一直是各种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编撰于8世纪的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集《万叶集》中就有歌咏富士山的作品,其中一首称颂富士山是镇国之神、举世珍宝。文学作品中屡屡将富士山喷发的烟尘比喻成炽热的爱情。
       描绘富士山最有名的绘画作品当属江户时代的浮世绘。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以优雅的色调,把圣山展现在广宇之中,确实美不胜收。近代画家横山大观因绘制《群青富士》而知名。他用黑白黄三色画出了挣扎在茫茫云端的富士山顶,意境玄妙,令人心灵震颤。据说浮世绘的作品对梵高和莫奈等印象派画家也产生过影响。富士山被称为艺术的源泉当之无愧。
       了解到这些,是来富士山看景的意外收获。我要感谢那个带“案”字招牌的小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兴国 发表于 2015-10-24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4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