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齐梦 于 2015-9-7 14:09 编辑
《海参崴游记之六 胜利归来》 2015.8.27日 哈尔滨 白天 阴有大雨偏东风5—6级 21℃ 昨晚,我们怀着对红色绥芬河的恋恋不舍,冒雨踏上归途。常言道:人不留客,天留客。我们不行,下刀子也得返程。旅行社安排好了的。 K7024次绥芬河至哈尔滨的列车,20.56分正点发车。伴着旋律激昂的车轮节奏,列车向着家的方向疾驶。 团友们来了精神,纷纷收到朋友圈的微信:今年第15号台风“天鹅”,预计27日早晨到上午,以热带风暴级强度,在朝鲜与俄罗斯交界附近沿海登陆,之后,进入我国东北地区,减弱为热带低压或热带风暴级。对于“天鹅”来袭,市里发布了预警,提醒政府各部门协助百姓,做好各项防范准备。 团友们为此有些纠结,揣测着下火车时的狼狈相。可是,既来之则安之,怕是没有用的。夜深了,大家困了,先睡觉再说。车窗外,雨淅淅沥沥,不停地下着。 清晨4点,天刚刚蒙蒙亮,团友们纷纷起床洗漱了。列车离家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焦急。说来也怪,雨越下越小,到了尚志,雨停了。看看地上,没有雨水的痕迹。老天照应我们,“天鹅”不在威风,一定是被家乡的美降服了。 读过报纸,我才知道,“天鹅”很讲义气,它是经日本海北上,又向西转了个弯,从我们刚刚离开的海参崴向我省方向行进,行走了迂回路线,进入我省时,已经减弱为温带气旋。我们深得“天鹅”的厚爱,心中自然感激不尽。 6点10分,列车进站了。车站喧嚣的清晨,在迎接我们,我们满载着收获,胜利归来,回家的路上,没有雨。 六天的旅行结束了,老知青的友谊更加牢固。大家在互相祝福中分手,盼望着下一次的同行。 坦率地讲,海参崴之行,真正的游览只有不足两天,时间少些。可海参崴的城市面积不足道外区的面积大呢,也算可以了。论自然风光,除了在大海中与海鸥嬉戏,目睹水母在海中游曳,不冻港的奇观外,其他与哈尔滨无大异。论城市建筑,与中央大街相比,个人认为它还略显逊色。然而,从人文角度出发,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军事条件;奇妙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融汇;特殊的城市地位;发达的海陆空运输;独有的紫金工艺技术;世界十二大奇迹之一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点所起到的连接欧亚文明的纽带作用;......,所有所有,都给我以思索,给我以启迪,因此说,我的收获是丰厚的。 换句话说,海参崴人们的文明,礼貌,友好,谦让;海参崴反法西斯斗争的坚毅刚烈,缅怀先烈的不灭圣火,崇尚英雄的坚定理念,等等,我会念念不忘。 收获更大的是,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我在绥芬河寻找到了中东铁路的历史遗迹,体会到了绥芬河民众的爱国热情,感受到了共产国际秘密通道的巨大作用,理清了红色绥芬河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陶醉之中细细想来,难免留下些许遗憾。那就是版主沃土园丁介绍过的天使嘎丽娅的英雄事迹,我们没来得及瞻仰。倒也成了好事,也就有了再来的愿望。 总之,我深刻感受着绥芬河这座光荣历史之城,精神传承之城,红色记忆之城的无限魅力,印证的绥芬河的发展与奋斗,已经永远铭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那么,就让网友朋友与我一起牢牢记住我们一代人肩负的历史重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