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961|回复: 2

名词释意:濯缨

[复制链接]
罗帆 发表于 2015-7-8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濯缨


词目:濯缨拼音:zhuóyīng注音:ㄓㄨㄛˊㄧㄥ解释:洗濯冠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中文名         濯缨

拼 音        zhuó yīng
解 释        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详细释义
典源
释义
2同源典故
3运用示例
1 详细释义 编辑
典源
《楚辞补注》卷七〈渔父〉~80~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怪屈原也。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哺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孟子注疏》卷七上〈离娄章句上〉~28~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释义
洗濯冠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2 同源典故 编辑
值渔父 尘缨欲濯 孺子歌 思濯缨 净濯兰缨 渔父笑 沧浪 沧浪未濯 渔父 渔父足 濯冠巾 濯尘缨 濯我缨 濯楚臣缨 濯沧浪 濯沧浪缨 濯缨 濯足 濯发沧浪 缨濯 沧浪濯缨 解尘缨 论浊清 逢渔父 鼓枻歌 鼓枻翁

3 运用示例 编辑
南朝 宋 殷景仁 《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

唐 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 韦庄 《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秊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濯缨,咏归闻扣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7-8 1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古汉语,大哥把濯缨解释得再详细不过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5-7-8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学习机会,本人定会珍惜。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12 0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