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6-5-4 04:37 编辑
这是我保存的一份哈尔滨市人事局的文件。全文如下:
哈日报: 根据《黑龙江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奖励的暂行规定》精神,同意给郝志宏同志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由现在的工资76元晋升到82元。从批准之日起执行。 哈尔滨市人事局1989年4月29日
我至今还清楚记得那天总编辑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宣读这个文件的情景:全场响起掌声和欢呼声,大家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 我记得当年奖励有大红花,有奖状,有证书,有床单,唯一最让人眼红的就是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为了这第一次盛大奖励的公平,全报社职工反复讨论酝酿多日,又进行了全体职工的不记名投票,在报社党组会上又作了联评,并报请宣传部和上一级领导机关批准。。。。。。 这是单位第一次实行的重奖,其隆重程度轰动效应可想而知,也成了单位人人议论的大事。应同事们的要求,我还在家里摆了好几顿庆功宴。记得著名作家蒋巍和社长们都来了。 时光荏苒,如今已经过去23年,再欣赏这张发黄的文件,我觉得当年自己是那么幼稚,多么可笑。从76元晋升到82元,一级工资只有6元钱。 6元钱,今天能干什么?三只马迭尔冰棍、两瓶冰红茶饮料、半根红肠、6个烧饼。。。。。。 可当年,为了这一级工资,我付出了多少代价呢?星期天、节假日从来没有休息过,平时每天都是超负荷地工作,清晨到火车站,派出所,早市采访早新闻,上班后交上第一批稿件,上午又奔向街道居民大院,采上午新闻,下午交了稿件后又奔向郊区外县,采各类典型人物和突发事件,回家后已经夜静灯熄,我还要挑灯夜战,把当天全部的采访梳理变成文字。如果当天夜里,发生重大车车祸,刑事案件,电话铃一响,立即穿衣服,冲出家门。。 吃饭睡觉全无规律,生活音符全部打乱。为了事业,自己辛苦不打紧,可苦了我上小学的孩子,放学后关在家中以电视为伴,我回不了家,就给附近食杂商店的营业员打电话,让他们去家里送个面包,(当年丈夫常驻海南,社会上也没有照顾孩子的陪护班)。。。。。现在想起来心酸,无数次自责,总觉得愧疚儿子太多,想竭力补偿,但已经晚了。 我虽然生病,但幸运地活到了今天,和我一些晋升工资奖励的老韩同志,已经积劳成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此时我想起了我曾经在网上写过的一段话:出生一张纸,开始一辈子;毕业一张纸,奋斗一辈子;婚姻一张纸,固守一辈子;荣誉一张纸,辛苦一辈子;退休一张纸,感慨一辈子。。。。
如果来生让我从活一次,我一定会头脑清醒,平衡好工作和家庭,不会去透支生命,不会付出过于沉重的代价。 书记香气华2012年3月1日于哈尔滨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