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55|回复: 8

(1153)读陆伟然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5-6-26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53)读陆伟然


        陆伟然是著名诗人,不是书名,为什么要“读”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大热的天,在家闭门造车,日夜抓紧制作采访1964年下乡知青李英华父亲的十集电视片《军人本色》,很少出门,很少上网。
        家有《老年日报》,读624日(不是25日)刊登文章《老人赋诗庆端午》,又在哈北网发表的此文中见到老朋友陆伟然照片,甚为高兴。跟帖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想,便专写一文,略作回忆。
        初识作家陆伟然是196911月至19702月,当时黑龙江省清河五七干校干部和知青混杂。校部从各连抽干部和知青组成采伐连进入通河县乌拉浑林场伐木。我和陆伟然有幸在一个帐篷里居住,当时还有著名诗人沙鸥及著名作家逯菲、潘青、林予(小说《雁飞塞北》作者)、王观泉、省文联主席康夫、市评剧院的演员等人。劳动之余,常听他们偶尔谈文学,印象很深。记得陆伟然讲起自己写的诗,题目忘了,写的是北大荒在野外测量土地的内容,有一句大意是:测量杆划出一个金色的秋天。
    采伐连后期,我被调入宣传组编印油刻小报《林海战报》,直接与陆伟然在一起办报。采伐连诗人很多,诗作也很多,连长徐双魁(后任省电视台台长)决定编油印版的诗集《林海战歌》。陆伟然是总编,具体刻印、装订和“出版”、发行的由我和初立生(后任沈阳市委组织部部长)两人负责。当时印了300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想这本在文化严酷专制下能出版的诗集大概早已烟飞雾散了,幸好,我还留了一本,我视它为文物,给多少钱也不会卖的,将来捐给知青博物馆。
         巧的是,1971年底至19722月,清河五七干校又组建采访连,陆伟然和我又同为采伐连战友,劳动之余,我们又办油印版的《林海战报》。陆伟然写了好多诗和文章由我刻印在小报上。
         1972年落实干部政策,陆伟然等大批干部回城安排工作,陆伟然回到了原单位《黑龙江日报》社,我有幸上了哈尔滨师范学校(中专),毕业在125中当老师,后调南岗区委作秘书,1978年参加高考考入黑龙江大学。这期间,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我在报刊上十分注意陆伟然的诗作和文章,他出版的诗集我都买。毕业后,我参加黑龙江日报主办的大众影评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领奖时见到了陆伟然。当时稿费40元,相当一般人一个月的工资了。但我最高兴的是陆伟然给我的奖品“黑龙江省电影公司看片工作证”,我可以到电影公司最先看到新片,还不花钱。电影是我的爱好,也是老师,对我日后办“大鹏影视”起到了绝对的影响作用。
         在《党的生活》工作期间,我负责“激情岁月”栏目,2004年领导派我采访陆伟然,让他为本刊撰稿。这样,我有机年会到陆伟然家登门拜访。说明来意,陆伟然欣然接受,不久就写了《我为东方红起名》(退休多年了,记性差了,没有记清原名)并发表在本刊上。那天在他家,谈起在五七干校的经历,我们都感慨很多。
         陆伟然生于193510月,今年已80岁了。他是广西美丽的桂林山村壮族人。15岁入伍,参加广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回国,1958年到北大荒当拖拉机手。1960年到黑龙江日报社。1969年下放到五七干校。1972年回城后,先后在黑龙江日报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黑龙江画报社工作,是黑龙江知名编辑、记者、作家和书法家。

2004年11月26日摄于陆伟然家中







        那天,在陆伟然家,他还送我两本书:《伟然随笔》和诗集《引玉集》并签了名。近年卖掉多余的房子,我把近万册的书籍几乎全捐给部队了(也曾想卖给书贩,但他们给的就是废纸价,就不卖了),但陆伟然老师的两本书我依然视为文物珍藏,而且谁也不借(我借出的书很多都收不回来了)。






        在清河五七干校受陆伟然的影响和直接指导,我也曾写过诗,当然,不可能没有那个年代的语言印迹。但我还是借此晒晒我的诗作照片(就不打出文字了,没时间),借以向陆伟然尊师致敬!








        陆伟然的两本书我非常喜爱,思维敏捷,乐观向上,实话实说,才华四溢,美不胜收。我总想有时间写个评述,以后再说吧。仅举两例:
        陆伟然的视角极为广阔,触景便生情,提笔就写诗,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字稔熟与心。一般人上电梯不会想什么。看陆伟然这样写到:
         登上电梯便闭门,
         外间喧闹内无闻。
         面临升降浮沉路,
        我自昂然挺直身。
        电梯的上下与人生的浮沉巧妙连接。“昂然挺直身”既是电梯内自然的状况,也是人内心的感受。语言自然,语气轩昂,表达有趣,内涵丰富。
         而另一首196912月在清河五七干校采伐连构思的《思事诗》更为有趣了。全诗84字加标题3个字,全用一个韵脚“shisi ”组成:
                   思事诗
        时时事事试思思,事事失思事事失。
        失事时时思世事,思思世事是识师。
        失时视世失时势,时势失时事始失。
        逝事似嘶时示世,四时施事四时思。
        试思世事事失实,恃势施私是始时。
        视事适时识世事,斯时识世伺时诗。

        绝不绝?喜欢诗也常读诗的我,孤陋寡闻。迄今我看到的古今中外的诗没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文字游戏的角度看,这首诗的文字真是登峰造极了。然而,这不是文字游戏。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哲学、社会学、论理学的思考。
        这首诗不能光靠听朗诵,必须细细读,细细品味,才能有所悟,有所得。
        不知陆伟然电话,也不知他是否上网,是否知道哈北网,是否看到这篇文字。发出来,总会有机会看到的,我想。







陆伟然领导我们办油印小报(原报尺寸八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6-26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此文,着实令人惊叹!详实而真切,动情而怡然。我虽听过陆老师讲课,对他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大鹏如数家珍,不但是资料详实,主要的还是和陆老师的忘年之交,钦情甚笃。知道兄弟平常之心,却有满腹经纶,此文,可见一斑矣。有幸为兄弟马首是瞻,兄之慰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5-6-26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6-26 12:36
读完此文,着实令人惊叹!详实而真切,动情而怡然。我虽听过陆老师讲课,对他的了解只是一知半解,大鹏如数 ...

过奖了。你与陆伟然老师有点极为相似:触景就生情,提笔便写诗。而且每部诗都有关键句,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6-2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个赞不足以表达对陆伟然老师单位钦佩和对大鹏兄此文的赞赏。把历史记录的清清楚楚,还保留着日记,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罗帆 发表于 2015-6-2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罗帆 于 2015-6-26 20:13 编辑

欣读大鹏兄激情文字,介绍了自己与诗人陆伟然的故事。

期待你的新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5-6-2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5-6-26 13:18
过奖了。你与陆伟然老师有点极为相似:触景就生情,提笔便写诗。而且每部诗都有关键句,佩服,佩服!

正是兄弟的鼓励,才使我在诗词的道路上我行我素,心不旁骛。坚持为情呼,为民鼓,为理争,为义斗,走平白易懂的道路,不入无病呻吟之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6-2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鹏站长的文章感受很深。陆伟然老先生的文章和诗句太珍贵了!看了这篇文章,我想大鹏的一生是充实的一生,是敢想敢干的一生,是才华横溢的一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兰花 发表于 2015-6-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大鹏对陆伟然老师敬重、敬佩之情。你们的交往源远流长,历史的原因使大鹏和陆伟然有这一段情深意厚的缘分。大鹏的文章使我对陆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我没有你这两本书,只偶然得到一本《诗艺谈》。

          谢谢大鹏的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秋兰 发表于 2015-6-2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大鹏老师图文并茂的佳作,大鹏老师对陆伟然老师敬重,对知识的追求,渴望,和孜孜不倦的学习。让我对大鹏老师更是敬重有加!一定向你好好学习,敬请多多帮助指教。期待大鹏老师更多的佳作!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6 20: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