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451|回复: 16

(1142)百名老知青参与省社科院问卷调查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5-6-5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42)百名老知青参与省社科院问卷调查

    今天,2015年6月5日上午,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素梅带队,百名联谊会老知青到省社会科学院参与“返城知青调查问卷。
    大批知青返城距今已36年、三个十二生肖的轮回了,现在调查,似乎晚了些。然而,政府有关部门终于开始调查,我们还健在,似乎又不算晚。想起了一首心酸的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妈妈,再爱我一次!






   

IMG_5594副本_副本2.jpg


       问卷内容和表格如下:















       在最后一项“上山下乡运动给知青的生命历程带来哪些影响,您是如何看待这场运动的?”

            我是这样回答的:
         1968年大批下乡是迫不得已的。当时动乱不止,国家危亡。亲手培育红卫兵的毛泽东看到了红卫兵的危害,果断亲手结束红卫兵运动。当时党委瘫痪,有业不能就,有学不能上,无法安排,加上边境摩擦不断,只有下乡。
         下乡改变了千万中学生的命运,由红卫兵变为了知青,是毛泽东错误中的一个伟大的纠正。在当时是正确的安排。毛泽东让我们成为知青,事实上与红卫兵恶名划清了界限。好比国民党兵变为解放军,身份就变了。毛泽东拯救了青年学生的灵魂,也挽救了国家,使国家不至于陷入动乱而不能自拔。感谢毛泽东!没有下乡,我们在城市“继续革命”,会成为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下乡使我们获得新生。习近平是杰出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拂晓 发表于 2015-6-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没有忘了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5-6-5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答好这份问卷起码得一个小时,前面两张填写表格很快,后面回答7个问题需要思考,重要的是我们这一辈子得到一个“知青”的名称,我们曾经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北大荒,我们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要有明确的认识,我们曾经担负起国家的困难,我们下乡无怨无悔,在北大荒得到锻炼成长,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大鹏回答的第7个问题我非常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菊 发表于 2015-6-5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岁的青年人很难对掌握当时的社会局势,对于文化大革命运动更不知对与错,社会大潮我们不可扭转,只能是随波逐流,更何况那时下乡就是革命,就是追求理想。现在看来我们的下乡是承担着平息文革的使命,是让社会趋于稳定的必然。同时我们的十几年青春奋斗史,也为北大荒今日的辉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证实了我们下乡的历史意义。
     相信历史不会忘记我们!国家不会忘记我们!
     战友们,真爱自己,好好的活着,我们的奉献精神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6-5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鹏兄的及时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闫翠兰 发表于 2015-6-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闫翠兰 于 2015-6-5 20:53 编辑

东菊你说的太好了,我们为了革命和山上下乡运动。青春年华都留在了北大荒。十几年饱含着酸甜苦辣,我们干过的那些活和精力写一本书不成问题。知青真的很伟大!也很了不起,我也很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把后半生,活的潇潇洒洒、多姿多彩亲爱的老知青加油!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5-6-5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参与了社科院“百名知青问卷调查”活动。第一页是填表说明不用填写;第二、三页按格式内容也比较好填写,但这里面也有遗落的问题。比如:在“返城方式”中没有“接班”项目。我是接父亲铁路的班返回的哈市的,此表没有这一项。
      第四、第五页七项内容还真的需要时间和认真的填写,但由于事先没有见到些表内容、也没有思想准备,看到题目后还真的一时不好下笔,由于第一、二页填写认真当误了一些时间,后两页看到题目,也看到一些战友草草填写交卷心里有些着急,所以后面这七项内容填写只能草草写几笔。说心里话,真的没有写好,也真的没有完全说明白自己的心意。
       回到家后,头脑中仍还在思考些事。不管填写怎样,还是觉得此次问卷调查心里还是挻高兴的。不管今后我们能怎样,觉得社会开始重视我们了,国家开始重视我们了,我们下乡苦了那么多年,现在有人过问了,心中还是高兴的。
       说实在的,知青问题和错误,不是知青人本身造成的,是国家的问题,责任应该由国家承担。但我们知青在当时那个特定年代,为了国家承担了义务、付出了代价,国家默言至之,实属不应该。当年十五、六岁的花季少男少女,如今已经两鬓斑白,花甲之年无它所求,只为失去的青春,失去的战友,争得一个合理的定论。
       我认为此次的问卷调查仍存在问题,仍不能全面反映知青众多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反映知青最终的想法和意愿(可能他们也不想再往深了调查了)。总之,知青问题仍在初期的了解阶段,没有进入实质解决问题阶段。
       不过知青战友仍对此次“问卷调查”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国家、社会开始过问此事,知青们就有了盼头了。
      知青们打起精神,快乐的生活,好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5-6-6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楼上各位吉言,希望祖国母亲尽早关注老知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农场章文 发表于 2015-6-6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5-6-5 23:39
今天我参与了社科院“百名知青问卷调查”活动。第一页是填表说明不用填写;第二、三页按格式内容也比 ...

基本同意你的说法。这只不过是研究项目的一部分,为了完成研究项目而进行的调查,应该不是为了解决知青的实际问题。社科院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出来的是研究成果,怎样应用还要靠党和政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齐梦 发表于 2015-6-6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5-6-5 23:39
今天我参与了社科院“百名知青问卷调查”活动。第一页是填表说明不用填写;第二、三页按格式内容也比 ...

农场章文说得对,此调查只是社科院对黑龙江农垦发展史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仅仅是一项研究课题。不过,我们知青对此就很高兴,很满足,更证明了我们一代人的包容大度。尽管所填内容不够理想,我还是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新的火种,没准在社会得到助燃,那时,知青问题就会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了。所以,我也充满了希望。正如你所说:  知青们打起精神,快乐的生活,好日子离我们不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7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