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259|回复: 4

艺术殿堂

[复制链接]
张莅 发表于 2012-2-25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莅 于 2012-2-25 16:50 编辑

                                     步入艺术殿堂
     2010年初秋,联谊会组织老知青参观郑律成及夫人丁雪松的故居,又观网友网上乐坛纵横,也想做弟子DISCIPLE,拜诸位为导师MASTER.
    去年初夏,原36团荒友聚会京城,之后和淑梅去女儿处。女儿从同事手中得到3张门票,一家三口得以坐到国家大剧院正中剧场的头排雅座,身临其境,亲耳聆听中央交响乐团演奏西洋古典名曲:蝴蝶夫人、乡村骑士、土耳其进行曲,等等。舞台用料为上等红松,演员一律黑色西装,男士燕尾,女士长裙。演奏技艺,娴熟如行云流水。高潮处,指挥余峰跃起地上,不时用手帕擦汗。高峰处,乐曲感人肺腑,撼人心魄。今生今世,算是享受一回音乐的魅力,艺术美的真谛。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创办之初,历经二战而不停歇。盟军轰炸过后,金色大厅变成瓦砾。没几年,奥国人重建之。1989年前,想必绝大多数国人未听闻有此等乐坛盛会。1990年元旦,我有幸在电视中欣赏到盛会实况,至今几乎年年必看。记得当初,指挥是意国大师阿巴多,后来有印度的梅塔、日本的小泽征尔等。看那舞台,堆满从意大利地中海沿岸空运来的鲜花,穹顶悬挂巨型吊灯,墙壁柱廊上有金色浮雕。演出中,满场观众静止无声,间歇时,掌声阵阵雷动。演奏《蓝色的多瑙河》,芭蕾演员翩翩起舞,配以多瑙河水波,场面可谓让观众出神入画。结尾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群情激昂,台下观众齐鼓掌。
    网友网上刊登PAUL  MAURIAT的三辑西洋古典乐曲,初不以为然,待细观之,方觉得其囊括了多数西洋古典乐坛大师的名曲。听名曲演奏,人人为之振奋,连腹中的胎儿也是如此。三张光碟,有中文翻译最好。若不是这样,一律说原版是英文,就会让人产生疑虑。三张光碟封面图像,为卢浮宫之镇馆三宝: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
     我大致看了一下作者的洋名,或许是知之甚少,不见有生在英伦三岛,或美洲大陆的。再看曲名目录,也都是德、法、意等语种。倘若影碟中洋字母颠三倒四,或缺漏添加,想必为南韩、港台的盗版。听古典名曲演奏,赏心悦目,如同见到仙桃一般;进而探知一下洋字母的含义,便如同桃子入口,耳、脑、心神俱能领略其美味,窥见音乐艺术之精华。本人虽略知皮毛,也愿和众知青网友切磋。光碟所收录中,不乏名家:
     古典乐坛宗师莫扎特,三B大师巴赫,贝多芬,布拉姆斯;德奥的鲁宾斯坦,奥芬巴赫,舒伯特,意大利的威尔第,罗西尼;法国的比才;捷克的德沃夏克;波兰的肖邦,等等。
      作品多为交响乐、序曲、柔版,大合唱、奏鸣曲、狂想曲,咏叹调、小步舞曲,练习曲,诙谐曲,卡门,霍夫曼童谣,塞维尔的理发师,等等。
     去年在北京,看完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又去大前门附近的老舍茶馆处,观赏中华文化的国粹,观众中也有洋人若干。笔者肤浅之见,东西文化艺术,各有千秋,崇洋媚外也好,夜郎自大也好,都不正确。地球上的人类,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同舟共济,苍天先人,赋予后人艺术美的享受,但愿我们都能珍爱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2-2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2-25 17:24 编辑

高雅的艺术殿堂!老顽童向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文 发表于 2012-2-25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的融洽,艺术的享受,愿我们珍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2-26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2-26 21:47 编辑

常听音乐,高雅情操,提高修养,心情愉悦。
如今市民的生活水准,还没有达到听音乐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3-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数家珍,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5 0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