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2-23 06:25 编辑
我读《太后和我》一书的收获(作者书香气华)
近日我到书店里溜达,看见有一本书十分畅销,那就是给慈禧做过六年情人的英爵士巴恪思写的回忆录《太后和我》。书中用纪实形式讲述他和慈禧在凤床上的性趣。是慈禧个人性生活的首次披露。
感谢祖国的文化开放,使我有幸读完全书,感到收获不仅只是在凤床上,透过慈禧和洋情人的对话,收获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收获一:珍妃不是自己跳井,是被慈禧一气之下害死的。 一天谈到珍妃之死,慈禧亲口对巴恪思讲:那天,珍妃非常无理地指着我说:“皇帝可以与洋人谈判,他们信他而不是信你”,又说:“你不是太后,你对咸丰不忠,现在死罪难逃,你是荣禄的情妇。。。。。”我听到此处,便命小李子和另一太监架她起来,投入井中,这等忘恩负义之辈,绝不可姑息,我在车中等着直到她的呼声止歇,下人压了巨石在井口,方自离开。 当巴恪思问在现场的李莲英为什么不为珍妃求情,李莲英回答:“当时太后怒不可遏,无法劝动,如果荣禄在场,可能挽回天命”。
收获二,晚清年代同性恋为何多? 我原以为同性恋只是在开放的欧洲才有,清朝是封建社会,不会有同性恋。但看过此书后才知道,同性之恋最鼎盛时期是明未清初,在北京最为风行。那些考了科举书生,从各地蜂拥到京城,无所事事地等候,谋到官职后家眷需要几年后才能过来,当时北京人口81万多,其中男性占63%,女性占36%,男多女少是同性恋风行的主要原因。 收获三:李莲英曾留下三十五本日记。 我从书中知道大太监李莲英,自1879年入宫就开始一天不拉地记日记,一直写到1908年慈禧去世,三十年写了整整三十五个本子。 慈禧去世后,李莲英拿出全部日记找到巴恪思,对他说:“老佛爷升天,前途未卜,这些日记替我保管,我死后十年不要看,自1902年我与你相交之后,便当你至交好友,我死后这些日记便是你的私人物品”。 巴恪思诚守诺言,直到1921才打开这些日记,他说李莲英文化不高,日记全无文采和幽默,还有冷错,如叩写成扣,庚写成瘦等,李莲英也聪明,为了安全,关键词都是用相近字取代的,只有自己能看明白,如袁世凯,故意写成“圆廿几”。日记中多将老佛爷常说的话语逐字记录,许多人名有意隐去。 如今这三十五本日记的下落,书中并没有提及,成为悬念。
收获四,慈禧生活比我想向得还要奢糜。 难以想向在八国联军掠夺北京后,国库银两吃紧的情况下,作为一国之主,69岁的皇太后竟然有心思和一个32岁的外国人寻欢作乐,并大过七十大寿。她曾对巴恪思在床上这样说:你暂时是我的私人财产,不要想着我是太后,把我当成杨贵妃,你就是多情的天子唐明皇,做好准备,别让我失望。 巴恪思这样说:事情结束,她一次就赏给我一张五千两的银票,就是陪同我进宫的两个仆人也得赏银200两。 巴恪思这样形容慈禧的卧室,室内无数面镜子,大小形状的佛像,各色玉石雕成的万寿山,景泰蓝,玉坠,金盘,象牙,黑檀木家俱,塞得满满的,走路要小心,以防碰撞。上乘的香槟,威士忌等应有尽有,点心都是俄国御厨的手艺,我的拙笔未能尽述。室外虽然闷热难耐,但室内却有吊扇,风扇,景泰蓝盆里还放着冰块,舒适凉爽。
收获五,荣禄曾是慈禧的情人。 在此书中,巴恪思是这样描绘荣禄的。荣禄马术精湛,眉毛浓重,额头饱满。荣禄与太后两小无猜,常陪她去赶集。他必爱恋太后无疑。太后得知荣禄去世,极为悲恸,郁郁寡欢。 一次巴恪思奉旨进宫,私下听风议论,“洋荣禄来了”,从以上种种描写,足以证明荣禄是慈禧的情人。
收获六 太监们也渴望性福 巴恪思在书中描述,许多太监在阉割时使了银子,只阉割了一半,不是彻底的太监,因此这部分人宁可冒着被鞭击肉体的刑罚,也常进妓馆,也和巴恪思私下约会,因为约会的人太多,巴恪思只好按姓氏顺序轮班陪夜,他形容太监们“心有思慕,可亲可爱”,唱着小曲抚摸着芬芳的身体,享受幸福。 一天大太监李莲英还把巴恪思邀请到自己的住所,让巴恪思看了他泡在烧酒瓶中的阉割物,并感慨是它让一头公羊失去了阳气。李莲英称这是他的宝贝纪念,身故之后,还要物归原主,缝到身上入土。
朝代有更替,往来成古今。翻开这本书,如同走进了紫金城,听见了慈禧说话,见到了众多太监,认识了许多人,了解到许多事,书也不贵,每本36元,希望大家有机会看一看。
( 书香气华2012年2月23日于哈尔滨市)
这是当今书店里最畅销的书《太后和我》(摄影书香气华)
我当天的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