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宝泉岭老顽童 于 2015-4-15 16:03 编辑
七十九、单萍夸我很有才华
第三次见到单萍是这一年的十一月初,高射机枪连要开拔到成子山修筑防御阵地,十五连为我们开欢送会。为了营造出征前的临战气氛,连里让每个排都安排一人发言,排长让我代表二排到前面去表决心。听到大会主持人叫我的名字,就迅速站起来,大步流星走到前面,整理一下风纪扣,双手正了正军帽,面对所有人立正站好,敬了一个标准军礼,引来了一片热烈掌声,随之而来的是欢送高射机枪连奔赴战场,杀敌立功的口号声。我发完言往回走的时候,单萍站起来和我握了握手,小声说: “小徐,好样的,我代表十五连全体职工谢谢你的军礼。” 一九七〇年十二月中旬,高射机枪连从兵团钢铁厂回来的欢迎会上,我给单萍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天一早,我们从东方红乘火车到密山,下了火车后,便把行李装到团里派来接我们的解放牌卡车上,车把行李拉走后,连领导让大家排成两行,一切从实战出发,搞一次野营拉练,徒步走回十五连。 在回连队的路上,印有“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一团高射机枪连”字样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半空中,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在通向四十一团的沙石路上,一路上歌声不断,口号声和背诵《毛主席语录》声,此起彼伏,震天撼地。深受大家喜欢的《打靶归来》,更是唱了一遍又一遍: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满天飞。” 近八十里的山路走了七个小时,回到十五连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广大贫下中农和知青们夹道欢迎我们这些凯旋归来的战士,向我们学习的口号声更是让每个人心里都乐开了花。 在热烈的欢迎声中,我们直接走进了十五连的大会议室,会场前面的大横幅上,红底白字写着《热烈欢迎参加钢铁会战的战友们胜利归来大会》。 欢迎大会开得隆重热烈,十五连各方面代表,一个接一个到前面念欢迎我们的稿子。大伙儿虽然走了八十里山路,肚子饿得“咕噜噜”响,还是强打起精神,面带微笑地听着每个人发言,不时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陆指导员来到我身边,低声说: “十五连欢迎咱们的稿子写得那么好,我们可不能示弱哇,给你二十分钟,赶快写个稿子,由你代表高射机枪连上去发言,要写得有气势一些,把大家的精神头写出来。” 我此时连累带饿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还叫我写发言稿,只给二十分钟,不但要写得像个样子,而且还得上台去发言,真是太难为人了。我面有难色看着他,刚想说什么,他拍了拍我肩膀说: “你抓紧时间写吧,多写点儿,我先上去讲几句,帮你拖延一下时间。” 没有别的办法,任务压到肩上,不好好写是交代不过去了。我晃了晃脑袋,又用力揪了几下鼻子,顿时感觉来了精神头,向身旁抽烟的战友要了两个空烟盒,从棉衣兜里掏出钢笔,在地上捡块砖头垫在烟盒下,专心致志的在烟盒背面写了起来。 突然,有人推了我一下,小声说: “小徐,给你稿纸。” 我抬头一看是单萍,赶快接过她递过来的稿纸,感激的朝她点了点头。我没有辜负连领导希望,发言时被台下热烈掌声打断了两次,整个会场气氛被推向了高潮。 在我生病期间,单萍将我从高射机枪连调出来,留在十五连教师班。连续三次把我放到教师岗位上,还有让我当教师班班长的打算。是我这不争气的身体,没能在教师岗位上坚持下来,把大好时光都浪费在医院里了。记得在调到十五连初期,每次见到单萍,她送给我的都是问候和鼓励的语言,她不止一次的对我说: “小徐,你很有才华,只是让疾病给缠住了,没办法施展出来,你现在什么不用想,抓紧时间把病治好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听到她信任和鼓励的话语,我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汇聚成同疾病展开殊死搏斗的精神力量。一次又一次下着决心,一定要想办法治好死死纠缠、折磨我数年的疾病,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为十五连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九七三年夏天,我回十五连检验治病效果时,单萍已调到卫生队当协理员了。由于我的处境一直不如人意,再加上我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见了她不知说什么好,感到挺丢人现眼的,就没去看望昔日的老领导,直到一九七四年的年终岁尾,才在团部商店门口和她偶然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