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050|回复: 2

与吃有关的记忆

[复制链接]
边字五一二 发表于 2012-2-18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2-19 04:29 编辑

正式离开了工作岗位。成为退休老汉。闲暇时常常忆起过去,最鲜明完整的记忆大都与吃有关,择其两则

一、油条
哈尔滨称其为大果子,这一称呼可能是闯关东的胶东半岛的山东人带去的,因为北方其它地区好象都不这么叫。儿时比较馋,走到大果子摊前,闻着那诱人的香味久久不愿离开。那时哈尔滨的粮食供应粗粮占2/3多,细粮(即大米、白面)很少,而大果子是要细粮票的。因而普通哈尔滨市民吃顿大果子也是如同过节。

儿时喜欢看书,家境贫寒,见到什么看什么。常见字还没有认全的时候,就阅读了张恨水先生四十年代写的《魍魉世界》、《五子登科》。《五子登科》讽刺的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大员接收沦陷区时的贪污腐败,时人讥讽接收大员接收五子:票子、房子、女子。。。。。然而记忆最深刻并不在此,而是书中描写的北平一接收大员,每天山珍海味、花天酒地,但当初在重庆时只是普通职员,早饭只能在小饭铺吃油条喝豆浆。书中本来用油条豆浆与山珍海味的巨大反差抨击时政,但是孩提的我,却对书中能够每天早饭吃油条喝豆浆羡慕不已,简直成了一个时期渴望的目标。而且也让当时我感到迷茫,国民党统治下,应该是吃不饱,穿不暖,有点吃的,也应该是粗粮,为什么普通职员每天能够吃油条豆浆这样的细粮呢?

当然早已知晓油条豆浆从来就是最普通的廉价食物,现在也了解油炸食品对身体的影响。但见到油条常常想起儿时的渴望。现在也时常吃点,虽不敢多吃。

我所在的城市,早餐油条摊多为外地打工者操持,品质不敢恭维,即便“永和豆浆”也找不回儿时的感觉。但是回哈,家乡的大果子摊,许多仍保持着当初的品质,飘出的香味仍常常吸引我。  

二、花生
花生在我儿时及至以后下乡,在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都是较稀罕之物,只有春节每人供应几两。当时国家对油料作物统购统销,虽然我国华北、华东地区盛产花生,交完国家,个人所剩不多,加之流通、销售受到限制,不生产花生的黑龙江,老百姓平时想吃到花生也是不易的。

16岁下乡到生产建设兵团。老职工中有个唐班长,是个朴实豪爽的山东汉子,与知青关系不错,我们关系更近一点。有一年,唐班长回山东老家探亲,走时告诉我,回来时给我带家乡的花生。这句话让我在他探亲的二十多天里天天惦念。唐班长探亲回来,我随大家一同去看望,唐班长和唐嫂热情拿出家乡的大枣、花生、白薯干请大家吃。人多,男女生都有,只好假装斯文,未敢敞开肚皮。临走时,唐班长悄悄告诉我明天再来。第二天,去是不去,着实让我犯了嘀咕,我知道唐班长特意让我再去吃点,可已经吃过,况且探亲回来,人家能带多少哇,强压下对花生香味的渴望,那天晚上坚持没去。两天后,收工回来,唐班长把我拉到他家,不但又吃到了花生,而且还在他家吃了晚饭。

以后上了大学,再之后留在京get rid of abdominal fat减肥甩干拖把补水火影忍者漫画快件查询化妆水海贼王下载丰胸免费周公解梦大全美白祛斑产品排行榜精油去脚气祛斑鼻子上有黑头怎么办外用减肥详细攻略城工作,与唐班长始终保持书信往来。知道那时当地花生仍然紧缺,恰好到安徽出差,皖北地区盛产花生,且品质好,我特意买了十斤花生米寄给了仍在农场的唐班长。

前几年,唐班长老两口到北京游玩,我自当尽地主之谊。酒酣耳热,我指着花生米说起当年有关花生的事,我们都大笑不已。
转瞬间已成往事。那是举国清贫的年代,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国民。那也是有理想和追求的年代,我们的父辈,包括懵懵懂懂的我们,憧憬着“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大家都相信“面包会有的”。
今天“面包”已经有了,虽然还不足够多。人们的理想和追求更是百花齐放、五味杂陈。社会在向前,大家都得到了利益,只是分得的“面包”大小不一样。“分面包”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难把握。分不好可能会出现多得利益者不知感恩,少得利益者有情绪,微得利益者不满意。
想起了老祖宗的话:不患寡,患不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2-18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2-2-18 11:39 编辑

      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2-19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记忆,永藏心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5 09: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