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5-3-1 14:32 编辑
亲情年夜饭 夏梦 北京,距离天安门没多远的地方的一座高楼的一间屋子里,一家子人在忙着过年。 “老婆,你也来看看春晚节目,那谁唱歌啦-----”我儿子在叫他忙着做饭的媳妇。“别的,等王宏伟出来唱你再叫我。”儿媳妇一边和着面还一边看着锅里烧着的红烧肉答道。 我和亲家母在看着小孙女儿表演节目,这小家伙一年没见着,学了不少东西,长了不少见识,那还得归功于她上的那几个班的课的老师教得好,钢琴会弹了,舞跳得也不错,参加四级声乐比赛,还没发榜呢,速读比赛获了个冠军。还奖励价值1000元的大脑检查测试。这不,她此时自己就能开个晚会了。 姥姥和我都看着这小家伙开心地笑着,她姥姥给我学着这孩子她们美术班的学习情况,她们幼儿班俩孩子去美术班学习,另外的一个第一次学习时画了一张画,涂来涂去,下课后交给了他妈妈,妈妈说:“哎呀,我儿子画的真好,这小狗画的真像。”那小男孩说“不是小狗,妈妈,我画的是你啊!”姥姥学到这,把我给逗乐了,我边笑边说:“没事的,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他们感兴趣就能学好,” 在我们看着孙女舞着、唱着的时候,那屋子中间那张硕大的桌子上已摆满了为年夜准备的饭菜,三十晚上的包饺子的馅也和好了。 “妈,准备吃饭了。”儿媳妇小声地说,她从来都是轻声细语的,说话的时候给人一种轻松感,好像她从来不会急躁。 春节,是中国人亲情最凝聚的时候,多少人为了和自己的老人和家人团聚,不远千里万里都要回到家里来,人们的脚步带着厚重的亲情,踏在回乡的路上,火车和飞机春运载着亲情和关爱飞驰在祖国的大地上,春运的大潮每年一次,延续着中国的风俗和历史文化,更继承着中国人传统的团圆幸福、和睦孝道美德。 我们留恋那最早的一大家子在一起欢聚过年的日子,老祖宗和一大帮孙儿弟女、儿孙满堂,大桌子团团围坐,热热闹闹。现在是都是独生子女,就是都回来也没那么多人。我更留恋那在家里大家自己动手做出年味,把亲情和饺子馅和在一起,包进饺子里,也包进了我们心中。酒杯盛满了爱,摇出红红的年景,大红灯笼高高挂,映出我们来年的好日子。三十晚上的冲天焰火和鸣响的鞭炮,迎来了一年的喜庆,烟花鞭炮接来了财神,人们陶醉在梦想和幸福之中------- 本来我在去北京的飞机上就想好了这个年我亲自下厨,给亲家母和孩子们做过年的饭菜,可到了家就不是这样了,孩子们什么也不让我干,我也就真真地当了一把“老祖宗”。那就让孩子们做吧,因为他们已长大了,他们过的日子我这次回北京也看见了,真不错,一年更比一年强,我这时才知道,我真的老了,有时候好多方面都跟不上他们了。还有,我也赞同他们不去饭店吃年夜饭,为的是那浓浓的阖家欢乐、充满家族亲情的年味。 我们家几年来的年夜饭都是亲家母和我和孩子们在一起。亲家母信奎师那,印度教,吃素。我是“食肉族“,年夜饭在桌子上分两大部分,也真好,荤素搭配,别有一番风味。更现出了和谐和情趣,别有一番风情和趣味。 以往的多少年来,人们注重的是过吃喝穿的年,孩子们要穿新衣带花帽,讲究的吃吃喝喝过年,而今,孩子们注重的是玩和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那不,还没吃完年夜饭,人们看着窗外把天空映得五彩缤纷的绚丽焰火,耳边响着DUANG.DUANG的鞭炮声,春节晚会的节目还没看完,他们就把电视放上了3D的奥斯卡获奖大片,一个人一个手机在忙碌地刷屏,微信上的帖子逗得他们直乐,摇一摇抢红包把手指都磨疼了。就我那亲家母,还有三四个微信群,也忙得不可开交。我呢,看看‘爱派’,查一查新闻。 手忙活着,人们嘴里还相互交换着网上看到的信息和趣事,儿子和媳妇还商量着初一到初五领着老人和孩子到哪儿去玩,去天坛看庙会、去圆明园的庙会还要看看圆明园的遗址、去游泳馆游泳还要去‘宜家’家庭用品商场购物-------,听着就够忙叨的了,我倒是挺愿意去。 当、当、当,十二点整,年夜饭进入了最美好的时候,煮好的三鲜馅饺子(那可是我包的)像一个个小元宝,盛在了盘子上像堆满的积攒起来的小金山,冒着的腾腾的热气把饺子馅的美味扑进人们的鼻子,沁入心扉,又是一年了!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美好!重新再举起酒杯,让美酒也沁入心扉,因为,我们的生活就像这美酒,比蜜还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