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897|回复: 10

君亭记忆-北京老街前门大街新印象(2)2014

[复制链接]
君亭 发表于 2015-2-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君亭 于 2015-2-5 11:46 编辑


        北京前门大街上的各类小吃很多,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全聚德烤鸭店。进店排队,我们排队大约40 分钟,才等到位置。听说排队1-2个小时的也是常有的事儿。据介绍:全聚德烤鸭店由杨寿山创建于公元1864年。一百多年前,杨全仁由冀县逃荒到北京后,先在前门肉市做生鸡生鸭买卖,等积攒了一些资本后,盘下肉市中一家濒临倒闭的干果店,开了个烤炉铺,重立新字号,名为“全聚德”。经过杨家苦心经营,一百多年来,“全聚德”字号始终风雨不倒,生意越做越兴旺,名气也越来越大。“全聚德”发展到今天的杨宗满女士已经是第五代传人
         都一处烧麦馆的故事更加传奇,据说,乾隆三年有一个王姓山西人在前门外大街路东开一小酒店。在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下通州私访,回京进永定门来到前门一带,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天色已很晚,众多店铺也早已关门上板,只有王瑞福开的这家酒铺仍在开门营业,乾隆一行3人便走进了酒铺。王瑞福一看这3位客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又从衣着表情上猜出他们是一主二仆的身份。王瑞福凭着十几年经营酒铺的经验,连忙把3位客人让到楼上,把店中的好酒和酒铺自制的几样拿手凉菜一齐端上桌来,亲自为3人斟酒,并站在一旁伺候。饮罢酒,尝过菜,其中一位客人问店家:“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王瑞福赶忙回答:“小店没有名字。”这位客人听见楼外鞭炮齐鸣,想到家家户户已在欢度新春,生出几分感慨,他非常感激地说:“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王瑞福当时一听也就过去了,并没太在意。可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对王瑞福说,这块匾是当朝乾隆皇帝御笔赏赐的,三十晚上来吃饭的3位客人中,主人打扮的就是皇上。王瑞福听罢连忙朝天叩拜,立即将匾挂在进门最显眼的地方。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叫“都一处”了,酒店也越来越红火。
        再发一组前门老街新印象照片,请知青朋友们欣赏:

20000101_081700.jpg

20000101_081612.jpg

20000101_081800.jpg

20000101_081525.jpg

20000101_081941.jpg

20000101_082007.jpg
20000101_081828.jpg
20000101_081644.jpg
20000101_08143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吴丽祥 发表于 2015-2-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5-2-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走进罗布泊 发表于 2015-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拍摄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5-2-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美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5-2-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古香古色的建筑,南北闻名的各种小吃聚集于此。君亭图文并茂的进行了介绍,君亭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君亭 发表于 2015-2-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丽祥 发表于 2015-2-4 11:38
欣赏了

谢谢吴丽祥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君亭 发表于 2015-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东 发表于 2015-2-4 11:45
欣赏了

谢谢向东大哥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君亭 发表于 2015-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罗布泊 发表于 2015-2-4 17:06
好拍摄  欣赏

谢谢走进罗布泊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君亭 发表于 2015-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雁 发表于 2015-2-4 18:35
欣赏美图!

谢谢大雁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