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知青文集编委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4年10月24日,哈尔滨市委派党史委杨成军处长、李雪滢科长参观考察了哈尔滨市天恒山知青博物馆。并向市委做了汇报。
经市委批准,计划由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共同编写《难忘岁月——哈尔滨市知青上山下乡资料文集》(暂定名)和《昨日风云——哈尔滨市知青上山下乡画册》(暂定名)。 2015年1月26日上午9时,编写知青文集工作正式启动。在市委党史委会议室,编委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市党史委副主任张伟、处长杨成军和党史委人员边清山、李雪滢以及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素梅,办公室人员黄春来、邹振民、郑幼华、张莅、管大鹏参加了会议。 市党史委杨成军介绍了编写知青文集工作的情况。他说: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地方党史贵料征研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的上山下乡经历》一文中形成的“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人生品格,充分展示哈尔滨走过难忘的一段历史,讴歌哈尔滨市32万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在农村经历坎坷、锻炼成长的难忘岁月,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并且,为编写《哈尔滨市知青史》提供珍贵史料,添补哈尔滨市乃至全省的空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好地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实施哈尔滨新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落实室主任“抢前抓早”的工作要求,二处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与市知青联谊会就共同编写《知青岁夏——哈尔滨市知青上山下乡资料文集》、《昨日风云—— 哈尔滨市上山下乡画册》两本书进行了多次联系、沟通。鉴于两本书在编写内容的准确性、时段划分的复杂性,查找资料的困难性的实际情况,双方首先开始了这项工作的调研工作,多次走访知青当事人,参观知青纪念馆,组织双方商讨,扩大编写思路,拟定有关事项,于1 2月底形成了初步的编写大纲并报室领导。知青文集以时间为界划分,每阶段还根据照片不同内容划分不同部分。 知青文集编写的推进时间: 第一阶段,组建机构,制定安排,召开会议。(1月5日一1月26日)。第二阶段,查找资料、外出采访。( 1月27日——3月底),根据实际情况,与下一阶段工作穿插进行。这一阶段,重点组织人力到省、市劳动局,档案局,图书馆,查找有关知青下乡的文件、重要会议、图片、数字各类文献;到外市有关地方查找资料,采访当事人。第三阶段,形成细化大纲,开始撰写、编辑、统稿。(4月1日——9月底)。第四阶段,送审、印刷、出版。送编委会领导审定、送中央党史出版社印刷出版。(10月1日——12月底)。 会议确立了两本书编委会、编写组。 主任 邹尚弘 副主任 李素梅 委员 刘作钧 徐小荔 张伟 李利民杨成军 黄春来 邹振民 管大鹏郑幼华 张 莅 主编 邹尚弘 副主编 李素梅 张伟 执行主编 杨成军 黄春来 编辑 边清山 李雪滢 庞玉华 高汝兰 李令先 盛世源 会议明确了两本书编写大纲。 (1)《难忘岁月——哈尔滨知青上山下乡资料文集》(暂 定名)大纲: 第一篇《历史记忆》 (回忆录、纪念文章、实物图 片等); 第二篇《英模传记》( 英烈、劳动模范); 第三篇《知青日记》; 第四篇《历史文献》; 第五篇《图表》; 第六篇《编年记事》。 (2)《昨日风云——哈尔滨知青上山下乡画册》(暂 定名): 1955年—— 1967年 1968年——1982年 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素梅发言:知青下乡多年,轰轰烈烈,对这段历史应有明确的态度和说法。市委高度重视知青史料,由党史委操作知青文集的编辑工作,这是件大好事。对国家,对我们这一代,对后人,都是有重要价值的。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有注册会员四五千人,大家都是志愿者,都有自愿奉献的精神。他们留下了很多资料。现在抓紧时间征集还不晚。联谊会将全力以赴协助党史委共同编好知青文集。 黄春来、管大鹏、张莅、邹振民、郑幼华在会上也发了言。 市党史委副主任张伟最后发言。他要求在编委会的领导下,全体参编人员要发扬知青“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本着“严谨修史、力出精品”的工作态度,积极工作,协调推进,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编写任务。他特别强调要写好文集的综述,表述厚重,准确。 会后,李素梅带领与会人员回联谊会办公室继续开会,落实了知青文集编写工作的具体分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