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佳 于 2015-1-8 09:32 编辑
自行车伴随的回想 我对自行车情有独钟,它不仅带给我生活的便捷,更带来历久弥新的回想;五味杂陈间隔几十年的记忆,顺着自行车的履历,竟一下子变得清晰简洁,模糊的往事又历历在目。 临到北大荒之前的几天,能有个自行车访亲问友,别提多方便了。“失去的才更觉得可贵”。往往是指感情的交往,当时,真切的感觉出自己有的东西更应珍惜。下乡前,晚间骑车忘记及时推进屋里,结果发现第二天清晨不翼而飞。 家里唯一的自行车,是我父亲上下班的必须。对我的疏忽父亲并没有当面责怪,仅是背后和母亲念叨:整天和丢魂似的,自行车怎能忘了推进屋里。是啊,下乡前的那些日子真是六神无主。 那时,我家是一楼,推到屋里是举手之劳。一时大意竟和心爱的自行车诀别,别提我有多自责。直到北大荒,我还想着那台自行车;每天让父亲擦得一尘不染,精心保养,骑行别提有多轻快;铃声大而脆,招来多少伙伴的羡慕。 当年,自行车丢失是大事,报案可以受理。当我一本正经报案时,派出所临时的军管小兵,漫不经心的记录,我恨不得将他掀翻在地。临分手我客气说添麻烦了,想不到回答是响亮的、机械的口号:“为人民服务!”典型农村的气质,包装上进步让人不齿。我想,完了,我的自行车。听说两月以后真破案了,到家里指认。是一个农村的盲流,自行车早已变卖,无法追回了。 到北大荒自行车成了四大件之首,被誉为不吃草的小毛驴;实用是其次。一台自行车能带来多少羡慕,知青能以借到老职工的自行车为荣。是啊,借出自行车该有多心疼!一台崭新的自行车,能让知青团团围观;最风光的是天津知青,自行车骑得和杂技一样,一个定车纹丝不动,轻微动把都被讥为二流。每当表演完,骄傲的不是表演者,而是自行车主人。那年月,自行车的拥有是财力的象征,在贫穷光荣的年代,自行车是炫耀。 对自行车珍爱有加,半新车也要把大梁包严,露不出漆面和颜色,以示保护和珍爱。我们轻易不借人家的自行车,是自尊自爱。 在北大荒呆长了,和老职工熟了,自行车借用起来随意了,可我实在不忍轻易去借。知道自行车在一个普通农工家庭的分量。记得在副业连时,看到一个老职工是四级农工,在农场是农工工资最高的。可一个破自行车没钱换内袋,用一个粗麻绳包在外带里,照样骑行。 那时,我们服务社有商店,定期进货自行车,各样牌子都有。每当新车组装,吸引大量围观者。一来一睹组装师傅工艺的精湛,二来探询各种牌子的优劣。那是组装师傅最得意的时刻,边干边吹嘘自己本领的高强。我们不愿打击他的积极性,顺杆捧他。的确,他的手艺确实很棒,只是那时还没充分认识到。当年他打趣和我说,教教你,将来有家有车能用得上。我打趣回击他,不学,将来有活找你。他说,哪不对,我还有几年活头,你们的日子长。言犹在耳、意犹在目,四十多年过去,他早已作古。 每期自行车进的很少,记得一个包装箱四台,可很长时间才卖完。好像是期待名牌,实际是囊中羞涩买不起。 自行车是当年人们的最爱,拥有者小心翼翼骑行,带来的是便捷和生活的炫耀。知青当年没听说谁有自行车。但我知道,曾经的一名大龄知青,一次酒后失言,和我吹嘘曾经送给连队当权者一台八成新自行车,说是自己用不着,对方笑纳了。不久将他推荐到团部工作,小的代价换来大的收获,他做了一次成功的交易。后来变现不佳被退另一回连队;可这埋没不了他出类拔萃的交易手段,以及天才的发挥。返城以后他如鱼得水,天赋超水平发挥,在商界混得很有名气。多次做东相约当年的荒友小聚,有人串通我履约,我婉拒了。道不合不相为谋,知青的渊源途径四十多年的风雨,自行车划出的人生轨迹早已南辕北辙了,还是在各自的领域里圆梦吧。 相信,当年的自行车早已换成如今的高档轿车,对他们而言肯定更早、更轻易。但市场的顺风顺水不是北大荒赋予的品格。我不觉得以此拉开的距离而追悔,依然故我。所以,我还在心安理得的醉心于自行车。甚至不怕麻烦从哈尔滨旧物市场购得一架二手山地车,历经辗转弄到山东荣成。女儿和同事送我乘火车,拆卸的自行车糟蹋了人家轿车的后备箱,让我女儿好顿埋怨。 二手车驮我在山东荣成的山路,带给我的是惬意和满足,买菜旅游甚是得意,以致惹得年轻同事善意的不解。同是北大荒的老伴说我有病,我说这才是北大荒赋予我的品格。让我受用终身,我就要一辈子离不开钟爱的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