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402|回复: 10

历代有关龙的文物

[复制链接]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也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蛇身、蜥腿、鹰爪、鹿角、鱼鳞、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

  龙年到了,在此为您盘点一批有关龙的历代文物。

      康熙釉里红海水云龙纹缸   清

  高28.8厘米,口径28.7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缸扁圆形,敛口,口和底径度相近,圈足砂底。缸内外施满釉,外部以釉里红绘两条巨龙,于海面上戏珠。龙身翻转,扭动成弧度很大的S形,四肢强劲有力,缸的近底处用青花绘礁石,墨彩、绿彩绘海浪,更衬托出龙的阳刚之美和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



      三龙十六连弧铜镜   战国

  直径14厘米,边高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镜三弦纽,八出葵花形纽座,座外环饰三龙,张口回首,相呼相应,长尾卷曲,以菱形云雷纹为地,镜缘饰十六内向连弧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九歌图卷  宋

  纵44.4厘米,横73.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纸本。

  本幅六接,通卷白描楚辞九歌,顺序为“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泊”、“山鬼”。每歌画面有乾隆补写原辞,末端有跋,款识"乾隆辛未初冬御笔",本幅末署李公麟画伪款,前后隔水均有乾隆御题。画面中龙的形象具有宋代典型特征。




      杏黄缂丝云龙纹朝服料  清

  长136.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衣料又称“织成料”,即只要按照织成料进行裁缝即可制成朝服。此衣料杏黄地,全身有龙八条均为金线织成,下间有五彩云及八宝立水。整个衣料色泽搭配合理显得富丽华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缂丝团龙八吉祥一品朝服  清

  长136.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朝服,蓝地斜襟侧开,领袖为石青色,袖为马蹄状,片金缘。两肩绣团龙各一,胸、背绣正面龙各一,襟绣四团龙间有五彩云图案,下幅立水。是我国清代官吏朝见皇帝时所穿服饰。清代官吏穿五爪蟒龙纹服需由皇帝赐准。




      水鸟啄鱼纹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

  高21.6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8.5厘米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陶壶细泥红陶,手工制成。蒜头形口,长颈,溜肩,腹有一折棱,下渐收,平底。主体纹饰为黑彩水鸟啄鱼纹,这条有细长身躯、呈弧形盘曲于陶壶肩部的鱼,头呈方形,圆睛,头两侧有暴鳃,头与背部均有斑点状花纹,腹部为U字形迭弧状花纹,背有两鳍,腹有一鳍尾分三叉,可视为龙的原始形象之一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虎铜尊  商 盛酒器

  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足径24厘米 1959年安徽阜南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

  圆口外侈,折肩细颈大腹,圈足。肩部饰龙首突出肩外的龙象三条,阔嘴有角,蛇形身,尾上卷,其间另有夔龙纹。夔龙头上有角,张口吐舌,卷唇,卷尾。腹部为三组相同纹饰,虎头居中,虎身左右展开,虎口衔一人,人像两侧有两夔龙相对组成的兽面纹。安徽阜南地区当时为淮夷聚居地,从该尊的形制看,明显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纹饰又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此尊腹里随外表纹饰凹凸而作相应的凹凸状,鲜见于其它器物,亦为其特色。




      曲体玉龙 新石器时代

  高26.2厘米,宽29.3厘米,径2.5厘米 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玉雕,岫岩玉质,墨绿色。长吻,颈部有长髭,身体弯曲呈C形,整体似后世龙象,头部似猪(或说似马),背有一对穿圆孔,可供穿系悬挂,形体较大,用途不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颂铜壶   西周

  高51.1厘米,口长20.7厘米,足长31.8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品    盛酒器。

  青铜铸成。口为长方形,盖已失,兽首衔环耳;长颈,深腹,圈足。颈部饰环带纹,腹四面各饰有一首双身龙纹,一首双身龙也被称为肥遗龙,龙首位于正中,正面,头有螺状双角,长眉突目,蛇形身向左右蜿蜒伸展,间有侧面龙纹,龙身相交;正中龙首下方又有夔龙纹。足饰垂鳞纹。口沿内壁有铭文21行,150个字,记载了颂受册命之事,是西周册命仪式内容最完备的记录。




      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瓶   明

  高45.8厘米,口径8.1厘米,足径15厘米  中国历史博物国藏品

  瓶圆口长颈,腹扁圆。口沿下饰卷草纹,颈为缠枝莲纹;腹部满饰波涛汹涌的海浪,两面各绘一条白龙。龙呈回首行走状,头有长角,圆睛卷唇,张口露舌,龙发上扬,长须;背鳍、尾鳍、肘毛俱全,背上有火焰状髦飘动;四肢强健,足三趾分开;通体饰鳞片,龙身的拱曲突出了前行的动感,龙象充满自信和神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辽代三彩刻画花龙纹盘




      宋代白玉云龙纹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永乐剔红云龙纹盒盖




      清代掐丝珐琅龙凤戏珠纹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海九龙壁上的龙形纹饰




      何家村文物展中的赤金走龙,可能是道教法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苍龙教子玉带钩

  白玉,玉质温润,钩首雕龙头首,钩身镂雕一螭龙,腹下椭圆形钩纽,为苍龙教子带钩常见的形制。




      元青花云龙纹瓷罐

  罐颈外饰菱形纹,内填花瓣纹,肩部饰莲瓣杂宝花卉纹,腹部刻画双龙纹,龙小头细颈,身肢矫健,三爪强劲,腾跃于彩云中,胫部刻画仰莲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雨加雪 发表于 2012-1-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周夔龙纹青铜鼎

  夔纹是商代和西周前期青铜器上的重要装饰纹样之一,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形象。西周夔龙纹青铜鼎腹部饰夔纹,为顾首两头龙纹,龙无角、无冠,膝部为夔首。在形制、纹饰上既有中原风格,又呈现地方特色。




      汉代双龙纹圆形铜镜

  圆钮座外浮雕两龙,双目圆睁,张口对峙,排列在镜钮两侧,钮下有一羽人持旌而立,主纹区外一周栉齿纹。缘高凸且宽,缘面呈斜面,缘上饰一周车马鸟兽纹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8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