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32|回复: 4

吕祖堂晨思

[复制链接]
望见马克 发表于 2014-11-17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望见马克 于 2014-11-17 06:08 编辑

                        吕祖堂晨思

                              王  建

      清晨吕祖堂,春风丝丝,无限惬意。
      春风年年不断,吕祖堂已然古旧
      津城的早晨,温柔清凉,清凉温柔,吹在脸上像恋人甜蜜的唇。春风吹绿了草,吹艳了花,吹长了枝条,风改变这一切。吕祖堂前的广场,身着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还有叫不上颜色衣裳的人们都来了;有男人们、女人们和老人们、孩童们、恋人们……来到这吕祖堂前,一起晨练唱着、跳着;还有打拳的,舞剑的,散步的,歌声、笑声,聊天声不断,兴致勃勃,无忧无虑。四月的春风带着温柔和惬意,人们的欢声笑语充溢着春风。
      吕祖堂,又称义和团坛口,是天津著名景点之一。小时候走过这里时,锁门闭户,透过门缝看里面一片狼藉,令人不解。这么破烂的院落房屋为什么还留着?光绪十四年出生,做过民初私塾教师的姥姥告诉我,因为那里有义和团的勇士,有红灯照的巾帼,他(她)们还在战斗,还活在那里呢……懵懵懂懂,懵懵懂懂,不理解。直到中学历史老师告诉我们,才知道那里曾有过金戈铁马,也有很多慷慨高歌,吟唱着壮怀激烈,贯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
      我被唤醒,被感动。何时才能进去看一看?看看那曹将士,还有张德成,刘十九;瞧瞧那戎装的黄莲圣母林黑儿。后来,在舞台上,故事里,电影中,我知道了神州大地这100年的屈辱和沧桑,了解了天津卫城楼的塌陷;望海楼教堂的焚烧;聂士成将帅英勇就义;大沽口的保卫战壮士成仁……
      今天我走进吕祖堂的山门,一股明清风格古建筑的古风古韵迎面扑来。这里,记载了一百多年前的那场可歌可泣、悲壮惨烈的义和团运动,也是迄今全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个义和团坛口。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清政府软弱无能,义和团运动随之兴起,他们喊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向帝国主义宣战。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陈兵大沽口,妄图占领大沽和天津,进而攻占北京。在北京和天津岌岌可危之时,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著名的义和团乾字团首领曹福田率领数千名义和团战士也来到了天津。那时吕祖堂濒临南运河,距天津城西门仅三里地,交通方便,于是就将总坛口设在了吕祖堂内。当时自发的群众性练拳运动在天津颇为兴盛,受到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和感召,人们纷纷加入义和团,没过多久,天津的义和团成员已经有四、五万人,建立的坛口三百多个。以前那种散乱的练拳运动也很快转化为风起云涌的抗击帝国主义的斗争。
      走进吕祖堂,我看见张德成、林黑儿、刘呈祥与曹福田义正在议事,义和团“乾”字号的黄色桌围、椅垫依旧,条案上的香筒、香炉和蜡扦依旧;还能依稀感受到那种大战前夕,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
      我似乎看到:庚子年间天津保卫战义和团5万多战士,人山人海,犹如海洋要吞没侵略者;
      天津卫的老百姓闻风而至,主动请缨,自觉上阵,和八国联军的鬼子们展开激战;
      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中,义和团与清军一起杀敌,使敌军300多在阵地前伤亡。紫竹林租界攻坚战,杀敌数十人;
      天津南门守卫战中,义和团在城外濠沟里和芦苇丛中近敌肉搏,伤亡敌军600余人;
      义和团打头阵,冲锋在前,大刀见红,威震中外;
      巾帼英雄“红灯照”全体出动,在“黄莲圣母”林黑儿带领下送水送饭,抢救伤员,站岗放哨,南运河上水上坛口,香火极盛,民众拥戴。她们为天津儿女铸下一尊永垂不朽的雕像。
      天津民众的大刀长矛和血肉之躯,抗击了装备精良、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他们前赴后继,打得侵略者尸横遍野,抱头鼠窜。大沽口,紫竹林,老龙头,八里台……,天津城内外留下了义和团不屈的身影。
      天津城池虽然被八国联军攻破,但是英勇的义和团配合清军官兵坚守天津达一个月之久。这种可歌可泣、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也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人民所蕴涵的伟大力量!尽管在侵略者和反动的清王朝联合绞杀之下,义和团悲壮的失败了,他们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永存。
吕祖堂从建立到今天,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但仍保存完好。
      秋风强劲横扫,大清帝国毁灭,迎来国民革命的成功;春风拂煦吹醒了不灭的星火,换来了革命斗争的胜利。年年暖风,岁岁春绿,直到共和国的黎明,直到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的春天,吕祖堂又沐浴着春风。
      不再是那个屈辱的王朝,不再是那些丧权辱国的昏君,不再有前后夹击险境,不再有被人遗忘的荒丘。如今世界变了,天空那么湛蓝,云朵那么洁白,吕祖堂内干净整洁,恬静安宁,吕祖堂外歌声飞扬,翩翩起舞,人们供奉的诸神依然站立,神态安详,肃穆,不过他们不用为黎民百姓担忧发愁了,而是静坐那里接受老百姓祝愿和祈福。
      晨风变暖,朝阳升起,游人没有减少,反倒增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金火鸟 发表于 2014-11-1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你的文章,钦佩津门人民爱国和勇敢的精神,向津门人民学习,保卫祖国的万里江山,建设祖国美好家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4-11-1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吕祖堂的晨思。跨越时空,追忆金戈铁马年代爱国志士的英勇战斗,抚触当今时代国泰民安的幸福场景。好文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碧波荡漾 发表于 2014-11-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谢,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望见马克 发表于 2015-1-29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天津有一些人文历史的古建筑风景,欢迎各位来天津游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4 0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