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417|回复: 48

《真实的回忆》文化大革命串联

[复制链接]
秋兰 发表于 2014-11-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秋兰 于 2014-11-11 14:40 编辑

c69327419_12d3eaa3317g214_副本_副本.jpg

                      《真实的回忆》——文化大革命串联

       一九六六年,那时我才15岁,刚上中学就赶上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为了能见到毛主席我曾经两次去北京。
       一九六六年六月六日,让我一生难忘!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当时学校革委会让每个班选两个代表,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那时候,我激动的高呼毛主席万岁!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我们学校的红卫兵到北京之后,就直接去了清华,北大。在那里我们掏出笔记本抄大字报,学习他们的经验。那时我抄了聂元梓《炮轰司令部》的大字报。哪也没敢去,连商店也没有逛。在那个年代,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游山玩水!很多名胜古迹都说成是四旧被封闭了!我只能在天安门城楼下看看。我还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咔叱了一点天安门城墙的红土子。小心翼翼的包好带回哈尔滨,给同学们看,给我们全家人看。大家都亲切的抚摸着,爱不释手。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风起云涌,轰轰烈烈,势不可挡!
      一九六六年十月十六日,我带上妈妈给我的五元钱和远在新疆大伯的照片,第二次去北京。半夜到了北京。第二天街上的大喇叭响了,里边传来周总理讲话的声音,周总理说:革命的同志们,红卫兵小将们,毛主席因现在国家大事很忙!等以后找适当的机会再接见大家,请革命的同志们,红卫兵小将们回去闹革命!并通知十月二十日以后停止革命大窜连。当时我想,反正看不见毛主席了,趁着还有几天的机会莫不如去新疆看看大伯。于是我在北京的草场九条的四合大院里吃了晚饭,并和招待所的同志说明情况,多拿了六个馒头和两个咸菜疙瘩。预备在路上吃。那时候火车上没有盒饭。
      在去新疆的火车上,都是来自五胡四海的红卫兵。车厢里挤得满满的,座椅下,过道上,洗手间旁,就连厕所边也站满了人,我很幸运,和其他红卫兵一样,在行李架上蜷着身子搭拉着两条腿。饿了就嚼几口馒头,就点咸菜,渴了去洗手间喝几口水,不敢多吃,只是垫吧一下,因为上厕所太困难了!
       就在这种环境下,红卫兵各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大家都说,这比起革命前辈爬雪山,过草地还差的远呢。车厢里不知道是谁领着喊起了口号,向革命前辈学习!向革命前辈致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是那样的自豪和愉悦,接着红卫兵宣传队在就在拥挤的车厢里演出,没有场地只能唱歌,此起彼伏的革命歌曲唱了一宿。每个人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感觉不到丝毫的倦意。
      列车在继续向西北方向奔驰,我好胜的数着火车穿过多少山洞。火车过了西安和兰州时,车厢里松快多了。到了兰州我才搭上一个边座,就是三个人的座位坐四个人。我的两条腿空的都浮肿了。第三天晚上总算是到了新疆。我被安排在新疆外贸的大礼堂。
      我们刚刚进新疆外贸大礼堂,新疆大学的红卫兵就和我们这些外地来的红卫兵共同举行了毛泽东思想宣传演出。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新疆舞蹈,身穿民族服装,脚上穿着长靴,女的头上还梳着很多小辫子,男的手里拿着手鼓,每个人看得都很入神,忘记了三天两宿的旅途疲劳!凌晨过后才结束。然而我还沉寂在欢乐和兴奋中。我躺在床上,耳边还回响着他们的歌声。我是枕着歌声入睡的。第二天,直到有人叫我才起床。原来是在火车上认识的北京音乐学院的红卫兵黄小川。她说:“你看就剩咱们两个人,人家吃完饭都走了”。接着她又说:“你今天先陪我去石河子建设兵团,给我爸爸的战友把降压灵药送去好吗?“在外地举目无亲,遇上北方人可亲了,于是我很快的点头答应了。
      那时候,去石河子没有班车,我们俩个人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来到了货运公司车队,只能搭乘货车,那里的货车上每辆车都有副驾司机。只能坐一个人。无奈,我们只好分开坐两辆车,约好在石河子糖厂招待所见面。真不巧,我坐的那辆车傍晚在玛纳斯就不走了。我只好在玛纳斯路边的司机招待所住下,招待所的维吾尔族的同志用生硬的汉语告诉我,还怕我听不懂用手比划着说:这个空旷的地方晚上有狼,千万小心不要出门!就在她的话音还没有落时,就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了狼的嗷嗷吼叫!透过窗户外面一片漆黑,房间里就我一个人,真的好害怕!这一夜充满了恐怖!根本就没有睡觉。好容易熬到了天亮,天空出现了一摸淡淡白光,渐渐地的太阳也懒洋洋的出来了。我忐忑的心,这才开始平静下来。我在屋子里等了好半天,食堂才开饭,我匆匆忙忙吃了两个大馒头喝了一碗大米粥。回到房间整了整军装,扎上军腰带,戴上军帽,把红卫兵袖标重新别在袖子上。我打听好路,他们告诉我说不远。没有汽车,我只好徒步去石河子。
      十月中旬的新疆比北方的气候稍冷些,我的行军开始了。我走在离公路不远的小道上,在这一望无际空旷的原野上,只有一片片荒草,偶尔飞过几只乌鸦,在空中凄惨鸣叫。秋风微凉,还好有阳光。我大步流星的前进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不亚于女兵战士!早上出来是迎着朝霞,可是到中午的时候,头上就像顶着一把火伞!渐渐地夕阳出现了还伴有彩虹,这美丽的景色很快就消失了。我的脚步也渐渐地慢了下来,我的肚子咕噜咕噜叫个不停,我又渴又饿!我想起了在毛泽东思想讲用会上,人人都说,毛泽东思想是精神食粮!于是我开始背诵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不时还用手紧紧腰带。我的两条腿越来越沉,我脑子想的可是挺有劲的,但是两条腿就是不听使唤。望着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想让汽车捎我一段路。无论我用什么办法打招呼,汽车司机就好像没有看见我,一辆辆的嗖嗖的过去!我还继续背着毛主席语录,肚子还是不停的叫着,我想,还是我斗私批修不完全彻底!人家都能当精神食粮,我为什么还饿呢!当时,我这个傻丫头根本不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无论我怎么去背诵毛主席语录,怎么样的和自己斗私批修!都无济于事!我朝自己的肚子使劲的咚咚捶了几拳,我想我和肚子斗私批修了,肚子还是不听话,更加咕噜不停!没有办法,只好用革命歌声来压倒肚子的响声。我特意的高声的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越是用力唱,脚步就越慢,腰带也紧到最后一扣。
       天渐渐地灰暗了,夜幕就要降临。不是怕苦,怕累,怕饿!我就是怕晚上狼来了怎么办!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脚一崴,滩坐在路边。是那样的无奈,无助,,,,,
      就在这时候,耳边突然听到隐隐约约的马蹄声和鞭子的响声,声音越来越近了,隐约可见七,八个红卫兵坐在马车上,我喜出望外,像遇见救星一样,拼命的用尽全身的力气和他们招手,喊,停一停!此时还在想,我命不该被狼吃!这时马车上的一个红卫兵冲我喊,喂,红卫兵战友你到哪去?一个人多危险呀!快过来上马车吧,我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劲,拼命的向马车奔去,然而,我到了马车前却怎么也上不去,后来一个红卫兵下来帚(ZHOU)着我的腿,一个红卫兵在马车上拽我,我在马车上像滩了似的。
      晚上,终于在石河子糖厂招待所见到北京音乐学院的黄小川。也就是那天很晚的时候,她带我去了兵团指挥部,找到她爸爸的战友,把药送去了,而且,我还在那里吃了三碗香喷喷的抓饭。
       后来我拿着大伯的照片找到了他老人家,那时候我还用俄语和俄罗斯大娘对话问候。
      回忆,永远不会枯萎,让人振奋,让人坚强,让人品味,让人享受,让人陶醉!
      回忆,是一种苦涩,从中也渗透着滋滋甘甜!
      回忆,让人铭心刻骨,回到了青春年少,神奇奥妙,然而,却又一次欺骗自己,只能当做人生中的又一次领悟吧!
      我带着我的回忆,走过了四十多个四季,今天,我终于可以献给同学!献给老师! 献给战友!献给朋友  !   我想在那个年代里,你们不会有像我这样真实的回忆吧!

LV3A4128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11-10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听过秋兰讲她经历的故事,大胆而传奇,非一般女孩子所能做到。今天看到她用心写出的文章,为她的文字功夫所感动。这一定是用了相当的功夫才完成的。如果说女人是一本书,秋兰的一生充满着执着和奋进,耐人品读。至今虽是65岁的年龄,那不老的容颜,那不倦的追求,那豪爽的丈夫气,也总是令须眉汗颜,令同龄人刮目。谢谢秋兰,谢谢你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 发表于 2014-11-10 0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执着 于 2014-11-10 09:01 编辑

秋兰战友的回忆很真实,没有亲身经历想编也编不出来,想写也写不出来。看得出秋兰当年是一个忠于毛主席的好红卫兵,而且天不怕地不怕。小小的年龄,一个女孩子竟敢独自乘火车去新疆石河子,六八届的初中生还两次去北京革命大串联。在去石河子的中间有一段竟还是在举目无亲的大荒野的公路上独自一人行走一天。好人终有好命,一个红卫兵的马车路过那里成全了秋兰,否则不知将如何?本人是老初三的,比秋兰战友大,但我们六六年八月第一次去北京时都是几个男生一起去的,第二次十二月二十二日去北京时男生女生共去了十四个人结伴。因此,秋兰战友真胆大!令人佩服!本人第二次去北京,在北京住了两天毛主席没有出来,我们就去了南京、上海、杭州、株洲、韶山、广州等地。十一月十七日到了武汉,在长江大桥桥上看到了桥头贴的“周总理关于停止大串联的讲话”,其意为天冷了大家都回去就地闹革命,明年春暖花开再继续串联。到那时共接见了六次红卫兵。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也就是最后一次是在十一月二十六日的下午在西郊机场接见的。第七次是在十一月二十五日在长安街接见的。第七次和第八次接见红卫兵是主席为满足全国各地云集北京的四百万革命师生的要求才又主动与总理商量接见的。从那以后就停止了接见红卫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秋兰 发表于 2014-11-10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执着 发表于 2014-11-10 05:24
秋兰战友的回忆很真实,没有亲身经历想编也编不出来,想写也写不出来。看得出秋兰当年是一个忠于毛主席的好 ...

你好执着战友!真诚的谢谢你光临点评!谢谢你的鼓励和支持!见字如见人!让我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共同的命运让我们有着共同的历程,那个时代就打造出我们这些人。我们又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谢谢你战友!祝你天天快乐!永远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4-11-10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不错。回忆文化大革命北京大串联,毛主席接见全国各地红卫兵,都是历史。1966年6月去北京太早了,那时候还没有发起革命大串联,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后大串联在全国兴起。很遗憾两次去北京没有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秋兰 发表于 2014-11-10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秋兰 于 2014-11-11 19:07 编辑
老猫 发表于 2014-11-10 06:24
文章写的不错。回忆文化大革命北京大串联,毛主席接见全国各地红卫兵,都是历史。1966年6月去北京太早了,那 ...

老猫你好!非常感谢你的光临点评!非常感谢你的鼓励和支持!真诚的感谢您的关注!
我们去北京的确是很早,就是在聂元梓的第一张大字报出来的时候,学校革委会组织的每个班选两个代表,我是幸运的去了北京,可是我们在北京呆了三天,没有等到毛主席接见我们,负责带队的就领我们回学校了,这是我终生的遗憾!谢谢老猫!祝你永远快乐!健康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4-11-10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德彪 发表于 2014-11-10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回忆。真实的秋兰。至今在她的身上仍能看到“整了整军装,扎上军腰带,戴上军帽,把红卫兵袖标重新别在袖子上。我打听好路,他们告诉我说不远。没有汽车,我只好徒步去石河子”的身影,那么轻盈、快乐、坚定、执着、自信和豪爽。再林兄说得好:“谢谢秋兰,谢谢你的美文,谢谢你的精神!”祝福你,秋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贝西 发表于 2014-11-1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贝西 于 2014-11-10 09:32 编辑

真实的回忆亲亲经历。我也同八月开始串联去北京(住在教场小学校)受接见又去兰州。是我们学校三十多人老师也跟去。你真勇敢小小女孩从东北独闯去新疆想吧困难重重。真胆大!谢谢好文章又让我回忆起那火红的年代,又记忆起串联回来满身衣服特别秋衣里都是虱子!老娘用一根棍挑出去(冬天挂在树枝上都没舍的丢)。谢谢你的回忆。祝你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4-11-1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好:回忆,是一种苦涩,也从中透着丝丝甘甜。我们这个年龄的荒友相聚在一起,是七分回忆往事,两分交流现在,一分展望未来。因为“回忆让人振奋、让人坚强、让人品味、让人享受、让人陶醉。回忆永远不会枯萎”就让回忆陪伴我们一生吧!欣赏你的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9: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