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584|回复: 5

高密三章之二

[复制链接]
望见马克 发表于 2014-11-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密之宝
闻名遐迩的高密四宝,即泥塑、剪纸、扑灰画和茂腔。在李丹平工作室,我们边欣赏茂腔,边回忆参观三宝情景。炉包可算一宝?我没做调查,但在我心中肯定。
高密归来,我把玩着额前一个大大“王”字的泥老虎,目光炯炯,胡须如刺,威风凛凛双手一按,虎啸山林。百兽之王,聂家庄因你而闻名,我却不知。直到站在大小不一众多泥塑老虎面前,我才感觉到震动。既是他们的佳作,也是那里的民风。
在聂家庄有叫叫虎。一种泥老虎,两手一合能发出“哇哇”叫声。制作者的先辈是河北省人。由于高密有种泥,即便不用火烧也坚不可摧。他们将油浸过的这种土藏在地下两米处,然后取出,薄薄的一层,制出的泥塑不裂不碎。用这种泥做的泥狮、泥马、泥鸡、泥狗等已有七十余种。叫叫虎品类是其代表作,形态粗狂夸张,红绿黄黑紫相间的格调,简练概括;近于远古时期的图腾彩绘纹饰,丰满圆滑,极具古代韵味。
扑灰画是用国画方法画的民间手绘彩画。我们亲眼所见,他们用柳条枝烧成木炭,再用木炭作笔画在纸上,然后复印到另一张纸,并且可以连续复印。清朝嘉庆年间,曾在天津杨柳青画店刻版的胡三慕名来到李家庄学画扑灰年画。胡三所带来的杨柳青半印半画技艺,推动了高密木版年画的发展。道光年间,他们借鉴了天津杨柳青画的手法,用木刻版印出黑线条,留出脸庞等用工笔的地方,再用手描绘。这种画能够批量生产,既保留了扑灰画造型古朴流畅的特点,又有传统绘画的精致细腻的笔法,有独到的艺成就。天津和高密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高密剪纸,是中华剪纸百花园中一朵奇葩。它与天津杨柳青镇的剪纸、苏州市桃花坞的剪纸并称为全国三大剪纸。高密的台桂英以淳朴的审美情趣,用一把剪刀自由弛骋,剪出了生活之美,剪出了心灵之花。她赠送的获奖作品《八骏奔腾图》,画得是八匹骏马扬蹄奋进的场面,形态惟妙惟肖。她将心中所想用剪纸托物寄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台桂英家住高密市密水街道梨园社区,从6岁开始学习剪纸,多年来从未间断。2014年台桂英剪出了《八骏奔腾图》,迎接马年的到来。我们在台桂英的剪纸工作室,见到了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体验了剪刀纸上飞的艺术魅力。
“在那个年代,老太太们经常剪纸,都是剪一些简单的窗花。我小时候就对这个很感兴趣,感觉用一张纸就可以剪出不同的花样,太神奇了,于是就跟着姥姥学习剪纸。”刚开始她只是剪一些简单的福字、寿字,后来经过自己的研究学习,开始剪一些较为复杂的作品。
马年到来之前,台桂英琢磨着剪点儿迎接马年的作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最后决定剪一幅《八骏奔腾图》,表达对马年的美好祝愿。这幅《八骏奔腾图》长达1.6米,画面上有八匹正在奔腾的骏马,还有山石以及“八骏奔腾、马到成功”的大字。“这种作品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要先在纸上绘制好图,然后用装订机将几张纸钉在一起,再在图纸上进行创作。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周左右。”她说,剪出的作品卖不了太多钱,主要是想让更多的人对剪纸感兴趣,希望剪纸这一传统手工艺不要失传。
高密的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文化的积累,而高速度发展的经济又使文化得以延续和开掘,文化与经济和谐进步,是未来高密的必由之路。
高密,你何止四宝?还有那文化馆、博物馆、莫言文学馆,都是你的宝,都是你的骄傲。还有红高粱——高密民间文化孕育了“红高粱”——“红高粱”正逐渐衍化为高密的地域性文化符号,还有……
高密的乡土是宝,高密的人才是最好的宝。在这样的土地,这样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沃土成长起来的人们,不产生莫言这样的大作家,才是怪事呢?莫言成名,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历史的必然。
正是透过茂腔、年画、剪纸、泥塑……我触摸到高密文化的灵魂,感受到高密人执著、豁达的精神,诚实、朴厚的性格和丰富、智慧的心灵世界。正因为有如此充沛的文化原动力,这片土地上才孕育出晏婴这样智慧的政治家、郑玄这样满腹经纶的经学家和莫言这样汪洋恣肆的小说家;正因为有如此充沛的文化原动力,这个地区的经济可能一时落伍,但总有一天它会迎头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4-11-5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马克的介绍,让我了解了高密,我有一个40年前的学生在高密工作,适当的时机到高密一游。不知能否见到“四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4-11-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看到相应的照片就更有直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4-11-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拜读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4-11-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过程是美丽的 于 2014-11-8 13:46 编辑

既《高密三章之一》后,我们又随你的《高密三章之二》了解了高密民间艺术创作情况。谢谢你的分享!期待之三的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望见马克 发表于 2015-1-2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几位老师光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4 0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