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联谊会志愿者上街体验环卫工作
刚看完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喜欢不温不火,说实话、办实事的低级公务员马向阳,更喜欢大槐树村的老少乡亲们。阅历丰富、老谋深算的二叔很勤劳,早上起来必喊去世已400多年的明末清初的教育家朱用纯家训中的一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在都市,谁每天起得最早?是辛勤的环卫工人。他们无论春夏秋冬,也无论节假日,总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可以说,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城市的整洁、优美、清新,就没有生活环境的舒适和城市的文明进步。 尊重环卫工人,国内很多省市都把每年的10月26日定为当地的“环卫工人节”。为什么要定为10月26日?这与两个伟大的人物有关:一个是共和国的主席刘少奇,一个是普通工人时传祥。55年前1959年的10月26日,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全国劳动模范掏粪工人时传祥,刘少奇说:“我当国家主席,你当掏粪工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公仆。”所以,各地一般把这天设为环卫工人节。 2014年10月26日,是哈尔滨市第26届“环卫工人节”。以往的“环卫工人节”一般是领导表彰接见优秀的环卫工人,或组织文艺演出慰问。今年的“环卫工人节”,市城管办和环卫办在10月25日这天,组织机关、街道、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开展“我当一天城市美容师,环卫体验日主题实践活动”。市城管办和环卫办给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下发了20个志愿者名额(我属于额外的),实践地点在道外区太平家乐福门前。 今早天未亮,联谊会办公室的十几位志愿者和部分组的知青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了太平家乐福。由于公交车早班尚未到出车时间,很多知青打车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环卫工人为志愿者发放了扫帚、铁锨等工具,大家分头干了起来。 实话实说,我在五七干校下乡后期,大批干部落实政策安排城里工作,一批批知青被推荐上学或被招兵、招工,我因当常务副县长兼公安局长的父亲还在被审查,不能回城。当有人问我回城扫大街干不干?想到两个妹妹还在乡下,母亲一人在城里艰难度日,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能回城,扫大街也干。后来我上了中专,当了教师,又考入大学,当了记者,终究也没干扫大街的活儿。没想到退休后来到联谊会竟有机会当一天环卫工人。 我问带领我们扫街的任师傅,她说她当环卫工人已经30年了。30年前,她才20岁时,由一个农民当上了环卫工人。她说:“我喜欢我的工作。城市的干净离不开我们环卫工人。我马上到50周岁要退休了。我儿子当消防兵,去过地震的汶川,立过功。转业5年了没有安排工作,靠打工生活。我很希望儿子能接替我,当上环卫工人。” 干了一个多小时,天渐渐大亮了。街道上商贩出动了,行人多了,公交车也忙了起来。看到我们刚扫完的路面,便有几个学生仍食品包装纸。当过教师的我不客气地说:“刚扫完的路面你们就乱扔废纸,就不能弯腰捡起来吗?“学生低头不语,我目送一辆大巴校车接他们开走了。 今天参加此次活动的知青有:办公室李素梅、杜迎春、王桂芝、刘晓霞、兰冬云、高树和、李世荣、李伶先、高汝兰、贾文蕴、庞玉华、潘毓华;1组田兴华、2组齐淑清、3组孔祥利、8组宋丽芬、11组陈玉滨、18组邓天舒,李军,管大鹏、36组王淑萍,康胜利。 我全程照相、录像,当然也要干些活儿。没来得及采访志愿者当一天环卫工的感受。联谊会通知10月27日星期一下午在办公室召开专项的座谈会,谈感受。届时,且听下回分解。
环卫工人任师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