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德彪 于 2014-10-4 11:10 编辑
【知青人生第一页】 初冬新月心声 ——在【知青人生第一页】文友聚会上的追忆 文/德彪
那是1974年的初冬,夜晚11点多,我们这批哈尔滨知青数十人,经过12小时的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巨浪牧场。在这个广阔的天地,迎接我们的是那弯明月、那片草原、那些牧场师傅和那栋知青小屋。 这就是我的月亮——新月如钩,白白的,亮亮的,静静的,守候在中天,她照耀着我刚刚开启的人生之路,她倾听着我的心声。她最懂我,知道我此时此刻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人:妈妈的眼泪、姐姐的忧伤、弟弟的缄默;尤其是父亲,他急切地在汽车下面徘徊着——寻找他那已经登上汽车的儿子,我透过拥挤的人群看得到父亲,可是冬日清晨的昏暗令父亲看不到儿子。我呼喊着:“爸,我在这儿——”,他听到了,可还是看不到儿子,只能徘徊着、寻找着。此时,我的心儿在隐隐作痛……明亮的新月用她那温柔的手臂抚摸着我的头,安抚着我的心,她使我向前看、向远看、不再忧伤。 这就是我的草原——月光下,无边的雪花从苍穹一泻而下没有穷尽,将无边的草原变成了无边的雪原;而那呼啸的狂风再次将雪原席卷起来送上天空,我的身上感到了冲击,我的脸上感到了刺痛,风与雪从我的领口我的裤口侵袭着我的肌肤。十八岁的我第一次领略了这样的寒风、这样的寒雪、这样的寒冷,我也是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抗争、这样的的振奋、这样的激情。我看到了有限与无限的融合、有声与无声撞击、有情与无情的搏斗,这一切充实和演变着这个草原,也充实和演变着这个世界。大草原!我来了。 这就是我的牧场师傅——他们为我们的到来而高兴,为我们的到来而付出。深秋时他们就为我们盖起了新房子,初冬里他们又为我们打来了垛垛柴草,今天他们又为我们烧热了火炉和火炕,煮好了热汤面和鸡蛋;当知道我们的行李明天才能送到时,他们立即跑回家中拿来被褥为我们铺盖。一张张善良诚实的脸儿,一双双勤奋温暖的手儿,一句句简短但热情的话语。让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不再孤独和寒冷。我虽然还不知道他们都是谁,姓什么叫什么,但我知道他们就是我的师傅,我的老师,我的亲人。 这就是我的知青小屋。一栋土坯垒起来的小平房,左右各开一门,左门是男宿舍,右门是女宿舍。夜深了,师傅们走了,累了一天的男孩们很快就入睡了。我爬在炕上,望着通红的炉火,听着此起彼伏的鼾声。这就是我的兄弟——一个由七一届、七二届、七四届的学生们组成的集体,我对他们是陌生的,然而明天起我们就要一起生活一起奋斗了。是志同道合?还是天赋缘分?我想,都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又是有缘人。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召集了我们并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有了“不做温室花朵,要做傲雪红梅”的决心和在农村“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抱负。到这里就是为了经风雨、见世面、做合格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到这里就是要同甘苦、共患难,做风雨同舟的好兄弟。 不知时辰,我只是感到有些困意了,朦朦胧胧中我盼望着天儿快些亮起来,我要到东边去看我的奶牛,我要到西边去看我的军马和我的草原,我要到北边去看我的猪场,我要到南边去看我的土地和我的机车。我有好多好多美好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