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924|回复: 6

国民革命军第29军——1,2.

[复制链接]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8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8 09:46 编辑

                国民革命军第29军

      二十九军,称号就是抗日雄师,中国全民族抗日第一枪就是29军打响的,出了很多抗日将领,比较著名的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三位民族英雄。他的前身是直系曹锟部第十六混成协(旅)。协统冯玉祥。经张学良整编,组成了第二十九军。
    宋哲元任军长,下辖第三十七师、第三十八师、暂编第二师共三个师。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辖两个旅,旅长是赵登禹和王治邦;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辖三个旅,旅长是佟泽光、黄维纲和张人杰;暂编第二师师长由副军长刘汝明兼任,实力主要是李金田一个旅。这些军长、师长、旅长都是冯玉祥的老部下,是冯玉祥一手提拔、培养起来的,他们带兵都继承了西北军刻苦练兵的传统。这支部队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战斗力。虽然他们武器窳劣,主要枪支是“汉阳造”、老毛瑟枪和自己兵工厂制造的土造枪,大炮很少,全军只有野炮山炮十几门,重机枪不过百挺,轻机枪每连仅有两挺,步枪上没有刺刀,因为自己制造不了,只好利用老西北军的特点,打了些大刀,发给士兵使用全体官兵的爱国热情高昂、士气旺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8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8 09:50 编辑

                 1   长城抗战

      二十九军驻防察哈尔不到半年,长城抗战爆发 1933年初长城抗战开始,二十九军担负了喜峰口的阵地防御任务,当时部队情况是“火力弱,有兵无枪,有枪缺弹,只是每人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面对日军以空、炮协同的猛烈火力攻击,中国官兵只能依托长城抗击,部队守在工事里被动挨打伤亡很大。
      1933年3月6日,宋哲元第二十九军奉命防守冷口迤西至马兰关一线的长城各关口。7日,二十九军接防喜峰口,凌源、平泉战败退兵喜峰口一带的万福麟部,无力再战。9日,日军步骑联合部队和伪军一部,乘万福麟部和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交接阵地之时,向喜峰口外约20里的一个前哨据点孟子岭发起猛攻。傍晚,日军占领高地,控制了口门。王长海团以半天时间,前进100多里,从遵化赶到喜峰口。日军先头部队已占领口外东北方长城制高点,并有敌步骑500名向喜峰口方面冲击。王团天黑时,潜登山头,以大刀砍杀一批日军,将制高点夺回。当夜,一0九旅旅长赵登禹、何基沣二人商议后认为应以夜袭反击敌军,便组织起500人大刀队,于3月11日夜幕降临后直扑日军宿营地。。
      大刀勇士们攀垣越墙分头入村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抡起大刀横砍直劈。骄狂的敌兵根本没想到中国军队敢来偷袭,都在呼呼大睡,不少人梦中便做了刀下鬼。随后支援日军包围而来,双方短兵相接,大刀队边战边撤,喊杀之声震撼大地。当时报道是“夜杀敌千余”肯定有所高估,不过日军的确伤亡不小,参加夜袭的500名大刀队员也大部分壮烈牺牲。 10日凌晨3时,中国军队乘黑夜出敌阵烧毁敌行李车数十部,歼敌约500余人
      这一仗后,二十九军大刀队名震天下,成了全民族抵御外侮的偶像.何香凝曾赋诗一首称赞:杀敌何须更渡海,数万倭奴引颈待。钢脚夜眼青龙刀,捷音传来齐喝彩。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誓到东京饮琼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8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以明 于 2014-9-28 09:52 编辑

                  2   芦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西方称作马可波罗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驻军挑衅。日军诡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边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团长吉星文亲赴前线,指挥作战。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9日凌晨,二十九军收复了永定河东岸的失地。
      芦沟桥事变时的平津地区态势,日军根据《辛丑条约》占据了各个战略要地,和二十九军阵地犬牙交错。这样二十九军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日军在停战协定的掩护下频繁调动,占据有利攻击位置。一直到7月下旬,宋哲元依然对局势没有清醒认识。这时中央军增援部队已经开到保定、沧州,到这时宋哲元还在担心中央军来抢他的地盘,在24日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中仍说"刻下拟请均座千忍万忍,暂时委曲求全,将北上各部队稍为后退,以便缓和目前,俾得完成准备。"
       到7月底,日军已经陆续从国内和东北增调第五、六、十、二十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十一旅团到平津地区,加上原来的天津驻屯军,总兵力达到十几万余人。26日晚,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二十九军于27日正午以前撤出北平,被宋哲元严辞拒绝。宋哲元这时才明白战争已经不可避免。27日,宋哲元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在8月1日发动进攻,冯治安三十七师会同赵登禹一三二师主力攻丰台,张自忠三十八师攻天津海光寺。日军先发制人,于28日凌晨发动全线进攻,南苑、北苑、西苑、通县等地均发生激战,二十九军仓促应战,局势非常不利。宋哲元现在面临两难选择:平津地区无险可守,日军拥有优势兵力,又占了先机,此战二十九军不但难操胜券,而且连老本都有可能赔上;如果撤退,丢失平津责任重大,无法向南京、向国民交代。宋哲元正犹豫不决之时,噩耗传来,南苑的二十九军军部遭到日军主力攻击,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阵亡,军部直属部队和一三二师寡不敌众,被击溃。南苑丢失,二十九军防线被拦腰砍断,危在旦夕。......"
      正好蒋介石发来电令,让宋哲元撤到保定。"张自忠临危受命,代理北平市长, 29日凌晨二十九军除留下四个团维持治安以外,全部撤走。
       二十九军中的刘汝明率的六十八军和张自忠率的五十九军都参加了徐州会战,战功卓著。后来组建第三十三集团军,下辖曹福林的五十五军,张自忠的五十九军和冯治安的七十七军,张自忠任司令,冯治安副之,算是二十九军的延续。
       三十三集团军后来参加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均立下赫赫战功,而张自忠就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冯治安接任司令。枣宜会战以后,三十三集团军元气大伤,又由于是杂牌部队的原因而得不到补充,战力每况愈下,三年后参加常德会战时就已沦为二流部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4-9-2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8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东 发表于 2014-9-28 10:37
欣赏佳作

过奖了。只是把零散的资料合并到一起,介绍一下,了解点历史。共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兵团岁月 发表于 2014-9-28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8 09:51
2   芦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军在距北平(今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 ...

29军如此辉煌,令人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杨以明 发表于 2014-9-28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团岁月 发表于 2014-9-28 16:48
29军如此辉煌,令人敬佩!

29军虽出身西北军,抗战中表现出色,全军上下,抗日坚决。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巨大贡献,尽到了军人之责。我们应该记住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1 0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