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野静悄悄 于 2014-9-19 20:04 编辑
来到伦敦已经第三天了。 前天下午到达时,我们乘坐市内旅游大巴按图索骥,明确了伦敦主景观位置,在蒙蒙细雨中先睹了圣保罗大教堂、伦敦眼、塔桥、伦敦塔、大本钟以及泰晤士河两岸名胜古迹的古貌风姿。已临近傍晚,天气阴沉的很,我们便按照活动安排,乘火车匆匆赶回了我的外甥王潇家。 王潇家在离伦敦半小时车程的另一市区内,与他工作的华为公司较近,他和邵帅又同在一个公司,因此小两口婚后便在这里买了房,安了家。在英国,两室一厅两卫的居住条件,对两口之家来说算是奢侈的了。英国住房的建筑质量极好,尤其是门窗、地面的设计和建造非常讲究,给人一种舒适到位、一劳永逸的感受。室内宽敞明亮,装修简洁大方,而且供水供热条件极好, 到家以后,王萧和邵帅请我们去一家中餐馆吃晚餐,晚上睡得很舒服。 第二天上午,好运当头,天气格外地好,我们的旅游方式也改为以拍照为主。于是又重游了伦敦眼、大本钟等处,重点游览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白金汉宫及唐人街等地。 伦敦的名胜古迹都是恢宏大气、精雕细刻,尤其是教堂建筑令人叹为观止,可称得上是建筑艺术中的极品,而且保护得也非常完好。我要说的是,在这些无与伦比的建筑瑰宝中,还有一种静伫于城市之中、与市民朝夕相伴而易被人忽略却更令人心动的生命符号,那就是为保卫、建设这座城市而献身、牺牲和死亡的人们而建造的雕塑,这些雕塑决不是只供人们欣赏的艺术,而是引起人们怀念、思考和追慕的思想与哲学。看到他们,我对伦敦的历史和人民更为尊重。 伦敦不仅是一座伟大的城市,而且还充满了现代浪漫气息。虽已过深秋,引领潮流的女士们依然开领宽衫、短裙高袜,再配上一顶新款的帽子,俨然T台上的时装模特。男士们的绅士风度则表现在围巾、领带和短大衣上;老人们的穿着多为宽松和鲜艳。服装的多姿多彩永远是一个城市浪漫的主题。万圣节还没有来临,街上已经出现化妆成各式人物的面俱人,有猫人、海盗、受伤的蜘蛛侠,甚至还有骇人的吸血鬼。面俱人徜徉街头旁若无事,形色逼真不以为然。也可以说他们是这个城市中的另一种灵魂。 伦敦的浪漫还表现于那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街头艺人,伦敦桥头上的三个吹鼓手,泰晤士河畔的萨克斯演奏家,伦敦眼下面的千面模仿者…….。他们不需要更大的舞台,只求一处体己的角落;不需要更多的铜板,只求一天的忘我开心;不需要高超的技艺水平,只求一任自由和放纵。仅此而已,他们就可以永不疲倦地唱下去,舞下去,他们是这个城市中最浪漫的人。 今天不出去,一是有点累,二是按原计划临走前给外甥一家做点中国饭菜,因为在英国,孩子们很少吃到自家饭菜。早上恰好是冬时制开始,王萧将时钟回拨一小时,时间尚早,我们发了许多面,大家一起有说有笑蒸了好几锅包子、花卷,尽管有点碱大,但是孩子们还是尝到了家乡味。中午夫人做了拔丝地瓜和红烧肉,还包了白菜肉馅的饺子,大家吃的很开心。王萧和邵帅是两个很懂事的孩子,不但自己的日子过得好,还学会了待人,竟如自己儿女一般。 在送我们回去的路上,忽然想到,如果家人问我在英国的感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孩子们已经站住了脚,英国可以一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