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163|回复: 2

转毛泽东的【三个谁让】

[复制链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1-1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惊叹毛泽东“三个谁让”】
        毛泽东一生从不搞特殊,在他的眼里,要求别人作到的,首先自己要作到。 据资料,到西柏坡后,毛岸英和刘思齐俩人都被分配到农村搞土改,工作上的接触使俩人产生了感情。在邓颖超和康克清的帮助下,毛泽东同意了他们的恋爱关系,后来岸英提出结婚要求,毛泽东不同意,因为解放区婚姻法规定男满20岁、女满18岁才能结婚,岸英虽已26岁,但刘思齐还差几个月才到18岁。岸英有点不服气地辩解说:“岁数不到结婚的人多着呢。”毛泽东则严厉地说:“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直到1949年10月25日,毛泽东才在北京为他俩举办了简单的婚礼。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在出兵朝鲜时,毛泽东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江青和一些老同志力劝毛泽东不要让岸英到朝鲜,但毛泽东毅然坚持,并严肃地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毅然决然地把岸英送到了炮火连天的战场。后来,毛泽东对他的同学周世钊解释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
       毛泽东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考上大学后,吃住都在学校里,与大家一样睡上下铺,吃清淡的菜,一样挤公共汽车,只有周末才回一趟家。由于学校离家远,卫士们担心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瞒着毛泽东派车去接。毛泽东得知此事后,严厉地批评了卫士们:“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行?”毛泽东命令:“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1959年的一个周末,卫士长用车接了在北大学习的李讷一次,毛泽东发现后批评了卫士长。后来卫士长知道有的学生家长给孩子送吃的,就给李讷送了一次饼干,这也让毛泽东发现了,毛泽东非常严厉地批评说:“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别人可以送,我的孩子一块饼干也不能送!”并拍着桌子说:“谁让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
         毛泽东的“三个谁让”不仅折射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还折射了共和国领袖的心底无私。毫无疑问,毛泽东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严厉教导,世界前所未有。纵观历史,哪个帝王能像毛泽东,对子女毫不溺爱,并把他们打造成普通人,从不搞半点特殊化?哪个帝王又能让子女和老百姓一样勒紧腰带、忍饥挨饿、同甘共苦?没有,历史上从来没有。 毛泽东的“三个谁让”既说明了人民领袖为人民,又说明了干部和群众是一家。而比照当下,“我爸是某某”已把干群关系严重危害,“官二代”胡作非为已让百姓痛恨长叹。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信奉“夫贵妻荣,父功子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惜以权谋私,营私舞弊,导致权力家族的腐败。更有甚者,不仅为亲朋好友谋取特权和不正当利益,还为身边的秘书、司机、情妇、二奶、小三谋取特权和不正当利益,这些腐败堕落的官员,与毛泽东的伟大人格、浩然正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毛泽东的“三个谁slim belly哪种眼霜去细纹效果好的眼霜护手如何瘦腰排名怎样增高丰胸男士去皱眼霜防晒腿部减肥最有效方法保湿牛初乳排名眼影好用BB霜防晒消浮肿眼霜什么牌子好去黑头什么洗面奶好让”叫人再次领悟了什么是“进京赶考不当李自成”,什么是“两个务必”与“夹紧尾巴做人”。毛泽东一生倡导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生反对“贵族少爷”、干部“翘尾巴”。“贵族少爷”过去是靠爹吃爹,现在则是靠爹坑爹——多少“贵族少爷”把“特权老爹”拉下了马;而干部一旦“翘尾巴”,就必然催生“贵族少爷”,就必然催生飞扬跋扈、犬马声色、奢侈糜烂、腐化堕落之徒。 毛泽东的“三个谁让”既是干部教育子女的好素材,又是干部严防子女特殊化的指明灯;毛泽东的“三个谁让”既诠释了什么是权力,又诠释了干部究竟该怎样用权。在一些“官二代”为所欲为的今天,党的干部更应该把子女教育和严防特殊化提高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毛泽东得人心、赢天下,应当说与他的“身正”有着绝对重要的关系。而毛泽东的表率作用将永远影响中国,影响时代。中国要想傲立于世界之林,要想让干部子女在做官、做事、做人等方面保证清风,就必须学习毛泽东的“家风”,必须学习“毛泽东思想”——那里是中国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源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李再林 发表于 2012-1-12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再林 于 2012-1-12 10:14 编辑

奇人毛泽东,
永远在心中。
功高有谁过,
中国第一雄。
蚍蜉敢撼树,
人民不答应。
只为旗永艳,
岂怕后人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2-1-12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兄文章转的好,诗歌写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1 2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