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831|回复: 0

我们的1964——我是六四年下乡的知青五常牛家头屯庞玉兰

[复制链接]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4-7-3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知青情结 于 2014-7-30 13:38 编辑

           我是六四年下乡的知青
                             五常牛家头屯庞玉兰
       我是六四年下乡的知青,有过一段下乡的经历,这段经历算起来是六年零三个月,即19649月至197012月。19649月,我在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中毕业。毕业时在邢燕子、董加耕等先进事迹的影响下,响应了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迈出了人生之路的第一步,与母校的十四名初、高中毕业生,放弃考大学、升高中的机会,插队到当时的黑龙江省五常县牛家公社头屯大队第二小队,成为一名新社员。
      我们的行动,在当时不能被所有的人理解、接受和支持,舆论的非议、世俗的嘲讽且不去说,家长的阻挠,就是我们行动的最大阻力。说服家长、战胜阻力,在我们每个人的行动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眼睛有残疾,父母担心我干不了农活,他们宁愿在家养我一辈子,也不愿意让我下乡去吃苦。当时他们就用藏户口的方式阻止我,我没拿户口就去农村当了实习生。当时正赶上农村秋收,广阔的田野一眼望去真是金灿灿、黄澄澄,好一派丰收的景象。收获的季节,社员的心情是喜悦的,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个下马威。每天起早贪黑跟着社员一起割玉米、割大豆、割高梁、割谷子。社员一挥刀,玉米秸秆就倒下来,把我们落下好远。而我们手里的镰刀就不听使唤,砍几下,玉米秸秆也不倒,倒了也不掉,就是割不断。社员们割到地头了,我们还没割出几步,乡亲们安慰我们说:别着急,慢慢学吧。看来每种庄稼的收割都有不一样的技巧和学问,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就这样一个秋天下来,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镰刀在我们手里也听使唤了;我们也学会了扒玉米,掐高梁,捆谷子。手掌磨出了茧子,手背被庄稼叶子划出了一道道血口,晚上痛的钻心,睡不好觉。老乡教我们捡麻雀粪,涂在手上用火烤,真的管用,很快就好了。在秋收的日子里,我们人人都获益匪浅。我的收获是,用我的行动让父母放心了,农活我也能干,而且能干好,他们主动把户口给我迁到乡下来了。
      秋收过后,进入了冬季所谓的农闲时节,农闲是在时间上不像农忙那样起早贪黑,披星载月了。但每天也要干很苦很累的活,比如打场、刨冻粪。打场要跟在马后面用二齿叉子翻谷秸、豆秸、高梁穗等。这样的活,不但要求有速度,最主要的要会使用叉子,二个齿的叉子翻上翻下、翻左翻右,并且要摆齐,滚子压上去正好是一个圈。开始我们不会用二齿叉子,把秸秆翻的乱七八糟,形不成一个圈,马带着石头滚子空跑,这样会把粮食压扁的。只有压在秸秆上,粮食掉下来才不碎。社员就手把手地教我们,刻意让马的速度慢下来,我们就不慌乱了,如同没有马撵一样,慢慢就学会了翻,再让马加速,这样我们学会了打场过程中有技术含量的农活。如翻场,捆秸秆,扬场等。
      冬天刨冻粪,说似简单,其实很难。冻实的大粪堆积如山,要用铁镐刨开。我们刨粪就像用手弹脑瓜蹦,一镐下去,不是歪了,就是斜了,即使是正了,也只是刨个冰点,溅的人满脸粪渣,也刨不下一块粪坨。人家社员一镐下去,就入土三分,几镐就刨下一大块。比起他们,我们一是力气不足,镐抡不起来,二是掌握不好镐下去的那股巧劲,力气没少费,就是刨不进去。社员看我们手都震肿了,也很心痛,告诉我们不要心急,一点点地摸索,慢慢就学会了抡镐的技巧,让我们知道了耕耘是从这里开始。
      春种、夏锄、秋收是农忙季节,每个季节的农活,都是对我们的挑战,挑战我们的心灵、挑战我们的体力、挑战我们的思想、挑战我们的意志。春种点种子,抓把粪,扶耲耙,踩格子,干这些活既不能怕脏,又不能怕累,满满一筐粪挎在怀里,用手一把一把的抓,放在点种子的坑里。刚沤好的大粪,社员用手抓,我们也跟着抓,不能犹豫,稍有懈怠,就跟不上刨坑和点种子的节奏了。一天下来腰酸背痛,饭都不想吃。扶耲耙,踩格子,是跟在马后面跑,一天要跑七八十里路,脚都走肿了,晚上真是拽着猫尾巴上炕。夏锄季节,那真是叫披星戴月。早上二、三点钟,生产队就敲钟了,我们爬起来,顾不得梳洗就迷迷糊糊扛着锄头跟着社员出工了,白天烈日炎炎,真可谓面朝黄土背朝天;田间休息的时候,就和社员一样,躺下就睡,草帽遮凉,垄沟当床,睡的可香了。中午生产队送饭到地头,井下凉水加年糕,社员吃得可香了,我们累得一点食欲都没有。日落西山红霞飞的时候才能收工。我们晃晃悠悠地扛着锄头到生产队吃晚饭,晚饭就是小米饭加清水白菜汤,喝上一碗白菜汤,噎下几口小米饭,就想回去睡觉了,因为还要迎战明天呢!
      就这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季的农活让我轮回了六次。六次的轮回,让我逐渐地熟悉了农村的环境,适应了农村的生活,贴近了同农民的情感,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意志得到锻炼,体力得到增强。同时我们也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比如:用科学方法种田;开展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办夜校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移风易俗改变农村青年的思想风貌等方面都有所作为。我于1970年末在头屯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012月,我被推选到五常县山河镇商业战线当了一名新职工。197510月调入哈尔滨市邮电行业一直到退休。
      六年的知青经历,我无怨无悔,那是让我一生如何做人的一段红色标识,那段经历过后,再走人生之路,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背叛农民优秀品格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5: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