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50|回复: 1

我们的1964——下乡时我当“伙夫”五常牛家头屯曹杰

[复制链接]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4-7-27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知青情结 于 2014-7-27 11:25 编辑

              下乡时我当“伙夫”
                                   五常牛家头屯曹杰
       1964年到2014年整整五十年。五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非常短暂的一瞬,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走过了大半辈子。
       1964年下乡时我只有17岁。17岁是个什么样的年纪,天真、浪漫、青涩、满腔热血。六年艰苦的农村生活改变、磨炼了我,那一段生活已成为我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
      刚下乡时,我跟其他同学相比,是身体很弱,干活拉后的“落后分子”。鉴于我的自身情况,加之革命工作的需要,大家一致决定让我承担“伙夫”的任务,每天给青年点的同学做饭。可别小瞧这个工作,说起来容易,干起来还真是不容易。虽说我在家里经常做饭,但是那毕竟是在城里,而且也只做家里几个人的饭。我们青年点当时有十五个人,而且都能吃、能干,更难的是青年点是要啥没啥。当时的农村虽然很穷,但社员家至少还有房前屋后的小园子,再养上几只鸡、鸭、鹅,日子总比我们好过。
     记得刚开始做饭时,真是手忙脚乱,两只手在上面的大锅里捞小米饭,两只脚在下面往灶坑里添柴火,等把小米饭捞好后,再用锅里的米汤炖一锅土豆或者豆腐。没有油,没有青菜,酱油、味素等调味 品就更没有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可让我这个“伙夫”十分为难,但我还是想方设法让大家吃的顺口。每天不怕烟熏火燎、起早贪黑地忙活,尽管饭菜缺油少盐,但我用心调剂,大家还是吃得津津有味,狼吞虎咽。
      那个岁月,尤其是农村,要想吃上一口肉,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为了改善生活,我们也跟着社员学养猪。由于没有经验,猪也是饥一顿,饱一顿,长得不肥,但到年底也得把猪杀了,大家急不可耐地等待着这顿难得的美味。最后在我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炖了一大锅酸菜猪肉粉条,我还特意为大家做了个挂浆土豆,虽然不算成功,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一道难得的美味,后来我还得了个“曹挂浆”的美称。
      说起农村插队的故事,怕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酸、甜、苦、辣应有尽有。如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六年的插队生活是我终生受用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激励我从青年走向老年,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我会珍惜一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天的云 发表于 2014-7-27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年青时磨练一个好身体,收到一些没当过知青人体会不到宝贵财富,让我们夕阳给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