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知青情结 于 2014-7-13 16:29 编辑
用创造性劳动服务农民50年 水泉知青郭惠恩 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以为人民服务就是革命的唯一标准。今天我可以骄傲的说,我革命了半个世纪,为农民服务了半个世纪。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熟悉农村,知道农村贫穷落后,越是贫穷落后越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所以我和哈尔滨一九六四年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放弃升学机会,选择下乡这条道路。 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就成了我们每个自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共同诺言。共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和志向,使我们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生力军。 毛主席说: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话我们体会最深。在农村,不仅学农活干农活,还搞文艺活动,宣传新人、新事、新文化、新思想,跟当地青年打成一片;搞民兵训练;搞科学种田。特别是我们放下架子像时传祥一样去哈尔滨掏大粪那件事,一下子就树立起了一个新式农民的良好形象。到现在农民也没忘记我们这些人,一提起来就先给我们亮出大姆指,从领导到社员都称赞我们是好样的。照这样,如果我们这个集体能够坚持到现在,肯定会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文革末期,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人民公社解体,土地承包到户。彻底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那时我们知青有上大学的,有做骨干调到兵团的;大多数回城在各条战线实现其人生价值。而我们已经和农民结婚的知青,除了把孩子办回城里,再不能有别的奢求,永远留在了农村。 最初,我学会了所有的农活,成了一个合格的农民,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还选我当了保管员。我把仓库管理的井井有条,账目记得清清楚楚,被大家称为好管家。 农村也是个大舞台。我在这个大舞台上成功地扮演了很多小角色。不管角色多小,我都干的有声有色,因为创造性劳动是我的灵魂。 开始,我自学木匠,在生产队里做车棚、犁杖、耲耙等,缺什么就做什么,做的农具个个都好使、杠使,大家都抢着用。 学做木匠活,用我自己的窗户做试验品。第一个作品就获得了成功,那种心情简直没法形容,除了高兴还是高兴。高兴之余把每一道工序记了个清清楚楚,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活,第一步就是编程序,做活就是走程序。这就叫,只做有用功,不做无用功,一次就能准确无误地完成一个活,给我后来的劳动开了一个好头。我叫它程序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铁路大修队学会了电焊。从大修队回家后,我去了砖厂。我到砖厂的第一个活就是给砖机做了一套螺旋。一试机,就把日产一万的砖机变成了日产四万的砖机,创造了第一个奇迹。 这个砖厂还有一个制瓦车间。做瓦架子遇到了难题,瓦架立柱都是硬杂木,每柱上要钻直径22mm的眼20个。那时候社办工业和砖厂是一家,工业有木器车间,还有机加车间这两个车间,两个车间都没有钻成功,厂长来找我,让我试试。 我是木匠,又会电焊,我分析失败的原因,问题就是返屑跟不上进尺,我一想,把钻头缩短,返屑部位变细就不夹钻头了,也不能损坏钻头。只要有切削刃,不夹钻就行了。当机立断,我砸了一块轴承套,焊上一根12mm粗的元钢,按尺寸磨好切削刃,一试,你说怎样?轻轻一压就是一个眼,也不夹钻头啦!几百根立柱,两天就轻松完成啦!这算不算一个小发明呢?这点小事也轰动了全厂。瓦架子很快就立起来啦。 制瓦车间试验了很长时间就是拿不出成品来,厂长把这个任务又交给了我。我到哈尔滨瓦厂一走程序,把看到的、询问到的、想到的综合研究。把每一道工序弄了个明白,从调土、压坯、压瓦、扣瓦、抹水、上架、喷水、封闭、养生、放风、下架、晾晒、装窑、到焙烧,这十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诀窍,弄错一道都不能成功。在我的掌控下,一次就成功地烧出了第一窑大红瓦,又一次轰动了全厂。算是我创造的第二个奇迹吧!(成品率达到90%以上)。又一次验证了程序法是成功的法宝。 我还为砖厂设计、制造了一整套班产十万的五零砖机,相匹配的搅拌机、切坯机、传送带、粉碎机。这算不算有作为呢? 后来,砖厂承包给了个人,我就回家办起了小农机修理部。我在县农机局举办的农机修理工培训班上以100分的成绩拿了个第一名,还发给我一个四级电焊工证。 随着技术的纯熟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越能体现。比如我做的油坊用的油泵,就跟别人的不一样,我在修理中发现别人做的泵,高压柱塞有折断的,也有弯曲的,这种现象很普遍,是很大的毛病。每发生一次事故,要少出不少油,经济损失严重,所以油坊就怕出这种事故。我仔细分析后,找到了根源,是它的结构不合理,高低压柱装在一起,有离合部位,高压带动低压,在换压时离合不彻底,必然造成事故发生。高压柱很细,承受不了撞击,所以不弯即断。修理时我把油泵做了改革,把高压柱塞固定,只是低压柱塞在动,用阀门来换压,这样就可以100%地保证了安全,完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所以我做的泵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这也可以说是一点小发明吧!等等…… 几十年里我做过车斗、三铧犁、房架子,也修过车,搞过机械加工,焊机体、变速箱等各种疑难活。在此期间我还榨过油,养过牛。68岁那年,我亲手为水泉加油站树起了大棚,并做了一个5毫米厚,直径为2.5米,长9米的储油罐。70—71岁的两年间用空闲时间把5亩垃圾场开垦为良田,为养牛大户拉柴禾,共计拉了上千车。 如今的农村真是今非昔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说着这衣、食、住、行吧,带补丁的衣裳再也看不见了,如今穿衣讲究时尚,打扮得象模特一样;吃的是大米白面,偶尔吃顿大楂粥、小米饭还叫改善生活呢!想当初吃顿饺子就叫过年,如今天天象过年一样。过去的泥土房变成了砖瓦房,楼房,室内装修也讲究时尚;过去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大街小巷全铺上了,一直铺到各家门口。对比之下跟城市没什么两样。 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种到收全部实现机械化,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彻底地解放出来。很多农民都到城市去打工,增加了收入,也为四化做出了贡献。 粮食产量当初垧产只有三、四千斤,现在已经达到了三万斤,翻了十番,这是多么惊人的变化啊! 五十年来,我用创造性的劳动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可以自豪的说,我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和“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