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809|回复: 9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复制链接]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1-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6-5-4 04:45 编辑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一个高中学生,竟然上学还找不到自己的学校?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昨天,我的邻居大姐气囊囊地来到我家讲述了她上高中的孙女,自己找不到学校的经过。。

大姐的孙女小玲,去年夏天考上了新三中。学校要求住校,可是她因不适应宿舍的蹲厕,便每天回到道里菜市场附近的家中居住。早晚由学生专车接送,偶尔起来晚了,就花25元打车去学校。

去年12月31日,学校开联欢会,小玲又起床晚了,没有赶上学生车。家长考虑那天不上课,只是开联欢会,就让她自己坐公共汽车去学校。并告诉她,在道里西十二道街乘坐15路,再到顾乡下车倒一次车。

小玲出门不久,奶奶不放心,打电话问孙女到哪儿了。小玲说在十二道街找不到15线站台,奶奶用电话问行人,才知道孙女把十五道街当成十二道街了,当然找不到汽车站。
过了一会儿,奶奶还是不放心,又给孙女打电话,得到回答是终于找到了十二道街15线汽车站台了,马上就要上车了。
过了一会儿,奶奶还是不放心,又打电话给孙女,问到没到学校,小玲说汽车正行驶在友谊路上,奶奶听了不对劲,和车上的人一核实,小玲上的不是去顾乡的确15线,而是去江北的13路汽车。

奶奶让小玲在报业大厦下了车,小玲说这里从来没来过,更找不到学校了,奶奶一气之下说:“你还是打出租车吧。”于是小玲又花了28元打车去了学校。

听了这件事,我真的不敢相信,一个上了一个学期课的高中学生,竟然不会自己去学校。真是奇文。

仔细想起来,也不足为奇。小玲从小学、中学到高中都是有车接送,回家除了学习,一切家务都是家长代劳,父母爷奶四个人伺候她一个人。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更没有自己单独出门办事的经验。

我过去只听说,如今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但不知道竟然这么骄嫩。我没有孙辈,不了解现在的孩子,都是这样吗?真是可怕,真的忧虑。照这样下去,以后的生活路上,他们能经得起风雨吗,能挑起祖国建设大梁吗?

这仅仅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有必要写出来,让孩子的长辈们思考。


                                                             书香气华2012年元月2日随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宝泉岭老顽童 发表于 2012-1-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没咋地,是大人们的错。说到底,就是“惯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在大人们的呵护中成长,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个话题,值得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顽童宋晓华 发表于 2012-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了。”
孩子一切,家长代劳。只会读书,不知世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2-1-3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外孙子我就让他自己能做的是自己做,做的慢点、做的不好都无所谓。很多家庭条件好的,从来不做公交,都是父母用车接送,校车都不做,当然不知道公交线路、公交站点。不过,我也坐反过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秋叶 发表于 2012-2-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乍一听觉得挺可笑的,但是细细琢磨就不那么简单。这不是单纯家庭教育的事情,它显现出了更深一层的教育体制、社会治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程是美丽的 发表于 2012-2-7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香气华你好!你的忧虑很有现实意义。现在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们,多被呵护溺爱包围着,其结果就是让孩子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淹没了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对孩子是一中不幸。如果为人父母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能学习一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或许能改变这样令人担忧的现状。所以我们呼吁,要做学习型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2-2-1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知青情结 于 2012-2-10 23:02 编辑

       书香气华的担忧不是个别人的多虑。前些天,我写了一个珍贵的雪花的帖子,是转载英国报纸的文章。他们做了调查,认为,现在的孩子多半是第二代独生子女,比第一代独生子女(小皇帝、小公主)更被家长宠爱。已经不是放在手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是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怎么行走都怕不安全的“珍贵的雪花”的一代。什么事都有人替代做,什么需要都能得到家长的满足,家长不惜花钱使孩子的吃喝用都是最好的。所以,他们除了读书就什么也不会干,也什么都干不了、不愿干。这样成长起来的一代,能了解社会吗?“能经得起风雨吗?能挑起祖国建设大梁吗?”
      我认为,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制度要改革,更重要的、迫在眉睫的是,家庭教育的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书香气华 发表于 2012-2-11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书香气华 于 2012-2-11 07:25 编辑
知青情结 发表于 2012-2-10 23:01
书香气华的担忧不是个别人的多虑。前些天,我写了一个珍贵的雪花的帖子,是转载英国报纸的文章。他们 ...


知青情结说得有道理,如今家长代替一些,结果把孩子给坑了。

正月十五,松花江上掉下一个骄车,车里坐着三个大人两个孩子。结果两个孩子全死了,大人没有死,为什么呢?当时车让冰包给挡住了,三个大人(包括爷爷)都下来推车,而不舍得让两个孩子下来,家长推车理所当然,两个孩子也不想下来帮忙。结果冰层忽然断裂,汽车迅速下沉,眼看着两个孩子没了,都是独生子,家人痛不欲生。

如果两个孩子不是温室花朵,也主动下来推车,也会免于一死。活生生的事实告诫我们:腋窝下飞不出雄鹰,温室里养不出千里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2-2-11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呀!本不应该发生的事都发生了!我们小时上学根本没家长接送,都是自己走或和同学一起走。现在车多,过马路,真是让人不放心!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人都呵护。教育方式也有问题,家长大包大揽惯了自己没有独立性;一遇到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兰花 发表于 2012-2-17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香气华反映了重要的现象,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家庭社会的疾患,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男孩,竟因为不习惯吃学校的饭菜跳楼了,死了。就算不跳楼,将来对社会有什么用呢?谢谢郝老师!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8-4 1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