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853|回复: 4

西行续篇:喀什印象(下)

[复制链接]
山野静悄悄 发表于 2014-6-13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野静悄悄 于 2014-6-13 10:51 编辑

                                                  夕阳下的艾提尕尔
       艾提尕尔广场因艾提尕尔清真寺而得名,是喀什市中心最大的休闲地。广场西面,主位置是闻名于世的艾提尕尔清真寺,这是一座阿拉伯式伊斯兰建筑;相邻一侧,则是民族手工艺品一条街。广场由东向西是一个逐渐起伏的高坡地,使得艾提尕尔清真寺坐落的位置十分显眼。远远地我们就望 见,在高约18米黄白相间的寺门顶端,有几位民间艺人吹鼓手在拍鼓吹奏,探出的半个身子好像还在舞动,悠扬婉转的唢呐声与轻盈律动的鼓点声,在广场上空回荡,仅此一景就把
我迷住了。
       走进艾提尕尔清真寺,尽管有出出进进的穆斯林教民,仍能感到这里的古朴幽静。一位维族导游员热情大方地接待了我们,她告诉我们: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始建于15世纪中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她的汉语讲得很好,讲解时始终带着微笑。她领着我们参观了能容纳300人跪坐的礼拜大殿、教经堂和宣礼塔。在礼拜大殿,当我们试着提出要拜一下时,导游员笑着说不可以,只有加入伊斯兰教会才可以做礼拜。我们不是伊斯兰教徒,但觉得那些端然跪坐、默默祈祷有信仰的人,应该受到尊重。
      从艾提尕尔清真寺出来,夕阳的余晖洒满了相邻的街巷。
    传统手工艺品街区,是一条由东向西伸展进去的小街,街面不宽,两侧街巷尽是挂满了彰显民族特色手工制品的小铺店和作坊。有皮毛制品、金银首饰、手工陶艺、民族乐器、英吉沙小刀,最兴隆的生意,要算是维族人钟情的皮帽和皮靴。由于小街的西尽头是维族人居住的老区,所以街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几乎全是维族人。逛街的人群不全是为了购物,其中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此时,我爱人自得其乐,早已没了踪影;建林到一家英吉沙刀铺与巴郎谈质论价;我拿起相机,十分友好地抓拍风情浓郁的市井物态。光线中,那些目光深邃透着慈祥可爱的维族老人,头罩纱巾飘然而去的维族姑娘,穿红戴绿睫毛乌黑的维族娃娃,频频走进我的镜头。维族人其实是热情好客的,尽管语言不通,但从表情上看得出,他们愿意与人交流,与人为善。
    即便是生意人,也是很有礼貌,很有耐心,绝不会因为价格谈不拢或是物品不合心意而与你翻脸。我在一家手工艺葫芦店前给店主拍照时,他先是有点儿脸红腼腆,继而便主动招呼我给他拍照,并显出十分开心的样子。
      小街这些美好印象,逐渐消除了先前过大巴扎时对维族人萌生的误解。这种近距离接触,让我感到了一种亲切,一种和睦。要不是时间有限,我真想同他们坐在一起,看着他们眯起眼睛聊天儿、低头做活儿,听他们委婉的吆喝。
      时间过得真快,黄昏的余晖开始消退;我们买了几把喜爱的英吉沙小刀及其它物品之后,轻轻地离去。回头张望,艾格孜小街依旧洋溢着迷人的冬暖和西域的热情。
                                              与喀什不辞而别
      28日清晨,古尔邦节降临。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走上大街,第一道风景线,就是维吾尔族人群。他们骑着轻车,或三五结伴而行,兴致勃勃从宽阔的街区一排排穿过。那位帅气的巴郎告诉我:礼拜作完了,那是第一拨往回赶的穆斯林教民。我和他说,上午打算看一下维族民居,他说,离这不远就有一处高台城区,许多维族老户仍住在那里。吃过早餐后,我们便驱车来到了高台。
      高台城区是喀什市中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处维族民居。一块高地,占地面积不大,四周都是用土坯垒起的高高的围墙,围墙之上凸显出一排排土屋,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有的木制门窗上面还雕有花纹图案。虽说是土屋,但看上去很结实。要是从外面进去,需要上七八米高的楼梯。维族人的民居没有屋脊,全是平顶,上面开着天窗,可以做晒台。由于是家族式居住方式,都有院落和仓房,而且家家门前都种树。因为过古尔邦节,户户都忙着宰牲杀羊,我们没有进去打扰,只是在周围游览一番,拍了一些照片,就匆匆离开了。
      车子在路上绕行,我们在车上观看,路上的行人几乎都是做礼拜的人群,正在从四面八方往一个方向聚集。这时我们才察觉到,为了维持秩序,有一些街道已经戒严了,一排排军警车辆整齐地停靠在路边,上面挂着“高举民族团结大旗”、“报警点”等标幅,街头路口也站满了全副武装的武警。我们猜测,古尔邦节这一天,喀什市政府一定下达了“维护稳定、减少出行”之类的通知,怪不得街上很少见到闲逛的游人与车辆。我们总算是醒悟过来,犹豫片刻之后,还是决定提前离去。当车子开出喀什收费口时,对向的一侧路口已经封闭,等待进入市区的车辆排了长长的一溜。
      在回程的路上,我们三人议论纷纷。如果不是赶上古尔邦节,我们在喀什的逗留时间可能要长一些,看到的景点可能会多一些。要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不可能借助这个特殊断面,瞬间感受到生活在这个摇篮之中的维吾尔族人群更真实、更深切的一面。得不到的东西永远都会从得到的东西中获得补偿,这难道不是应该向维族人学习之处吗。
      车子过了阿图什,沿着天山山脉向东奔驰。掐指一算,除去吃饭睡觉,我们与喀什接触的时间不足5个小时。就是这不同寻常的5个小时,让我清楚地看了一眼喀什,获得了最初而真实的喀什印象。


神秘西域

神秘西域

途中

途中

孤帆远影

孤帆远影

香妃墓

香妃墓

艾提尕尔大清真寺

艾提尕尔大清真寺

喀什街市

喀什街市

大阿訇

大阿訇

夕阳下的维族老人

夕阳下的维族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君亭 发表于 2014-6-13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喀什的小巷很有意思的,像地道战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雁 发表于 2014-6-1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的介绍,使我们更了解了新疆的风土人情。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4-6-1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野静悄悄不足5个小时和喀什休闲广场的接触,就能写出这么详细的记录,不简单!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山野静悄悄 发表于 2014-6-14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沃土园丁 发表于 2014-6-14 20:38
山野静悄悄不足5个小时和喀什休闲广场的接触,就能写出这么详细的记录,不简单!佩服!

谢谢版主的加章鼓励。经过的、动心的、就不会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9-3 1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