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691|回复: 3

(930)电视片 奇人杨小彪(重新编辑)

[复制链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4-6-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前的话:4月16日,从云南回来就开始整理赴云南的照片和视频,并在网上发出了在云南旅游九天的文字、图片和电视片的报道。其实,在云南的第十天是重头戏。那天,云南知青联谊会会长杨小彪宴请我们。镜头不多,也好编。但比较全面地写出真实的杨小彪,还需要深入的采访。感谢小彪为我提供了公司仅有的一份报刊复印原件,又提供了中央电视台和云南省、昆明市电视台以及小彪本人保留的电视片,使我能完成电视片《奇人  杨小彪》的撰稿和编辑制作。从云南回来后,一直忙于联谊会、网站、知青博物馆布展和其他知青小组活动的事宜,这又占用了我不少的时间。其间小彪来电话关心我的身体健康,再次约我到云南度假。我感到非常温暖。利用近几天空闲时间,我日夜赶制,终于完成了电视片的编辑和制作。谨以此片向我们尊敬的知青杨小彪致敬!

(930)电视片  奇人杨小彪
解说词:

      2012年8月27日,云南知青联谊会会长杨小彪随中国知青网秘书长马云昌、浙江知青网站长叶小龙、上海《黑土情》杂志社主编翁德坤、南京知青纪念馆馆长张晓宁从北大荒回来路过哈尔滨到联谊会做客。我们第一次相识。
    2014年2月12日(正月十三),杨小彪从昆明来哈参加冬泳,我去照相录像,有机会和杨小彪第二次见面。
    2014年4月6日至16日,应杨小彪之约,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素梅率16名老知青赴云南旅游,这是我们第三次见面。

        奇人杨小彪
        第一奇:赴北方冬泳  南方第一人

    挺拔匀称的身材,英气勃勃的脸庞,豪爽义气的性格,为人随和的脾气。杨小彪站在我们北方老知青中,看不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然而,他出生在昆明市,是地道的南方人。云南昆明,一年四季,鲜花盛开。2011年2月9日,大年初七,家家欢欢喜喜过团圆年。身为云南省公共保洁与家政行业协会会长、原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总经理的杨小彪却向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冰城。他不顾家人反对,从昆明飞抵哈尔滨。2月10日,小彪在松花江冬泳场,用冬泳的方式,欢度了自己60岁的生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云南山多,水多。杨小彪从小就喜欢在昆明的盘龙江八大河段野泳,后来到瑞丽当知青。农村艰苦的生活,使得游泳必不可少。小彪说:“那时我们在乡下劳动,要经常跟着村民到深山里伐木料,做编成筏子后通过河道把木料运出来,游泳也成了我们的生产技能。”小彪在游遍云南的许多河流之后,1984年,在电视上看到哈尔滨的冬泳健儿,在松花江面上,凿开厚厚的冰层,用冰块砌成跳台,在几十度的严寒里,观众的喝彩声中,一个接一个跃入水中,上岸后,精神抖擞,浑身冒着热气,这样健康欢乐的场面,令他神往,就这样他迷上了冬泳。向往着有一天能到哈尔滨去。2011年、2014年杨小彪两次到北方哈尔滨冬泳,是南方第一人。

               奇人杨小彪
        第二奇  书生学艺  傣寨出了名

   
    文革动乱时期,父亲蒙难,家庭巨变。1969年2月9日,在昆明市第四中学的杨小彪下乡来到瑞丽市弄岛当了知青。那时,他刚满18岁。边疆农村的生活很苦,为了得到农民的认同,杨小彪刻苦学艺。犁田,砍柴,做竹活,杨小彪样样争先,成了小有名气的手艺人。编粪箕、编凉席,建竹楼、做竹床、编提篮。他用细篾丝编的竹瓶,装水都不会漏。连别村的知青回乡前都要请他编个小提篮带回家送人。小提篮编得很多,杨小彪就这样在方圆几十里出了名,傣族乡亲们都喜欢这个舍得出力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就为他取了个傣族的名字“帅恩彪”。劳动之余的消遣,就只有看书。没有电灯, 就用微弱的油灯,杨小彪就这样度过六年的知青岁月,照亮了他忽明忽暗的人生路。小彪认识到,为了不被卑贱的出身命运所压制,就应自强不息,学好技能,靠一技之长才能立足社会。

                 奇人杨小彪
         第三奇  干啥像啥  爱上蜘蛛侠


    25岁时,杨小彪返城回昆明,他先后当过炉工、木工、电焊工、冷作工、机修工、炊事员、宣传干事、推销员。1986年,杨小彪发现昆明的住房非常紧张,但很多住房的阳台又是闲置着,“如果能用窗户把阳台封好的话,不但增加了住房面积、使用空间,还增加了阳台的安全性。”这个小小的发现,激发了杨小彪创业的激情。他就打出广告:“若要住房宽、阳台封钢窗”他拿出自己打工积蓄的230元,组建了昆明第一家阳台钢窗安装队,专门安装窗户钢窗。当时很多人都请他去安装,小彪每天写合同写得手都发酸。后来,从事阳台钢窗安装的队伍不断增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杨小彪开始考虑新的发展方向。有一天,他看电视,无意中从新闻上看到深圳和上海出现了一种专门清洗高层建筑的队伍。这个发现,又让他再次兴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展,昆明的高楼也会越来越多,我为什么不把这项业务做起来呢?” 依靠封阳台的第一桶金原始积累的资本,1991年杨小彪创建的昆明市高层建筑清洗公司诞生了。公司刚成立,一些客户找上门来,由于高层建筑清洗,风险很大,一时招不到更多员工,人手不够,杨小彪就亲自上,当绳索第一次把他吊到百米以上,身子悬空时,他浑身冒汗,不敢往下看,要是遇到风,绳索剧烈摇晃,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爱人王淑玉说他,你赶快改行,开别的公司吧。小彪幽默地说:“干高空清洗楼层,锻炼胆量和心理素质,吊得高,看得远,无限风光在眼前,会使你心胸开阔。我这辈子就当‘蜘蛛人’,你要是神经衰弱,赶快跟我学!”
    杨小彪边干边摸索经验,拿出家里准备购房的钱,研制出云南省第一台电动高空作业吊篮。有了电动高空作业吊篮,不但作业安全,效率还大大提高。这种吊篮不仅清洗高层建筑方便,还可以为高层建筑装修玻璃,喷塑,装饰,镶字,安装霓虹灯、广告架,以至于补墙、粉刷等。公司还发明了微型起重机,专门搬运楼内电梯、走廊无法容下的大型整体家具、电器、桑拿房、钢琴等物件。这种微型起重机拆卸、安装、搬运方便,曾为某广告公司将重数吨、长6米的钢材,安全平稳地运至楼顶指定位置。从而扩大了公司的业务范围
    杨小彪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人员从十几个人,发展到几百人。尽管杨小彪工作很忙,他还是尽量抽时间到施工现场,爬楼登高,做示范指导。从1991年开始,杨小彪公司承担的业务越来越大。他们先后负责承担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大楼和首届昆交会场馆全部清洗工程。 1995杨小彪承担有关部门的“高层建筑清洗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研究,荣获国家科技成果进步奖。


                 奇人杨小彪
         第四奇  除了初恋的回忆  清洗一切


  杨小彪的初恋是美好的,是不能忘记的。1998年爱人王淑玉为了支持他,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随他到公司工作,今天,成了公司的副总。公司位于昆明郊区,整个公司占地3亩多,办公楼、仓库、俱乐部,篮球场,还有院落中间静谧的凉亭和菜园,精致地组装成了一座四合院。公司经营:高层建筑清洗;玻璃幕墙安装;装饰;外墙翻新;清洗剂、清洗设备批发、零售;清洗设备的销售、租赁。近几年,小彪看到社会家政人员紧缺,他又开创了培训家政人员的业务。
    夫妻共同经营着公司,为了给自己的广告词配一副图片,小彪干脆把1980年时花三元钱照的结婚照片挂在宣传板上,并写上自己的广告词:“除了初恋的回忆,清洗一切。” 这句独特的广告宣传语,既表达了爱情的忠贞,也表达了公司业务的特点和气魄。
    杨小彪公司的员工,个个业务过硬,都是行家里手。昆明市公安局为扩大服务范围,替忘带钥匙,不能进屋的群众开门,指定杨小彪公司参与110联动。
    杨小彪的员工中,有的3年中洗过400幢高楼,仅30层以上的高楼,就清洗过20多幢。1898年,当美国人狄克龙.摩根带领高层建筑清洗队完成了芝加哥一栋当时全球最高的大厦的清洗之后,市长送他一面锦旗,锦旗上写到:“下个世纪你将去打扫月亮。”杨小彪说,如果上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纽约帝国大厦,迪拜塔请他去清洗的话,他也保证能洗得干干净净!
  2008年奥运会即将开幕时,大量的高楼外墙清洗任务使北京当地的清洗公司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北京一清洗公司的老总亲自来昆明找到了杨小彪。
    杨小彪从180名员工中选10人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他还亲自带队去北京。 克服重重困难,杨小彪圆满地完成了北京高层建筑的清洗任务。47天的北京奥运情结,他可以自豪一生,骄傲一辈子了。


             奇人杨小彪
            第五奇  重情重义  与职工兄弟相处


     杨小彪富了,不傲,不贪,他时刻想着员工。他说,一个人做到有爱心,才是真正的成功。前几年,他自建办公大楼和职工宿舍,凡是干得好的员工,都能分一间住房。员工在公司干活,家属可以来照顾。
   20多年来,杨小彪热心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爱心助学,爱心助残。从2005年起,他的公司被评为昆明市“关爱民工十大企业”。2011年以来,杨小彪多次发动社会各界捐衣物5000多件,运送到贫困的会泽县、禄劝、彝良、昭通、盈江等地震灾区或贫困山区。
    为扩大业务,推广经验,杨小彪成立全国第一家高空清洗安全培训站,还撰写出《特种作业人员(高层建筑清洗工)安全技术培训》教材,央视在《第一时间》报道了培训站的情况,引起社会关注。
    杨小彪注重对职工个人潜能的挖掘,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司30%的收入用于企业的文化建设。经常开展旅游,游泳,漂流,攀岩,联欢等活动。带员工到北京、广州、上海考察学习。员工全部签订合同购买了保险,还有带薪休假。 干活紧张时,杨小彪现场指导,提高伙食标准,顿顿有肉,饭后碗筷都由后勤收拾。职工们说:“老总拿我们当兄弟看,我们一定要把活干得漂亮,决不给老总和公司丢脸!”
    杨小彪为公司第一支女子高空清洗队举办“比武招亲”,吸引很多小伙子报名。用这种方式促进年青人的互相了解。他还为自己的一对员工主持了特别的婚礼。这对新人,新郎是公司优秀的施工队队长蒋德章,新娘铁光菊是公司从事高空作业和室内保洁的技术骨干。公司出面为他们举行符合工作特点的空中婚礼,这也是中国第一对在空中举行婚礼的蜘蛛人夫妻。”
    新郎和新娘套好安全绳,并与两名伴郎、伴娘一起,同时出现在了楼顶。 戒指交换完毕,4人开始顺着墙壁缓缓下降。他们在空中露出了灿烂笑容,并向人们挥手致意。 漂亮而又性格开朗的新娘铁光菊说:“举行绳降婚礼,我们并不是心血来潮、刻意追求轰动效应。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以特别的婚礼,来表达我们彼此相爱的愿望,并留给我们的人生一个美好的回忆。” 新郎笑着说,婚礼过程中,他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我以前在30几层的大厦墙壁上工作都没有这么紧张过!” 新娘从空中缓缓下降,在空中相聚后,又相互荡开。如此3次后相拥携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互换戒指,拥抱亲吻。这时,两人的伴郎、伴娘也随着他俩下降,在两人接吻时,他们横扯一幅红色布标,上面写着“高度爱情”。


                奇人杨小彪
               第六奇  知青情结  伴随一生


    六年的知青生活,有苦有乐,给杨小彪的人生观以深刻影响。他深感吃苦是奋斗的基础。傣族老乡当年对知青一视同仁,使他具有深深的平等意识。在他的公司,员工只是分工不同,并没有等级差异和歧视,他从不允许别人称员工为“小工”,也不许员工叫他“老板”。
  杨小彪把公司打扮成了自己的“知青梦工厂”,里里外外,目光所及之处,无不充斥着知青元素。首先是仓库外墙上的大幅标语,那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句:“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是小彪最喜欢的格言,除此之外,凡是有空间的地方,几乎都贴有标语,激励人生的、鼓励工作的,内容多种多样。比如:“你看到的问题,就是你的问题,立即去解决它。”“不分本地人和外地人,进公司就是一家人;第一故乡第二故乡,都是创业之乡。”“安全第一,永远第一。”“学会保护自己。”“抚恤费不能安慰家人,金钱不能补偿生命。”等等,多年以来,由于安全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在业界内很有名气,所以,中国第一届高空清洗安全技术研讨会选在昆明举办,杨小彪公司被大会指定为参观(示范)单位,受到各地与会代表的认可和赞许。
    杨小彪的公司既是公司,又是“知青驿站”。凡全国知青有人来云南,几乎一个不落地都会来他这里驻足交流联欢,而他也会尽地主之谊,让来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从1986年创建公司起,他自己已数不清接待过多少南来北往的知青了。走进他的酒库,里面珍藏了三百多种招待客人用的酒,最多的是各地品牌的知青酒。
    1996年,沉寂已久的知青研究突然兴起,全国各地的知青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整理自己的青春岁月。小彪约上一些志同道合的知青,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协会,开始搜集整理那一段历史。
    这期间,很多知青开始将自己的资料整理出书,种类繁多。而小彪在其中担当的角色,相当于义务出版人,但凡作者经济困难的,他都会助上一臂之力,出钱出力,帮作者完成心愿。在小彪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和知青有关的书籍,那些基本上都是小彪自掏腰包,大批量买下来的,为的就是改善一下作者的经济状况。
    小彪在商海沉浮多年,交情甚广,很多老知青遇到子女求学、求职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杨小彪,找到他寻求帮助。而他也是来者不拒,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都会倾尽全力,帮对方解决困难。做这些都是义务的,既搭钱、又费力,但他从没抱怨过。
    知青的经历使杨小彪做人热心坦诚、纯朴务实,做事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现在,在全国从红土地、黄土地、黑土地走出来的知青中,杨小彪现已成了大家熟悉的,喜爱的云南知青之一。
    小彪,你真彪!



DSC_0427_看图王.jpg

DSC00069_看图王.jpg

DSC_窗外那个小岛是我们游一个来回的目标,有2000,米_看图王.jpg

DSC当年的茶马古道,稍有不慎就摔下去了,好险的小道_看图王.jpg

DSCN4486_看图王.jpg

DSCN4485_看图王.jpg


03副本.jpg


02.jpg


DSC05142副本.jpg


DSC05140副本.jpg


DSC05143副本.jpg


DSC05128副本.jpg


DSC05127副本.jpg


DSC05138副本.jpg


17.jpg


14.jpg


16.jpg


DSC05122副本.jpg


DSC05121副本.jpg


DSC05124副本.jpg


57760213201405201350581983873733043_017_副本.jpg


103.jpg


102.jpg


100.jpg


57760213201405201350581983873733043_009.jpg


12.jpg


11.jpg
57760213201405201350581983873733043_017.jpg
18.jpg
07.jpg
DSCN4480_看图王.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知青排水 发表于 2014-6-12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影视”用事件当笔、用热情当墨,饱蘸天下知青是一家的情怀,弘扬知青的典范,展示知青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真好。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菊 发表于 2014-6-1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大鹏老师的报道,体会知青典范的伟大。“高空蜘蛛侠”婚礼简直是世界首创,令人赞叹!后知青人的佳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西兰花 发表于 2014-6-1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奇人!拜读大鹏的长篇报道,知道了杨小彪的事迹,不单是奇人,还应该是知青的优秀代表,是知青的骄傲,是创业的楷模!
     在炎炎夏日,写这么长的报道很累呀。注意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7 1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