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观看诗朗诵艺术团表演有感
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可能算不上优秀作品的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影响了新中国的几代年青人。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 “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曾是我们这一代坚信不疑、并狂热追求的,最终又很迷茫。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炮火,但我们下过乡。下乡不能同战争相比,但现在舒适的生活也不能同下乡相比。 我倒很欣赏“人应当赶紧的充分的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生命”这句。 什么叫“充分的生活”?于国于家于个人都有意义的生活就算是吧。 一晃,联谊会下属的“哈尔滨诗歌朗诵艺术团”成立五周年了。我不是那个团的,也没和他们朝夕相处,不大了解他们。但来到联谊会,他们的一些重要活动我差不多都在场。特别是曾有幸受朗诵团的邀请,连续两年参加他们的春节联欢会,零距离接触,也不算很陌生。打开我的电脑照片库,我为他们五年来拍摄的照片见证了他们活得很“充分”,当我和他们一起“回忆往事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一样的,朗诵团“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今天,2014年5月28日上午在香坊区文体局漂亮的剧场里,观看朗诵团成立五周年的汇报演出,为他们照相、录像,感觉他们越来越成熟了。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次演出。 中国是诗歌最早的发源地。诗经、汉赋、唐诗、宋词乃至现代诗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写了不少大气磅礴的诗词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1958年曾亲自发动全民写“新民歌”运动,终究因思想、艺术水平太低而失败了。一位评论家曾直言不讳:如果把七个字连在一起就算是诗,我宁愿听树上的知了叫。他为自己的言论付出的代价是成了屡遭磨难的右派。假大空的诗词也曾经喧嚣一时,最终成了过眼烟云。曾异军崛起的朦胧诗等也终因脱离现实,脱离民众而难以为继。痴迷诗歌的海子竟然以卧轨的惨烈方式毙命。而颇有天赋的诗人顾城竟然像梁山好汉李逵一样手提利斧杀了自己的老婆然后自杀。而李逵杀的是镇压百姓的官人。 然而,诗歌这种以简洁、精炼、优美的语言,集描绘、传情、言志为一体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会消亡的。五年来,朗诵团坚持不懈地创作,表演。看他们演出,感觉阳光,向上。他们的诗听(看)得下去,有感染力,打动人心。今天的演出,形式多样。有今诗,有古诗,有中国的诗,有外国的诗。有独颂,有对颂,还有合颂。期间还引入了独唱,小合唱,大合唱。还有舞蹈,手风琴。节目单上有小品《你丢了什么?》没有演。但在他们春节联欢会上,我看过这个节目。立意和内容还是不错的。表演还欠火候。可能是这个原因吧,今天没有演。 走过五年,朗诵团积累了很多的创作和表演经验。相信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会做得更好。祝福朗诵团创作、表演更多为广大知青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2008年8月23日朗诵团选拔队员
2009年1月5日《知青诗歌300首》发行朗诵会
2009年3月31日朗诵团选拔队员复试
2009年4月27日朗诵团成立大会
2009年9月14日祝福祖国演出
2009年10月25日联谊会庆祝国庆汇演
2010年5月3日朗诵团排练
2010年5月8日演出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