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951|回复: 20

【原创】 五十五载母女情

[复制链接]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4-5-2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叶小舟 于 2016-2-28 22:31 编辑

                                                五十五载母女情

       2000年7月3日七十六岁的母亲去世了,那一年我五十五岁。从此,母女阴阳相隔,只能梦中相见。五十五年的母女深情啊!怎能忘,永难忘······
       1946年11月1日,二十二岁的母亲生下我。父亲当时不在家,他被国民党抓壮丁去了长春。母亲和奶奶、爷爷及大我一轮的四叔住在一起。我生来体弱爱哭,经常感冒。听母亲说,我三岁时脖子都立不牢,不是歪向左边就是倒向右边。
       母亲怀孕期间父亲被抓走,家中生活、四叔读书,全靠爷爷在集市上做小买卖艰难维持。可想而知,母亲能吃上什么,更不要说营养了。加之父亲不在,母亲是何等心情,怎么能孕育出健康的孩子呢?
       当时我家住在吉林省德惠县。家里三间茅草房,我和母亲住里间,爷爷、奶奶和四叔住外间,还有一间是厨房兼储物。房前是一片园子,自己种菜吃 ,吃不了爷爷就拿集市卖些。
        父亲不在,我就是母亲的精神寄托,无论生活怎么艰难困苦母亲都能挺得住。
       一晃两年过去了,长春解放了。解放军了解到我父亲家有父母、妻女、弟弟读书,缺少劳动力,没有让他随军南下,让他回家1949年冬天大弟出生了。

       1950年父亲被安排到黑龙江省王岗火车站当售票员,我们一家四口就搬到了王岗镇。单位领导从相邻的同志家隔过来一间朝西的厨里,这就是我们的住屋了。随着弟弟、妹妹们的相继出生,领导又给隔过来一间厨房,也是朝西的,我们总算有了两间住屋。
        母亲操持家务很辛苦,每天早起晚睡,做饭、洗衣、缝缝补补,还要做衣、做鞋。上学前我就帮妈妈照顾弟弟、妹妹,减轻母亲的负担。
      
       1955年我上小学了。学校离家四里远,每天要往返八里地,中午要带饭在学校吃。母亲总是做点我爱吃的饭菜给我带上,有时还给我一毛钱买炉果吃。有几次我把钱积攒起来买了两本书,一本是《饮马河边》,另一本是《贩卖黑奴》。这件事母亲直到去世也不知道。尽管我非常喜欢读书,可我不能向母亲要钱买书,家境不允许。

       小学六年我就是这样走下来的。天好还可以,遇上下雨、下雪走路就艰难了。记得二年级时,有一天放学下雨,我舍不得妈妈千针万线做的鞋,脱下来用手拎着,袜子装在鞋里,赤足往家走。快到家时,我看见妈妈用油布裹着头来接我,见到妈妈的那一刻我哭了。
       我十三岁那年,也就是小学三年级 。有一段时间总发低烧,咳嗽无力,慢慢好转也无精打采,终于有一天父母背我去医院看病了。一做胸透医生说:“你们孩子得过肺结核,现在钙化了。暂无大碍,不过要加强营养。”已是六个孩子的母亲觉得忽略了我,没有及时给我看病很愧疚,悄悄买了鸡蛋和白糖。每天早晨趁弟弟、妹妹还在熟睡就把我叫醒,冲一碗白糖鸡蛋水让我喝下,然后去外面散步吸收新鲜空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我的身体渐渐好起来,母亲很心慰。

      1961年我上初中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十六岁的我正长身体的时候,母亲常常把菜干粮给我吃,自己喝菜粥。我也很心疼妈妈,尽力帮她干活。每天放学挖野菜、 撸树叶,给弟弟、妹妹们补袜子、洗衣、学做饭······
       初三时,最小的弟弟出生了。十口之家的重担压在父母肩上,母亲憔悴了许多。我暗下决心不上高中,初中毕业就工作帮父母一把。
       报志愿时我专挑中专、技校报,唯独没报高中。发榜时却是高中,我去问老师,老师说:“你不是服从分配吗?那就去读高中吧。” 我去了哈二十六中,开始住校读书。
       因家庭生活困难,我每月有助学金8元。这在六十年代能解决很大问题,伙食费差不多就够了,当然只能吃便宜的饭菜。向家里要两元零用钱就差不多了。我从不吃零嘴,就是夏天黄瓜、柿子也很少买。一想到父母的不易,家境的艰难,心中就隐隐作痛。立志考上大学,将来更好地孝敬父母。
        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我的大学梦,停课闹革命、去农场劳动、到北京见毛主席。我赶上了主席第三次接见。从北京回来时,我给妈妈买了一双鞋,母亲穿上很高兴。

        1968年9月3日我下乡到兵团直属独立一营四连当农工,不久又到酒房学做酒母。每月32元钱,留下自己的伙食费和极少的零用钱,其余的全部交给母亲。在食堂吃饭从不买肉菜。有一次,食堂的一位炊事员问我:“你是不吃肉还是嫌食堂做得不干净?”我慌称在家就不吃肉。
        1970年9月我被调往学校当教师,大弟也从部队转业回来,父母花200元为我们姐弟俩每人买了一块上海半钢手表。这块表我一直戴了十五年。

       1972年元旦我结婚了。同年9月妊娠足月的我随丈夫调往大庆市林源炼油厂子弟校任教。当时厂里刚筹建尚未投产,住房十二分紧张,丈夫在离厂十二里远的南山油库借了一间住房 。也许是一路颠簸劳累,孩子提前一周动产了,农历八月十四的晚上我的女儿出生了。初做人母的喜悦使我暂时忘记了一切困难。母亲从哈市来大庆照顾我并带来一筐鸡蛋。当时物资非常缺乏,生孩子要厂里特批鸡蛋和豆油等。月子里,妈妈给我做鸡蛋面条,自己却吃大碴粥。我让她也吃点,她反而劝我了多吃点,好让孩子吃奶。
        母亲走时,我穿戴好送她,母亲执意不肯,说天冷怕我着凉,我一再坚持才勉强同意我送出门去。母亲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流泪了。
        休完五十六天产假已是十一月中旬,天寒地冻、白雪皑皑。我开始每天徒步二十余里上下班。孩子由年迈的婆婆照顾。不能按时送奶,只好喂奶粉,孩子消化不良、体弱,经常生病。母亲很惦念,经常让父亲写信问询情况。
        十个月后我们搬进了厂里。孩子送托儿所。经常生病的孩子缠得我不能正常工作,母亲让把孩子送回家里。孩子想妈妈哭闹不止生病住院,我只好又把她带回来。可怜的孩子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夭折。严重的精神刺激使我经常头痛、失眠,患上了神经衰弱。母亲又来大庆安慰我、开导我、鼓励我,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1975年我的第二个女儿出生了,母亲来照顾我和孩子一个月。孩子八个月大时,母亲把她接回哈市家中并对我的弟弟、妹妹们说:“大家一定要帮你姐把这个孩子照顾好,你们小时候你姐可都看过你们。”

        孩子不在身边我轻松了许多,工作干劲足、身体也越来越好,1978年又生了儿子。女儿四岁才回到我们身边。
       我虽然不在母亲身边,可母亲的爱却一直在我身边。

        
1986年六十三岁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母亲痛心疾首,说是她把父亲的病耽误了。为了让母亲换个环境,分散她的注意力,我回哈奔丧后让母亲跟我们一起去了大庆住在我家里。我开导、劝慰妈妈 ,丈夫也对她很好,母亲渐渐平静下来。
         六十二岁的母亲勤劳惯了,看见我们上班,孩子上学,就想帮一把
我怕她不会用气有危险不同意,很有心计的母亲在我们做饭时,就有意无意地在一边注意看,不久就学会了用气。有一天,我下班回来,一看母亲已将饭菜做好。我惊奇地看着妈妈,妈妈也看着我,母女会心地笑了。
        二弟也在我厂,一做好吃的就把妈妈接去,弟媳更是孝顺,母亲感到很幸福。
        父亲去世后,我们每家每月给母亲10元钱,有两个困难的给5元,说好在谁家住给谁家30元做生活费。我没有要妈妈的生活费,每月照样给她10元。丈夫说:“妈妈,你就住吧,三十年、五十年我都养着你。”母亲开怀大笑说:“我能活那么多年吗?”
        每当春秋换季时气温不稳,母亲容易感冒,我就帮她在额头上拔火罐,或用酒搓搓,做上热汤鸡蛋面端到她身边。看见母亲那满意的神态,我的心里暖暖的。
        母亲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我们同住。有一次她去哈市我四弟家,住了一段时间就对我四弟说:“我得回去了。”
       四弟笑着问她:“你回哪儿?”
      “回你大姐家”。
      “这儿才是你家,老姚家,我大姐家那是老曹家。”
       三叔、四叔也对母亲说:“二嫂,你就在玉玲(我名字)家常住吧,这孩子孝心,文才(我丈夫名字)也不错。母亲高兴地答应了。
        1994年丈夫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事业如日中天。不幸的是他患上了胰头癌,1995年手术后不足一年撒手人寰。丈夫病故对母亲打击很大,母亲在他的坟前哭诉道:“就是不能替呀!若能,我宁愿替你。”母亲早已把我丈夫当成了她的亲儿子。那时我已提前五年退休返回哈市。本想好好照顾重病的丈夫,让他多活
几年,没想到了我退休不到半年他就走了,母亲来我家陪我做伴。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我的肩上。

       我去私立校任教,每天早出晚归,很累很辛苦,年迈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尽力帮我照顾家,减轻我的负担,我却顾不上更好地孝敬她。
        母亲不但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欠母亲的太多太多,今生再也没有机会报答了。
        妈妈,真有来世吗?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


             073919v4o107lchnhh0ob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4-5-21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看后非常感人,道出自己55年的母女情,也写出我们这代人是在曾经在苦难中度过的,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又上山下乡,在兵团的那段经历更是刻骨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德彪 发表于 2014-5-21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一叶小舟的纪念母亲的文章,深受感动。五十五年母女情深,母亲伟大,母爱无私。缅怀母亲。祝您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牧马人 发表于 2014-5-21 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逊克牧马人 于 2014-5-21 06:07 编辑

     读着玲姐的文章,不禁潸然泪下。让我们心中永远铭记母亲的恩德!母爱无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沧桑 发表于 2014-5-21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父母的恩情,是一辈子都偿还不了的心债。唯一能报答母亲的,只能是按照她的教诲来认真走好人生每一步;唯一能做到的,只能是在心中默默地祝愿她:在天堂、在人间的另一头过得比在世、比生前好!读过玲姐的文章,很感人。祝幸福长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 发表于 2014-5-21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执着 于 2014-5-21 08:06 编辑

五十五载母女情,
字字句句催人泪
艰辛磨难无人比
唯我玲姐顶天地,

五十五载母女情
情深似海惊天宇,
爱母爱夫爱儿女,
除我玲姐还有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4-5-21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玲姐:咱俩虽未谋面。读了你的文章让我热泪盈眶。你节省午饭钱买书,好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园林 发表于 2014-5-21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玲姐:咱俩虽未谋面。读了你的文章让我热泪盈眶。你节省午饭钱买书,好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4-5-21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猫 发表于 2014-5-21 04:39
文章看后非常感人,道出自己55年的母女情,也写出我们这代人是在曾经在苦难中度过的,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 ...

     谢谢赏读评论!
     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大致相同,都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磨难。让我们更好地珍惜晚年生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一叶小舟 发表于 2014-5-21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彪 发表于 2014-5-21 05:53
拜读一叶小舟的纪念母亲的文章,深受感动。五十五年母女情深,母亲伟大,母爱无私。缅怀母亲。祝您快乐。

     谢谢德彪的祝福!
     母亲伟大,母爱无私,千真万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7 1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