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32|回复: 2

重返北大荒影诗文录 十

[复制链接]
云山雪 发表于 2014-5-1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云山雪 于 2014-5-15 19:34 编辑

重返北大荒影诗文录 十


DSC00179_副本.jpg

DSC00177_副本.jpg

DSC00183_副本.jpg

怀念乡村路

2013.07.11


曾经巡诊水漫川,

拳拳赤子今日还。

坡上小村虽不见,

也上旧地看当年。


留在北大荒川野间的回忆


      望着近处的广阔草原,望着远处的绵绵青山。此时令我记起了我所写的“再见了北大荒”那首诗里的一句话——群山送我情不断,小河无声泪几行。这句话至今寄托着18年我在这里生活所得到的感受。
      这里曾是我生存的广阔天地,美丽的家园。草原群山,给了我无尽的财富,也给了我春天的嫩绿,夏天的苍郁,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银白的美好享受。这条路在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中,我往返过多少次,留下了多少个足迹,为的是一次不落的到对面的山坡上出诊、巡诊。这条小河,早年桥下这段的河床是有些裸露的,现在都被翠绿的河柳枝密实的遮盖了,水在下面神秘的流淌着。我曾在桥下的这条小河里捞过小鱼,在桥头上唱过早年朝鲜的歌曲。这歌曲据说是金日成的爱人送金日成出征时唱的“送郎出征”。大意是:春风吹醉了河边翠柳,水中花映月,游云遮住了一轮明月,月儿出没水中,送郎出征漫步原野,情比月夜浓,挽手祝福你转战南北,望郎屡建奇功。。。。那时知青们也都唱。我在小桥上还送过最早返城的同学,依依的不舍。这小河上面的小桥,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
      刚一建16连队时,我们知青人在这个广阔的草原上唱着歌,割着高高的草盖房子用。歌声冲淡了我们的疲劳和杂念。记得那时同时流行的歌叫《站在草原上望北京》,大意是:站在草原望北京,心里一轮红日升,草原和北京万里远,万里远哎,牧工和毛主席心连心,心连心!我爱马场啊!我爱马!马场就是我的家,我的家!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为保国防养马,牧工最听毛主席的话,为保国防养马,为保国防养马!这首歌不是什么歌唱家创作的,是哈、齐知青探家时,遇到外团知青流传过来的。据说歌曲原创于内蒙古兵团的一个知青军马场,所以这歌我们非常的喜欢唱。
      我唱着歌,手里的活不停的干着,歌也唱了活也干了,那时觉得很惬意。在草原上割草,我们有时在鲜花盛开的地方,采些烂漫的野花,于休息的时候,在蓝天白云下,躺在草捆子上,想着将来我们这个地方的景色会变成是什么样子,也考虑着将来我们迷茫的前途和命运会是什么。但在那时只不过是一时的思绪,没太往深探讨,更多的时候是在无忧无虑中,在广阔的川野里狂奔着,尽情的玩着,那时才19岁。
      在照片的这个川野上,在这条路上,这个隐秘的小河边,在那些年代里也没发生过许多的故事。那时候的春天里,更多的是听到拖拉机马达的轰隆声,以及伴随着的布谷鸟的叫声,咕咕咕咕的在空中叫着。而男知青们则学着布谷鸟的叫调也叫着,但不是布谷鸟发出的声音,而是叫着“光棍儿苦,光棍儿苦,衣服破了没人补”。惹得女知青们捧腹大笑。现在照片里美丽的景色,过去也经过“水与火”的考验。
      1974年春天,一个上海知青因在草原里干活休息时吸烟,引起了山川草原大火,烈焰升腾,并迅速的向照片里的群山中扑去。当时连里立即鸣钟救火,一面向团部请求人力支援,及时用汽车调过来团直所有连队的战友,分配好任务向火海冲去。这一次跑荒的面积也是非常大的,但这次灭火,我们吸取了71年4.18奋战大荒火的教训,命令一部分人追在烧过火的后面打火,一部分提前奔向山上占领地形,进行防火措施的落实。因当时山上没有高草,只有厚厚的树叶,当时风势也不大,树叶是好清理的。所以在大火没烧到山上之前山边的树叶清理完了,断绝了荒火与山林的联系。经过大半夜的奋战,火在群山脚下扑灭了。
      还记得83年的一个夜晚,下了几天大雨的天空,又是云龙翻滚,接着又是一夜的大暴雨。第二天清早雨虽然停了,照片里的这片广阔的山川却是洪流奔涌。大水吞没了整个草原,水位漫到了山下。照片里的这条路沉入了急流之中。水流经路的南侧,由于路南侧的草原地势较北侧低,所以水流形成了瀑布落差,水流压力很大。路在水中,水深到了膝盖,所以在水中难以行人。在几天的雨中,16连(鹿场)老点的住户,泥草房已在风雨中飘摇的不成样子了。怕有什么险情,再加之怕有什么病人,需要巡视,于是就有了以渡险巡诊那个故事为内容的诗。但我要说明的是,不能因为我要做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像个救世主似的。当时因为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是党支部委员,我必须支持维护党支部的整体工作和当时的中心任务。这是我的职责。回过头来,再说下这场洪水,那时的这条小河道早已消失在汪洋里,没了河道的走向了,找不到河道在水中最深的位置在哪,这是最危险的事情。好歹只有旧桥上面护栏木桩,起到了标志的作用,我们file:///C:\Users\120770\AppData\Local\Temp\SGTpbq\4704\0242B65F.gif只能按那个目标前行。
      然而故事回忆的再多,都是从前的梦幻了。这些梦幻也是多彩的,也许是无聊的。但对我是珍贵的。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回到了这里,又看到了这片美丽的山川草原,笔直的山川之路,静静流淌的小河,还是那个位置,还是这么熟悉,这么亲切。这里的景色更加的美丽、粗犷,更加的诱人了。梦里寻他千百度,今天看到了这一切会是真的,我的梦醒了。耳边仿佛又传来了当年草原上的歌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凤竹 发表于 2014-5-16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坡上小村虽不见,
也上旧地看当年。青春的情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云山雪 发表于 2014-5-1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凤竹 发表于 2014-5-16 07:58
坡上小村虽不见,
也上旧地看当年。青春的情愫。

谢谢凤竹版主一直以来的关注。您说的恰如其分,青春的情愫。。。遥祝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29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