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846|回复: 5

我的知青岁月(九)

[复制链接]
清风 发表于 2014-5-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风 于 2014-5-9 10:50 编辑

我的知青岁月(九)
      1975年2月4日在辽宁省海城县(我所在的青年点就在其中)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已经过了39年了。虽然过去那么久,对于那次大地震的亲历者的我来说,却是依然历历在目。地震灾难发生时惊心动魄的悲惨景象,不时会在我的脑海浮现:寒冷漆黑的夜晚,蓝色的地光闪烁之下,大地在不停地上下颤抖,地面在冒水,惊恐万状的人们凄惨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四处奔跑.......这样的情景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永生难忘!
      1975年2月4日是一年当中二十四节中的立春,就在这天的早晨5点左右,在青年点睡觉的我们被地震给惊醒了,当时我们的箱子上的锁头打着箱子不停的响,棚顶的纸棚也哗哗作响,房子也有咔咔的响声。我们没穿衣服就往外跑,没跑到门口就不震了。这样的震级也就是4级左右。此后大约一个小时就震一次,每次我们都跑一次。到了八点以后就不震了。
      经过早晨一波又一波地震的袭扰,我们的心情有些心绪不宁惶恐不安感觉。吃过早饭后大队的领导叫我和另一个同学去其他小队通知,要他们关注地震。我俩在路上就观察村里的家禽和牲畜有无异常,因为我们在没下乡之前就听说过,在海城营口一带曾经发生过一些动物异常的情况。什么鸭子不下水;鱼儿往岸上跳;老鼠搬家等等异常现象。但那是几年前的事情,而且并没有发生大地震。而这时我们观察动物没有任何异常,鸡和鸭和往常一样悠闲的觅食,马和牛照样诚恳的拉着车往地里送粪,猫和狗还是和往常一样的玩耍。一切都很平静。天气虽然下过一些小雪,地上的雪非常薄,有的都盖不住地面,天色有点灰蒙蒙的,薄云中的阳光有些暗淡。这都是冬日里常见的天气。没有发生异常的现象,于是我俩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到了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我们青年点的海城青年回家回来,对我们说;海城通知了,今晚有大地震并说晚上不许开会,汽车司机待命不许回家等等。这样我们已经平静的心又忧虑起来。究竟能不能发生大地震呢?如果地震了怎么办?对此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盘算。有的要上老农家去睡,有的说要和衣而睡等等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当时的大队书记通知要我们晚六点到去大队部开会。在当时大队书记的指示就是党的指示,就是传达毛主席的声音,不开会是有风险的。最终我们还是都去开会了。开会的那间会议室很简陋,就是一个大空屋子有一些木头板凳。屋子的门是北开门,门不太大,比普通民房的门稍大些。屋子的西头是一个讲台和黑板,讲台的一端直对着门口。讲台中间有一个讲桌,会场东面码放不少红砖。屋子里坐了有百十来号来开会的社员,我就坐在会场的最里边,离砖垛最近的地方。在开会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就商量,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很危险的,这要是地震我们就跑不出去了,于是我俩就以上厕所为名离开了会场。上厕所回来我就思量如果不去开会,会被人说是害怕地震。思量再三,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回到会议室,我就选在离门口较近的地方坐下了。也是离支书较近的地方。如果地震我就能够跑出去,也不被人说成是怕地震不开会。而我的那个同学就没有再去开会。
     会议由大队书记主持,我们大队书记有五十多岁,高高的个子,有一米七八,有些驼背但体格很健壮,穿着很朴素。很健谈不拿稿子,滔滔不绝讲着革命的大好形势,从国际到国内,从革命到生产。讲着讲着话题就讲到地震上来,他十分气愤的说;现在有人造谣说今晚有大地震,我在这里正式辟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话音刚落,似乎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一种从未听到过的非常低沉的隆隆之声,这种声音异常的沉闷,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惊心动魄之感。因为当时的农村非常的静,可以十分真切的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里所蕴含的巨大威力。所有在会场里的人不约而同的站起来一起外跑,而这些行为完全是出于动物的本能行为,而非有意识的。会场的灯光顿时熄灭,会场中一片黑暗,黑暗中我因为离门口近,一个箭步就冲到门口,和前台的书记挤在一起。我当时年轻所以我先于书记挤出了会场,书记出来以后就再也没人能出来。会场中一共能出来七八个人,会场中的其他人就听天由命了。
     出来后我就跑到院子中央的煤堆附近,离会议室门口有十多米。这时地震才开始,蓝色的地光在夜空中不停地闪烁,地光照亮了整个夜空,使得夜空像白昼一样。地光把一切都涂上地狱的颜色,阴森恐怖。(地光的颜色与闪电的颜色差不多,只是闪电是条状的,地光是成片的发光)。我脚下的地面像是在波浪翻滚的海面一样,不停地上下颠簸,地上的所有物体都随之起舞,其频率比水波浪要高。站在地面上的人,起初还能受得了,后来也不知是地震的强度加大,还是颠簸的幅度太大了的缘故,我是寸步难行,无法站立,被迫坐在煤堆上。我面向北方,正好看到我们青年点的房子在地震中剧烈的摇晃,房脊和瓦片纷纷落下,偏房倒塌,灰尘升腾。灾难中的我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道结果是什么?现在想我唯一遗憾的是,我是面向北站着,没有看到地光升起的地方,现在感觉是在西南方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后来才知道地震也就持续了半分多钟,地震停止了。这时我才发现地上到处都是水,地震时不但我们的洋井冒水,而且地上许多地方都裂开大小不等不规则的裂缝,从裂缝中也往上冒水,裂缝最宽的有一百毫米宽,街道到处是水。
     地震之后我听到大队书记高喊着:“老儿子!”奔跑着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他声音永久回响在我的记忆中。在灾难中我们才最容易看到人最真实的一面,当然我并不怪罪这位道貌岸然的老书记,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否则就难以生存。回过头来,我就去找我那逃离会场的同学,地震中我们的青年点的房子没倒,我的同学是回到了屋里。可气的是他在地震中他并没有跑出屋子,大地震后才出来,他弄得满身是土。告诉我说地震时房门就根本打不开,跑不出去,他只能在屋内接受生与死的考验了。关于会议室里没有在第一时间跑出来的那些人,他们的命运也应该是很幸运的,会议室没有倒,震后他们安全的出来了,只是有几个人被砖头轧伤,也是些轻微伤,出来以后就各自回家了。如果要是死了人,那个开会辟谣的书记罪就大了。
     大地震过后我们谁也不敢待在屋里,都在外头呆着。一会儿就传来消息,说村子的东街房子破坏的比较严重。我们大队的三把手也就是大队的副书记,他的家就在村东头,他家的屋子的墙垛子到了,他的媳妇被压在里头。这个副书记三十多岁,细高个身材匀称,为人正直,办事果断公正。在我们青年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家出事我们也感同身受,急忙去他家去救灾去了。一路上到处都是地震冒出的水,我们有的鞋子都湿了,那天晚上还非常的冷。村里没有电,就靠着几个手电照明。到了他家已有一些人在救灾,我们也加入其中。不一会的功夫就把他的媳妇救出来,不幸的是人已经死了。真是生死就在一瞬间,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被这场地震夺去了生命,在场的人没有不悲痛的。副书记更是悲痛欲绝痛哭流涕。就是在这寒冷漆黑的夜晚,一个男子汉的哭声时过三十九年依然留在我的脑海中。我们这个村子在这场地震中一共死了三个人,其他的二个人我就记不得了。
     事后我们回到大队办公室,去询问这次的地震的重灾区是哪?我们的家鞍山的情况怎样?我们下乡的地方离我们的家鞍山有六十多公里,离海城十五公里。在鞍山我家住的是楼房,地震时就更加危险,所以我们非常担心家里的情况。那时的通讯又很落后,只是那种人工接线的摇把子电话,庆幸的是当时通讯没有中断。到了晚上十点多钟才得到消息,鞍山的灾情不是很重,只是铁西的老楼损毁严重。震中是在海城的东部山区一带。我们是在海城的西部,离震中有几十公里,所遭受的破坏并不是最严重的。这时我们一度紧张的心才放下。
     由于当时的余震不断,我们谁也不敢到危房中去睡觉,只好在露天过夜。立春时节正是北方最冷的季节,那天好像天气和我们作对似的,非常的寒冷。我现在估计也有零下十五六度,冷的实在受不了,我就去队里拉了一些稻草来御寒。我们的同学们就猪一样在稻草里度过了一夜。我是一夜没睡,不知整个村里是否今夜无人入睡?
      可算是熬到早晨,没人去做饭,也没有人领导做出什么安排。我就和俩个同学到一个老农家弄碗面条吃。虽然做饭的水不干净,面条有点牙碜,但我还是永远感谢他,在最困难时给了我们一碗面条。而有很多同学他们就没吃早饭,看来我依然是幸运的。吃过早饭也没人管我们,这天大概也是年前的腊月二十五六了,按照震前的大队书记的安排是不让我们回家的,要我们在农村青年点里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经过地震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是不可能的。此时又没人管我们,我们就没有别的出路,只有回家。
      回家是个人的行为,没有组织安排,那可是天高任鸟飞,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我们带了一些常用的衣物,其实那时的东西还不如现在的劳作服。此时回家并非易事,交通中断,离家又远,有六十多公里,我们就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幸好我当时找到有去西柳的拖拉机,西柳离我们的村只有几里路,坐着拖拉机不长时间就到了西柳。依然没有公交怎么办?这里离海城还有十五公里。可巧我的一个同学认识一个去海城一个拖拉机手,只是一个机头去。我们六个人坐上只能一个人驾驶的车头上,拥挤程度可想而知。一路上所有的村庄的房子都残缺不全,破败不堪,目不忍睹。那是去海城的公路都是些砂石路,沥青路面的公路还不多。公路上到处都是地震造成的裂缝,车子经过时踮起多高,到了海城车站也就九点多钟。
      海城站前的建筑物也是受损严重,地上的裂缝随处可见。大量的下乡青年和一些旅客都在那里等车,准备回家离开灾区。一打听火车现在还没有通车,具体什么时候能有车还得听通知。这里离家还有几十公里,怎么办?我们只有在这里焦急的等待。
      到了中午也没有通车的通知,只听说海城沙河的大铁桥错位了,一时还难以通车。我和我们一起来的几个同学商量,我们还是走吧,看来坐火车回家的可能性很渺茫,如果在路上能堵着车打车回家就好了。因为当时有不少的救灾汽车车辆源源不断的往返于灾区,在海城站前就有人挤上那些救灾车回家的,我们几个也试着,但几次都没有成功。
      于是我们就开始北行,往家徒步行走。当时在路上也有一些车辆空车往鞍山方向走,不得不说几句,那时救灾的汽车几乎都是货车,多数是大解放牌的,少数是前苏联进口的。现在很少能看到,一般只有电影里能看到。回家的路上还有许多回家的知青,在公路的两侧和我们一样方向一致徒步回家走,络绎不绝,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公路上不断的有救灾回来的汽车,在我们的身边呼啸而过。我们有时向他们招手示意要搭他们的车,非常遗憾没有一辆车停下来。我至今都不明白,他们是救灾的车,为什么不救我们这些灾民呢?举手之劳都不做,令人心寒。经过多次努力也没成功,只好无奈的继续向前走。大约走了十多里路,来到了五道河的一个公路桥边。我们五六个同学商量,我们不再继续走了。因为这个地方路窄,汽车经过时都要减速,我们趁着减速就可以爬上汽车。于是我们就停下来,等待减速的汽车。不一会就有一辆军车减速,我们就趁机爬上军车。令我难忘的是.这时这辆军车停下来不走了。非得逼着我们下车,我们说了很多好话,说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他们像铁打的心肠一样,没有任何解释,就是你们必须下车,没有商量的余地。怎么说都不好使,没办法我们只好下车。我没有记住他的车号,但我们永远记住那是辆军车,但愿他们有不愿说出的理由。没办法我们又回到桥边等减速的汽车。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又爬上一辆汽车,这辆汽车没有赶我们下车。这辆汽车是辆送完饼干返回的车。饼干已送完。车厢底部还剩许多碎饼干。那个装卸工还很友好的给我们饼干吃,我很感动。下午二点多钟到了鞍山铁西我们下了车,下车时我们非常感激他们和他们道别。三点多钟才坐公交回到家里。
      家里的情况要比海城的情况好多了,因为这里距离震中比较远,地震的破坏力没有那么大。虽然也有些破坏,楼房有开裂的,有的房顶或楼顶的烟筒掉了,墙体裂缝,还不是很严重。听说家里这边地震时也有死人的,死的都是先跑出来的,被楼房上或小房上掉下来的烟囱和瓦片砸死的,砸伤的,而那些没来得及跑出来的人因建筑物没倒,所以安全无恙。社会秩序还正常,鞍钢因地震停产了,水电都正常供应。
      在家里虽然吃喝没问题,但害怕地震的心情是一样的。家家户户从各个地方弄了一些草甸子,在街道搭成简易帐篷在那里过夜,街道到处都是帐篷。临近春节的北方非常的寒冷,帐篷里过夜真是非常难熬,就在帐篷里升起火炉。当然听说有的人因取暖不慎,造成火灾而被烧死的。我们只能是听说,没有亲眼见到。起初几天就在帐篷里过,后来我就干脆就回到楼里住。不管地震不地震,宁肯在屋里地震震死,也不愿在外冻死。
      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月,地震的余震逐渐少了,春节也过完了。生产队那里来了通知:要我们回去继续那里的下乡生活。因为那时我们的户口已经转到乡下,没有户口在城里就没有工作,没有粮食吃等等一系列生活待遇问题。没有户口是不能在城里生活的,回去也是现实的需要。于是我们又回到乡下去了。
      当我们回到乡下时与我们离开时一大不一样。国家给我们青年点发了两个棉的军用帐篷,其保暖效果非常好。帐篷就搭在青年点的自留地上。还有和床,取暖的炉子煤炭被褥等等,还发一些救灾的棉衣军大衣等等救灾物资,军用物品多是黄绿色的。我们是回来比较晚的,发的救灾衣物就少些。而这些军用物资好像是过去战争留下来的,有的棉衣上还有残留些血迹。一些军大衣还很时髦,像将军才穿的呢料服装,穿在身上很气派。那时年轻的知青们都很爱穿。但数量很少,只有少数人能够幸运的领到这样军大衣,其他的人只有羡慕的份。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满足,又继续我们的农村生活。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青年点的老房子经过加固修理后,我们就搬回青年点里住了。一切趋于平静,虽然在青年点里也时常有余震发生,但经过地震的我们就再也没跑过,这有可能是得了地震疲劳症。震后大队又给我们普及一些地震方面的知识:什么井水变混了,地上裂缝冒沙子,等等都是地震的前兆。还有地震产生的原理,种类。地震的震级,裂度等以前从来都没听到的知识。
      过去这么多年我总结的经验是:大地震来袭时住在农村的小房里听到地声就往外跑,是完全来得及的,因为大地震时的地声持续时间比较长有十多秒钟。有地声时是不震动的,地震发生也是有过程的,过程是由弱变强最后结束,一般地震持续时间都不太长,有十几秒到一分多钟不等。听到地声就跑这是地震逃生的最佳时间,如果是住楼房里就不要跑了,就在屋内比较安全的地方躲着,或许是最安全的。听地声来逃生但有个前提,不能是在嘈杂的环境里,否则就难以断定是不是地声;震前其气象,物象,或者动物的异常情况来预报地震,通过这次地震我的观察经验,这些并不是十分可靠,只能作为参考而已,没有异常情况也可能地震;再一个就是什么样的声音是大地震的地声呢?这个无需指导。只要在寂静的环境中,地声发出时,人和其它动物一样会本能的意识到灾难来临了,就会本能的去逃生。
       地震在地球上以及人类历史中,只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根本就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地震却是我人生的天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惊心动魄,难以忘怀。其实我的这段经历实在不值得一提,只是那次大地震的整个巨大画面中的一个像素而已。那次地震永远的成为历史和记忆,永远也不能完整的再现。人们无论怎样描述和记载也都是碎片而已。现在说出来只是想让现在的人们,对地震发生时的情况有所了解,以及如何在地震发生时有些应对措施。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每当我想起几十年前的往事时,我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沧桑巨变。昔日情景如隔世一样,昔日的低矮的小房,今日的摩天大厦,过去尘土飞扬的土路,今天美丽整洁的高速公路。真是换了人间;那时的人们与今天的人相比那就不是同一人种。如果那时的一个普通人穿着衣服行走在今天的大街上,那就是一个乞丐和傻瓜。现代人锦衣玉食,穷奢极侈,极尽奢华之能事。其反差实在是太大了。总之,现在的生活与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生活就是天堂。我们要懂得知足和珍惜,小心物极必反。
      站在历史的高度评价这几十年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的时期,史无前例。能够经历这样的巨变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我也真心希望今天的人们也能够抚今追昔,不要有太多的不如意,也不要再像我们的过去,继续做那种当世的狂热,历史的愚蠢行为。乐观的生活。热爱生命,珍惜生活。最后我只希望现代年轻人不要学我们的过去,要多一分冷静,少一分狂热,多一分自主,少一分盲从。我很担心现在的人与我们年轻时太相似了,重蹈覆辙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也许是客观规律使然,非人力所为,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吧。
   
   
                                  2014年5月8日于河北邯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5-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实,很真切。结尾的话语概括的好。大灾大难面前最能表现人的本能,珍惜好日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4-5-9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4-5-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清风:回来了,又开始接续发表《我的知青岁月》了,下载保留,慢慢去口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清风 发表于 2014-5-1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再林 发表于 2014-5-9 13:42
很详实,很真切。结尾的话语概括的好。大灾大难面前最能表现人的本能,珍惜好日子,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感谢朋友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清风 发表于 2014-5-10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尖山一兵 发表于 2014-5-9 17:22
清风:回来了,又开始接续发表《我的知青岁月》了,下载保留,慢慢去口味。

感谢老兄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