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2011-12-22
在线时间 小时
最后登录1970-1-1
金钱
|
本帖最后由 老顽童宋晓华 于 2015-3-24 19:35 编辑
1958年我刚七岁,家住在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松滨里。这里是新建的三十几栋板夹泥的简易民房,洁白的石灰墙壁、通红的洋铁皮房盖,居住着二百多户居民的大院。周围还有一片榆树林,一块青草地,一个水泡子和芦苇席围起的蔬菜园。几个淘小子百顺、喜全、铁蛋、小发子、小仓子、二愣子、还有我晓华是小铁哥们!我们成天混在一起跑东跑西好不快乐。
八月的一个傍晚,火红的夕阳照进大院。大嗓门的委主任李奶奶挨家挨户告知:“建国街道办事处小广场今晚免费放映露天电影。”我们几个淘小子围着李奶奶身边打听:“奶奶,演啥片呀?”奶奶假装严肃地说:“革命传统教育片《红孩子》,你们几个淘气包子给我好好地受受教育!”我们的小头目、八岁的小百顺笑嘻嘻地对奶奶说:“奶奶、我们几个腿快,替您通知吧。”奶奶乐呵呵地答应着:“好吧,让你们去通知,慢着点跑呀,小心别摔倒了! ”
我们撒丫子散开通知,不一会功夫大院里的居民都知道了。家家户户炊烟升起,提前做好了晚饭。我们几个兴奋地不想吃饭,早早地把家里大大小小的凳子搬出来,一溜烟跑去小广场,把小板凳一个挨一个排在电影银幕前。
建国街道办事处位于建国街与河图街十字路口处西北角,办公室在一座三层红砖小楼的一层,与建国公安派出所和消防队的办公室相邻,小楼的楼梯在外侧、二层三层住居民。电影银幕悬挂在三楼后院小广场红墙边的两棵杨树上。
太阳还没落山,离开演时候尚早。银幕前高高低低的板凳上一群欢呼雀跃的孩子们说着、笑着、闹着!系着白围裙、拎着暖瓶的老奶奶在人群里穿来穿去高音叫卖:“冰棍,三分钱一根!”身背小布袋子、手拿小茶缸的老爷爷来回走动低声吆喝:“瓜子,五分钱一茶缸!”平时我摸不到零钱,在这特殊的日子,妈妈破天荒地给了我五分钱,急忙跑到卖瓜子老爷爷跟前,买了一小茶缸香香的烟火味的瓜子,分给我的小铁哥们每人一点点。
等待是漫长而快乐的,我们几个叽叽喳喳的挤在放映机周围,看放映员叔叔从正方形的铁皮盒子里拿出一卷圆圆的胶片,挂在放映机上,铁皮盒子上红油写着“红孩子”三个字。这时,忙完家务的大人们也陆续赶来,坐在自家孩子摆放好的小凳子上,有说有笑。
暮色四合,烦人的蚊子缠着人们“嗡嗡”的飞舞,我们习以为常地拍打着。小广场里渐渐挤满了前来观看电影的人们,邻居们互相打着招呼,客气的让着座位。放映机“哒哒”响了,我们“嗖地”都退回到了自己的小板凳上老老实实地坐下,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下来。放映机灯泡亮了,一束神奇的光柱射出去,方方正正地落在银幕上,银幕明亮了。人群中没有一点声音,几分钟后电影开演了。
我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银幕,我的心进入黑白片电影故事中:1934年江西红军长征走了,李家坳的苏维埃李主席带领赤卫队上山打游击,苏保、水生、虎崽、金根、冬伢子、一群小伙伴们恳求参加赤卫队没批准,进山去寻找红军队伍。凶狠的白军进村了,白狗子团长黄静波下令向红军家属们机关枪扫射!战斗中李主席被逮捕。
“白狗子太坏了!”坐在我身边看电影的小发子气愤地喊着,坐在小仓子身边的二愣子“呜呜”地哭出声音来,我也不知不觉地抹起了眼泪,小板凳上几个淘小子都难过起来。
放映机“哒哒”不停地转动着:目睹白狗子的暴行,决意为乡亲们报仇!列宁小学的苏保、水生、虎崽、细妹、金根、冬伢子一群小伙伴们在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白狗子展开了斗争。他们勇敢地夺枪支,贴标语,机智地活捉了白狗子肖振武队长、审问出关押李主席地点。在李公公领导下,深夜巧妙地进入黄家楼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打死了白狗子团长黄静波,战斗中东伢子不幸中弹了!
放映员叔叔更换一盘一盘的胶片,胶片在不知不觉中演过去,我们被电影迷住了。弯弯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夜空,放映机“哒哒”声音骤然停止了!一小时四十七分钟好看的电影演完了、散场了。人群鱼贯而出,我们恋恋不舍地坐着不动,大人们呼唤着我们的名字,拉着我们的手向家里走去。
路上我们余兴未尽地回味着电影的精彩片段“夜袭黄家楼”,小铁蛋模仿“好伙”小游击队员虎崽的台词:“红军来了!团长被打死了,快退呀……”我模仿“坏伙”白狗子肖振威队长的动作:“红军大爷饶命!我是他们抓兵抓来的,没我啥事呀……”,我俩风趣地表演逗得大家一阵欢笑声。
突然,记性特别好的小喜全哼起了影片主题歌,我们走着学着,不一会都学会了《共产儿童团歌》:“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小兄弟们呀,小姊妹们呀!我们的将来是无穷的呀,牵着手前进,时刻准备着。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帝国主义者,地主和军阀,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快团结起来,时刻准备着。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红色的儿童,时刻准备着!拿起刀枪参加红军,打倒军阀地主,保卫苏维埃。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夜空中,红孩子的歌声在回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