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11-26 04:55 编辑
也说围城 夏梦 前两天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调查报告,讲大龄的男女青年的比例和婚姻状况,这也许是‘光棍节’后引起的思考。人们在婚姻的问题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看法,还有不同的择偶标准。在里面还体现了围城的效应。 大龄青年叫做剩男和剩女这是新而不新的名词,在词典上可以找得到了,这是后来编进字典去的。女白领和学历高的就变成‘圣女’了。成了女神,人们也只有敬仰而却之止步了。 有钱,有车,有房子成了择偶的绊脚石,男青年不光是大龄男青年都在这个问题上加着和减少着成婚的砝码和成功率。 我曾写过老年人的黄昏恋和追求再婚的东西,也看到和说出好多问题,但有时连我自己在写后都困惑,到底这路在何方?想来想去,不外乎是围城的关系: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人要冲进来。 解放初期有了《婚姻法》,人们可以自己找婆家。近期的婚姻一方提出来就可以离婚。现在北京的离婚率占百分之三十,是因为买房和交供暖费惹的祸。看来婚姻这个东西在物质和经济社会中变得越来越脆弱了。人们在往城里冲和冲出城外都多数由于这个问题。尽管这样,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向外冲,向里钻。 恋爱和相爱是很美好的东西。走进婚姻的殿堂是很神圣的事情。但变了味的婚姻不一定幸福。所以说要冲进去的这个围城如果值得,那就是牺牲千军万马也得冲;如果不值得一提的围城你还要往里冲,那何苦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或小夹板跟自己过不去呢?! 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比大龄男女青年的问题更棘手,人家剩男和剩女选择对象的范围不光是大,而且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更美的图画,结不结婚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老年人的再婚涉及到不少问题,那就是原来纸张上的东西不少,你是否在原有画的纸张上能把这张画画得更美,那是要有技巧的。就好比改一件旧衣服比做一件新衣服要麻烦得多。这里面涉及的问题也很多,所以要冲进围城和要冲出来困难就多得多。 年龄,钱财和房产及儿女的问题都是问题的问题。君不见曾有的女人在癌症要死的时候把十二个存折和房产都转到儿子的名下,一个子儿都没给丈夫留,那丈夫在妻子死后又找了个妻子,如果不是爱的真实,扎实和稳定,那女人能嫁他吗?!如果爱不牢固,那早就就免谈了。所以说,老年人再婚,要有真正的爱为基础,才能冲进围城去。反过来,要真为了爱,才能从紧箍住她,他的围城里冲出来。可那勇气要有多大!话又说回来了,还是有人要试试的,有老年人再婚过的挺好的。不过多数认为难度太大,只有维持和安于现状。 就在这考虑来考虑去的时候,时间在偷偷地溜走,白发已爬上整个的头部,肌体已渐渐地衰老,老年人的再婚就成了白发恋,甚至于再冲出和冲进时,把鳞片刮掉了或弄得体无完肤,成了白恋。也只有看着围城发楞的份儿。 有条件择偶的也还有儿女阻拦的,结了婚的还有给搅黄了的,这也多是房产和金钱,还有舆论的压力的原因。 不过,那要冲进去的围城有时是那样地金碧辉煌,那么诱人,还是又要冲进去的。毕竟,家庭是个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和睦了,社会才稳定。还是往里冲吧!毕竟爱是真的,美的,善的,爱可以带来勇气力量和幸福,更是人们追求的东西,并且有时候越是得不到,越要追求,越要努力。 尽管冲出围城和冲进围城都很累,多少年来,人们还是要这样做。那就是因为爱。这爱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美好的,并且这爱是无罪的。 城楼上的人们在观望着,城下的人除了战斗还有助阵和看结果的,而要冲进去和冲出来的人们自己在拼搏着,战斗着,他们知道,这是自己的事。成功或失败他们不考虑,毕竟他们在战斗,他们尽力了;或许他们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享受这个过程,他们尝试努力过了。 他们也许不知道,娶了谁,嫁了谁都是快乐和眼泪并存,因为婚姻往往就是是痛苦和幸福的。 围城在那里,城里的人要冲出来,城外的人要冲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