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304|回复: 5

转帖:一位鲜为人知的英雄---来自新浪网

[复制链接]
付耀武 发表于 2013-11-22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鲜为人知的英雄—转自新浪微博
大约是1970年初春的一天,我正在喂猪,突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阎启庸在打井时为救人被炸死了!遗体正在卫生所停放着。这简直是晴天霹雳!我转身就往卫生所跑。
卫生所门口,已经聚集了一群人,正在议论着、惋惜着阎启庸的死。我推开门,只见床上躺着一个穿着灰色的破棉衣、浑身是血的人。我还想再看看,已被人推到门外。我知道,死者肯定是阎启庸了。因为只有1966年到哈青的那批知青才统一发放了这种灰色的棉衣,而我们发的棉衣都是黄色的。
我向周围的人打听阎启庸死亡的具体情况。得知事发时,他和几个知青正在打井搞爆破。阎启庸和17岁的鹤岗青年小高在井下埋好炸药后,阎启庸被摇到井上。小高点燃导火索后,井上的几个人急忙用辘轳往上摇他。没想到,他上到井沿后,刚解开绳子,脚下一滑又掉进井里。井口旁的几个人见状都惊呆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阎启庸二话没说,抓住辘轳上的绳子就跳进了井里。他迅速地用绳子把鹤岗小青年的腰捆住,一边用双手往上托举他,一边大喊:“快摇辘轳”。小高刚刚爬出井口,只听“砰”的一声巨响,井下已经爆炸了.......。大家下到井底,只见阎启庸的一只胳膊伸向导火索的方向,浑身血肉模糊,早已停止了呼吸。听说小高哭得死去活来,要知道,他的命真真切切是用阎启庸的命换来的呀!
大家正在感叹时,身为现役军人的营教导员坐着小车专程赶来了。只见教导员进卫生所呆了一会儿,就红着眼圈出来了。他对我们表示,阎启庸为救战友而牺牲的事迹非常感人,营里一定要为他申报革命烈士。我不禁热泪盈眶:阎启庸,你没有白死,你的死终于为自己换来了清白。
过了不久,连里通知我到营部参加关于阎启庸生前事迹的座谈会。会上,几位与他生前朝夕相处的战友谈了很多事情。
由于时间久远,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们连的某些领导始终对阎启庸冷眼相待,视同阶级敌人。实际上他为人忠厚老实,又十分能干,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口琴吹得非常动听,还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大家都暗自佩服,可是都不敢和他接近,他一直很孤独。一个知青由于饭量大,定量的饭总是吃不饱,阎启庸就把家里寄来的粮票送给他一些。不知谁把这件事报告了连领导,结果,连领导在全连大会上点名批判阎启庸企图拉拢腐蚀别人,让大家保持警惕,不要上当。还有就是,阎启庸在他们连里就像一个苦役犯,永远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有一次,连里派阎启庸上山去伐木,可他那天肚子疼的厉害,想请假,但领导坚决不同意,告诉他,肚子疼就喊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阎启庸只好咬牙坚持去了。
座谈会的气氛是沉重的,但发言是踊跃的,包括主持座谈会的干部,大家都深深地被阎启庸感动了,一致认为应该大力宣传他的英雄事迹。
座谈会结束后,我满怀希望,期待着阎启庸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可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没有一点消息。不仅如此,阎启庸的这件壮举,当时的报纸电台没有报道过一星半点,营、连也未进行过宣传,知青们自发写下的“向阎启庸同志学习”的标语也被强令撕下,连追悼会都未开,就草草的把他埋葬了。据说,因为他的家庭历史问题很严重,所以上级明确指示,不能定为革命烈士,不能召开追悼会,也不能宣传报道。
万万没想到,阎启庸的死也未能唤醒某些人的良知。
渐渐的,阎启庸的事情不再被谈起了。偶尔有人提起来,竟然带着嘲笑的口吻,说那个阎启庸真笨,下井后赶紧把导火索拔了不就没事了?
我听了真是愤怒极了。从阎启庸牺牲的经过和现场看,他跳下井首先去救高云雷,然后再去拔导火索,恰恰表明了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如果在烟雾弥漫的井下先去寻找、拔掉导火索,两个人都有可能遇难,因此,他选择了先救出高云雷。我认为,这正是他舍己救人的崇高之处,可歌可泣之处。
1971年2月,我们连队调到了德都县附近的六团。从此,离开了这个让我洒下很多汗水和泪水的地方。1972年末,铁路招工,我回到故乡哈尔滨,走进了新的工作与生活。 但阎启庸的死一直让我不能释怀。在我周围,没有人知道世界上还有过阎启庸这么一个人。我曾想见见阎启庸的家人,想告诉他们关于阎启庸的真实情况,但不知道他们究竟在哪里?
没想到,几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在报纸上读到了贾宏图先生写的一篇纪念阎启庸的文章。从这篇文章得知,1975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已经追认闫启庸为革命烈士,他的坟墓被重新修缮,立上了墓碑,他的事迹也载入了兵团的史册。此外还得知,阎启墉的父亲不仅没什么问题,而且是一名出生入死的抗日志士。虽说这是一个迟到多年的消息,但我还是无比激动,阎启庸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不过,相比其他一些知青烈士的知名度,我总觉得阎启庸还是一位鲜为人知的英雄,而他的事迹,他的光彩丝毫也不逊色于别人,特别是多了悲剧的色彩,能够带给今天的人们很多思考。作为知情者,我应该把他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这就是我写下这篇拙文的真实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文蕴 发表于 2013-11-2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炎冬 发表于 2013-11-22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你的报导里尽一步了解了,闫启庸烈士的英雄事迹,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在平淡的生活里踏实肯干,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好青年,很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贝西 发表于 2013-11-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心里很感动.-个知青十八九岁年令关键之时把生命留给战友!很值得我们学习.特别现在年青-代更应好好学习闫启庸烈士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宝珍 发表于 2013-11-2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这篇报道心里难受极了,在那个年代只讲成份与阶级斗争,只要成份是红色的那么品行再不好的人也不会遭到太多的白眼,与不公。而烈士闫启庸因为父亲的问题生前却遭受到太多的白眼与不公,想想当时才多大啊来到这世界上不过十几年就遭到如此的不幸,不公的待遇,某些领导简直是个混蛋,小阎在如此窘迫的环境里却做出如此的壮举,这些领导难道不受到良心的遣责吗?在追认烈士的问题上还死咬着所谓问题不放,我真想当面指责这些人;你们没有历史问题,你们是红色的,那么你们怎么就没有如此壮举呢?为什么一个无辜的孩子生前不被你们爱惜,尊重却能用如此壮举来换回另一个人的生命,却换不来你们这些人的良知呢?我心好痛喔-----好在事后这么多年总算给了小阎一个公正的评判,小阎啊;你身虽死可你的英名永存,安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张莅 发表于 2013-11-29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闫启庸严重的家庭问题,不过是其父在伪满时期当过蒙江县(现为吉林靖宇县)县长,但只是挂名,没有为日本人做事,后来带领全家人离任出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4-6-16 22: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