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010|回复: 21

一把扇子,两把扇子____ 夏梦

[复制链接]
夏梦 发表于 2013-9-7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9-7 23:22 编辑

          一把扇子,两把扇子
                                                                             夏梦
               a22c5bb9hc37f5d9c0555&690.jpg
       正跳着舞,我叫一个人给叫住了。平时在一起锻炼,我还不知他叫啥名字,他却知道我是画画的。“画家,我求你点事儿。”在舞场上我从不报姓名,人们都叫我“画家”。“您有事说吧。”我停下来,对那人微笑着说。那个人平时很老实,大高个儿,很有气质,就是肚子大了些。要说这个人,和我一样,每天就是自己一个人锻炼。减肥!那是以前的事了,我在舞池边走圈儿,前面走的人挡住我了,我往回一退步,脑袋正好撞在在后边走着的他大肚皮上。不过现在他减肥减的差不多了,肚子不见了,走得很轻巧。
       他说“人家送我一把扇子,是空白的,你能给我在上面写两个字吗?”“没问题,我看看,”接过他手里的扇子,“哎呀,这把扇子不错!”我说。这是一把绢扇,扇子骨是用好竹子皮做的。绢是仿古绢,淡黄色的,还散发着清香气。
           “光写字白瞎了,我给您画一幅画吧,”
           “那太好了,画什么呢?”“画牡丹,富贵。”
           “你看着办吧,画啥都行,我先谢谢啦!”
      “您等我两天,我们要开运动会,这两天练集体操。我过两天给您画。”他啥也没说,就把扇子拿回去等了我几天。
        运动会开完了,我赶紧叫他给我拿来,我给他画。
        要说画这点小画,我满以为没啥,举手之劳。没成想,我这下可有了新课题了,还是个很不好弄的东西。吹不了牛了。弄吧,咋地也得给人家画好。可不好弄呀!就说那扇子不像纸张是平的,它有折叠的有褶皱,毛笔上去画的线条圆不容易圆,方还不直溜。流畅的线条受扇骨的阻挠变得不那么漂亮。还有就是,画工笔牡丹要涂无数遍颜料,行话说是‘三矾九染’,我还要控制好笔上的水分,水大了就透到扇子背面去了。还有,那仿古绢是黄的,牡丹的颜色打了好几遍底色都发暗。一点不鲜艳。我就想法儿叫它鲜艳。不用国画色,用另一种颜料。
        那线条画出位的地方怎么办呢?我想了个好办法,描金边。不是有‘金碧山水’吗?画牡丹也有描金的呀。这画扇子怎么地也不能‘丢’了我的手艺。可别叫人家拿出去,说是谁画的,一看上面的署名‘夏梦’可‘露了怯’了!就像是我小时候我妈给我说那个歌谣里那个懒婆娘,看人家蒸大馒头,她回家弄点面,也不筛,也不簸,蒸馍馍。后来怎么样?你一定能知道。那还能吃吗!
       在牡丹和花枝叶子之上,我还画了一只蝴蝶,蝴蝶后来我看像‘扑了蛾子’,墨洇了。但我落上款,盖上我的章后,那洇的颜色就不明显了。在扇子的另一面,我没用墨写字,我还用和扇子的相近色——金粉写了四个大字环在扇子边上:‘仁者无忧’。再落上款:夏梦写於警幻斋。还盖上俩闲章。颠过来,倒过去,自己觉得那就是‘女性内衣——挺美(婷美)。
        送去吧,人家张回嘴,我还不赶紧画好了送去。
        扇子拿到锻炼的地方,那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该称呼人家叫什么先生,我不爱问人家姓名。他很晚才来,接过我给他的扇子当宝贝似地,看了又看。我说:“没画好,画成型的扇子我没经验。等以后我练好了,我再给您画!”“没事,挺好的!”他说完就回家了,临走前还给他几个老哥们看看那扇子。我接着跳舞。
       不一会儿,又有人叫住了我。还是他。
        这时我看见他笑盈盈地边说边递给我两把扇子。
        妈呀,可真信得着我了,刚画完一把,还要让我再画两把呀!
       “画家,我托人买了两把小一点的扇子,正好女士用,我送给你,你给你自己画吧。”我一看,哎呀,这回不是心里喊‘妈呀‘而是’我的妈呀‘。那扇子是撒金宣的,扇子骨还有古书装订线样的横纹。真美!更绝的是,这两把扇子的两边的扇骨都没粘上。你不是说裱好的成扇不好画吗,人家给你的这个可以放平了画!
          “谢谢您,多少钱?我给您!”
          “我知道你不差钱,这是我送给你的。”
        我也没和他推让,就捧着这宝贝对他说:“我好好学学,等我画好了我还给您画!”就回家了。
        一路上,我捧着扇子,像绕口令一样:一把扇子,两把扇子------,一篇文章的名字和内容就在脑子里了。在脑子里的还有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不光是交情,更多的是友情和真情。这真情压得过那为钱不择手段的那些人办的那些事。要我给您说都说出笑话来了。有一个人去丰胸,说打打折吧,医生说可以。打折了,那女人的胸也‘打折了‘。怎地,你不信?她是我的一个朋友,洗澡时一个胸大一个胸小,我问她,为什么?她说钱没给够,药水就没那么多,一个多填充,一个少填充,就这样了呗!还有那饭店,做’溜双段’。‘溜双段’是个菜名,是虾(仁)段和肉段在一起溜的。‘双段溜’。才上来时,满盘子只见肉段,没一个虾段出来表演展示,问老板为什么,老板说:“物价涨了,我饭店菜价一直没涨,你说说,虾仁那么贵,一盘子能给你放几个!?大伙异口同声地说:“一个也没有啊!”
       人啊,怎么有时就叫钱给弄得‘五迷三道’的呢!
       难道人和人之间交往就只剩下钱了吗?,人情,友情,真情和热情有多重要啊!
       路上,我像小孩子一样,翻着手心手背,嘴里叨咕着:一把扇子,两把扇子,我画了一把扇子,人家送给我两把扇子------,将来我没饭吃的时候,我也学齐白石,画个大白菜吃顿饭,不,我还差得远呢,我还得好好学习,等我真画好了那一天,就像省画展时那样,把人们喜欢的画拿出去,就像那天展画时,喜欢那张画的那个人二话没说,放下钱就把画拿走了。-------不,我怎么也盯着钱了?!你要把你还能为人们做点事的事做好吧,你弄的那玩意儿能给人们带来点儿愉悦和快乐你就满足了吧!还有,什么时候有义卖,你也去卖卖,卖了钱助学,救灾------
         一把扇子,两把扇子,一把扇子,两把扇子------
         我知道,我没不正常,我是高兴的,比哪天都正常,比哪天都高兴。因为,我能为别人付出就快乐;我能叫人看我活的还有价值就快乐。
        一把扇子,两把扇子,一个人,两个人,我们大家,我们集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9-7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趣的,拜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9-8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悟性!一把扇子折射出人生的真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着 发表于 2013-9-8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真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9-8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9-8 05:48 编辑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9-7 23:32
挺有趣的,拜读了。


    谢谢大鹏!就像电影《刘三姐》里唱的,“------我家也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9-8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9-8 05:49 编辑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9-8 01:49
好悟性!一把扇子折射出人生的真谛!


   谢谢昨夜星辰版主!我一定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9-8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执着 发表于 2013-9-8 05:40
文章真棒!

    谢谢执着,许久没见,你还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9-8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会不会画命题画啊?我近日采访1964年下乡插队的老知青,他们有离开城市奔赴农村出征那天的详细日记,很感人。当时没有任何拍照和录像。我想求你根据日记的描绘把这段场面用绘画的形式,素描、水粉画都行,表现出来。不然没有任何影像资料,电视片不好看。也算是我“求画”吧。当然不画这类画也可。我就是这么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乐呵呵空间 发表于 2013-9-8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把扇子,两把扇子,这个题目很新颖,以物折射人生,蓄意深远。在当今社会下,不注重“金钱”的人我想不会占多数,但也应看到不看重“金钱”的人也不在少数。
    自从单位退休以后,对金钱物质的追求欲望逐渐淡薄,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了我们生活的主题,现在闲暇时间多了,眼睛看到的事物也多了起来,让人感动的事迹我们看到了,因而让我们振奋,有些不尽人意的事件我们也看到了,因而让我们不齿,但总的来讲,正能量的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中华民族的良好风气正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前些日子报刊上还刊登了公交车让座获赠“感言”篇的文章,让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的人民需要爱,我们的家庭需要爱,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团队需要爱,我们的社会需要爱,正如你文章所说“一个人,两个人,我们大家,我们集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9-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鹏影视 发表于 2013-9-8 07:09
你会不会画命题画啊?我近日采访1964年下乡插队的老知青,他们有离开城市奔赴农村出征那天的详细日记,很感 ...

      我试试看,有空探讨一下,谢谢大鹏的信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8 09: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