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083|回复: 10

深圳养老状况调查:每百位老人中至少13人抑郁 __夏梦转

[复制链接]
夏梦 发表于 2013-8-21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8-21 06:04 编辑

深圳养老状况调查:每百位老人中至少13人抑郁  
  来源:深圳特区报                  
                                                                                                 夏梦转
    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2.89%,痴呆患病率为5.9%。而深圳由于大量移民等因素,老年人的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康宁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被抽样调查的7134位成年人当中,有过自杀行为的人占0.74%,在自杀人群中,以中老年人居多。去年7月21日至8月9日,短短20天时间,深圳发生9起老年人自杀事件。而这些自杀的老年人多数患有抑郁症。康宁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吴东辉表示,医院接诊的老年精神疾病群体中,抑郁症患者约占30%以上,深圳每百位老人中至少13人抑郁。
  候鸟”老人更容易出现精神疾病
  76岁的邓老伯最近得了抑郁症。由于年事已高,两年前他和老伴离开河源老家,来到子女工作的深圳养老。子女经济还算宽裕,就专门给他们老两口买了套房子,并请了保姆照顾他们。没想到老两口来深圳不到一年,邓老伯就开始出现长期失眠,情绪极度紧张,后来逐渐出现了抑郁症的症状
 在深圳,像邓老伯一样,由于来到新环境而出现精神疾病的候鸟老人非常多,康宁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吴东辉告诉记者,候鸟老人出现精神疾病的几率远远大于本地老人。老人精神科病房里,80%以上都是候鸟老人。外来人口本身比重较大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老人来到新环境中由于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越来越多的老人离开居住多年的家乡,随子女来深定居。近15年来,深圳老年人口以平均每五年10万左右的数量在增长。根据市民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底,深圳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86.5万,但户籍老人仅有16.5万,这也就意味着深圳约有70万的候鸟老人。
  “就像邓老伯,时常感觉自己活得没有价值。突然来到大城市。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搞不定,深圳消费还高,买房子也让子女花了不少钱,就感觉自己拖累了子女,时间长了就积郁成疾。”吴东辉说。
  居家养老的老人更健康
  65岁的赵婆婆在养老院住了不到1年,老年痴呆症的症状更加明显了。去年开始,赵婆婆就很多事儿都记不清楚,儿子儿媳工作特别忙,怕赵婆婆一个人在家出事儿,就把她送到了养老院,没想到不到一年,赵婆婆不仅“糊涂”得更厉害,还得了抑郁症。
  吴东辉告诉记者,养老院里的老人,50%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精神问题,而居家养老的老人则远远低于这个比例。吴东辉表示,养老院养老看似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但其实会加剧老人各种行为的退化。“一般来说,帮子女照看孩子,经常做家务的老人比纯粹养老的老人更健康,因此,子女有时候也要适度偷偷懒,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需要,有价值。”
  老年人心理问题要以预防为主
  随着深圳银发潮来袭,老年人精神科的病人也逐年增多。去年10月10日市康宁医院把专科细化,专门设了老年精神科,共有55张病床。到今年5月,才不到7个月的时间,病床就进入持续的饱和状态,一床难求。
  “其实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如果及时干预,就能避免发展为精神疾病。”吴东辉认为,首先老年人要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可以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积极热情面对生活。其次,子女或其他照料者应该掌握相关知识,通过早发现控制病情。
  近日出台的《深圳市关于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意见》指出,我市将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而对老人提供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作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被明确提出。《意见》指出,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以上门入户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
其实很多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结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如果能让老人积极融入社会,有自己的圈子,有事情做,同时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干预,就能有效避免演变为精神疾病。”吴东辉说。  
                                            深圳特区报记者 盛佳婉
                  4-C9CA8FF7-1427699-800.jpg
    北京夏梦住的那个小区有这么一位老人,开朗健康,今年一百零三岁,她自己说时还要少说一岁。照这张照片的头一天北京台生活栏目刚采访了她。她居家养老,她儿子八十多了,天天推着这老人出来散心。
                                          (夏梦摄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乐呵呵空间 发表于 2013-8-2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有感:养老问题确实要仔细研究推敲,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但是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国家还缺乏软硬件措施,所以就目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养老问题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想办法解决,所以我们就要自己学会找乐学会在今后夕阳生活中找一些适合自己需要和兴趣爱好的新“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8-2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呵呵空间 发表于 2013-8-21 08:19
读后有感:养老问题确实要仔细研究推敲,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但是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国家还缺乏软硬件措 ...

     李克强在一次报告中谈了这个问题,说是要让社会资本轰轰烈烈地办好养老服务业。并说主张居家养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峥嵘岁月 发表于 2013-8-21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深圳临近香港,受其影响深圳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在内地是数前位的,其次是北京、上海。目前内地居家养老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加部分的社会资金,依托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专业队伍在社区展开。上海在养老问题除了开展居家养老项目,还有街道或是居委开展老人日托生活馆等等项目。
当然要做一个健康的老人还是自己要走出家门,关心天下事,和子女及亲友多沟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保持年轻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文喜 发表于 2013-8-2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地老人到深圳,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与当地相差较大,无朋无友,难交新友,过着孤独的日子,不患抑郁症真不容易。家还是“老家”好,叶落归根等传统思想还是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8-2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峥嵘岁月 发表于 2013-8-21 11:00
读后感:深圳临近香港,受其影响深圳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发展在内地是数前位的,其次是北京、上海。目前内地居 ...

     说得好,是这样的!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吸收好的经验,将来在养老这方面会很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8-2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文喜 发表于 2013-8-21 13:02
外地老人到深圳,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与当地相差较大,无朋无友,难交新友,过着孤独的日子,不患抑郁 ...

     您有体会,所以说得正确。居家养老,社区和社会都有安排的情况下,还占‘老房子,老家底儿,老伴和老朋友’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冬梅 发表于 2013-8-2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们的国情,大多数老人应该提倡居家养老,子女在身边照应是解决老年防止衰老的最好办法,心情愉悦,及时悉心的照顾可以帮助老人减缓衰老;不过如今独生子女已经成家,十年后,老人照顾问题,将成为独生子女的困难,在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社会养老资源,以减轻独生子女的负担。我在哈尔滨条件最好的江北“安康养老院”,就看到一些老两口一起住进养老院,在哪里有老年人大学、图书馆、棋牌室、健身房、医疗等设施,饮食还有一定的政府补助,伙食不错。所以我认为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可以结合,每个家庭可以视情况而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昨夜星辰 发表于 2013-8-22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大的比例,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关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8-22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梅 发表于 2013-8-21 23:22
根据我们的国情,大多数老人应该提倡居家养老,子女在身边照应是解决老年防止衰老的最好办法,心情愉 ...

    好!真不错!版主的信息最好了!有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5-4 03: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