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571|回复: 10

大寿山扑火记(四)生死瞬间

[复制链接]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3-8-7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大寿山下驻扎下来的时侯已是11月初,往年10月末、11月初一般都已下雪了。可今年冬天的天气特别反常,不仅迟迟不下雪,反而这气温是嘎吧嘎吧地冷。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了,老天还是没有下雪的意思。夜间的气温更低了,为了保证大家的休息与健康,我和大家商量挖地窨子。有几人反对:“说不定明后天就下雪了,费那劲干啥。”  我坚持要挖:“就是住上一、二天也行,何必白天闲呆,夜里挨冻呢!”于是决定:干  。(没想到这个决定险些使中队“全军履没”)工具不够去“邻居”借,连借加上自带工具共有二把铁锹、一把镐、一把斧子、一把匕首,人多工具少。我把全队分为三个组:一组挖地窨子。这个组工作量大,所以人员也多;二组伐木;三组割草。地窨子是坐北朝南属于半地下式,内设一个大土炕,还一条50多公分宽的过道,天棚是树干整齐排列的然后上面垫上树枝最后盖上土。
    经过全队人员一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在夜幕降临时地窨子竣工了。我们又用铁锹把火炭在走道两端各放了二十几锹,“屋” 内顿时温暖如春。大家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行李搬进去抢占理想位置,等我最后进去时只剩下东牆根有一个位置。在火炭的红光辉映下,满屋红彤彤地亮无需点灯。大家脱去棉衣棉裤躺在炕上休息,这是上山打火后首次脱下棉装睡觉,几个小青年在炕上嬉闹着……,疲劳和困倦很快把人们带入梦乡。却没想到,“死神”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看见战友们香甜地睡着,我心头一阵兴奋,再加上挨着冰凉的土牆使我一时难以入睡。大约过了几分钟我也昏昏入睡了…,也许是刚刚睡着的缘故;也许是新鲜、冰冷的土壤给了我额外的氧气……。我意识摸糊地听见有人呻吟,我大脑闪过一念头:这小子累坏了! 我又迷糊过去。“哼一一” 一阵更大的呻吟声把我唤醒(就是这阵呻吟声挽救了全队人的生命),我想,他是不是病了。他与我就间隔一个人,我推了他几下并呼喊他,他一点反映也没有。我把他拽了起来一松手,他却一歪倒在别人身上,我摸摸他前额也不发烧。这是怎么回事?我大脑不断地思忖。当我的目光落在红红的炭火上时,我立刻明白了  ,我急忙大喊:“快起来,快起来。”  可是没任何反映,我又喊:着火了,快跑!这招真灵啊,马上有几个人跳起来掀开挡在门口的草袋子窜了出去,我瞅瞅炕上还躺着几个人一动也不动。我出去一看,门口又躺下了几个。一小青年问我,这是咋地了,我说:“是一氧化碳中毒。”  有人说:“真悬那,差点都死在里面!”  小青年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妈呀―,我差点看不见你了。”  气的我抬腿照他屁股踢了一脚:“不是没死吗,哭个屁!快穿衣服救人。” 大伙手忙脚乱地给外面倒地的人穿上棉衣棉裤,然后抬到火堆旁。又进去给里面躺着的人穿戴好,先抬到门口缓一缓,人醒了再扶到火堆旁(听别人讲过)。
    大家围坐在火堆旁对“中毒亊件”议论纷纷,有的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人说:命不该绝。有人说:多亏了队长。我说:还是感谢 “某某” 吧,要不是他把我哼叽醒,大家这时候已经列队过了‘鬼门关’ 了,生与死就在这一瞬间。”
    有几人对住地窨子心有余悸,我说:“ 第一次地窨子住没经验,这次我们在棚顶用木棍捅几个通风孔,门口草袋子也别挡太多了留点空隙通风,里面堆的炭火再减少一些,保证大家既安全又暖和。”  另外,我们为前半夜及后半夜各安排一名值班的,大家这才放心地进去睡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猫 发表于 2013-8-7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非常清晰明了,让我们看的明白。一场劫难过后,大家如梦初醒,大难不死。这些就是在野外山林打火有许多知识和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山好 发表于 2013-8-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山好 于 2013-8-7 20:50 编辑

我住过地窨子,住了一个冬天。前半夜火炉通红,很暖和,后半夜灯吹火灭,和外面差不多。只好把棉帽子带上,满脸都是冰霜。胶鞋都冻在地面上。当时,还在入口写了对联: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
你写的非常真实。现在的小青年能相信吗?可能以为这是小说 虚构的。
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岁月。即使细节也都清清楚楚的记载心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3-8-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树沟、二皮河等等我都打过火,确实是这样,历史,就是历史,苦难,就是苦难,冬天伐木窝棚着火更是没法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金猪 发表于 2013-8-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金猪 于 2013-8-8 22:18 编辑

   艰苦的生活,恶劣的环境。锻炼了你战胜困难的勇气。因祸得福,大家都化险为夷,没出意外,这就是当时最值得庆幸的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3-8-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猫 发表于 2013-8-7 19:22
文章写得非常清晰明了,让我们看的明白。一场劫难过后,大家如梦初醒,大难不死。这些就是在野外山林打火有 ...

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3-8-9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山好 发表于 2013-8-7 20:47
我住过地窨子,住了一个冬天。前半夜火炉通红,很暖和,后半夜灯吹火灭,和外面差不多。只好把棉帽子带上 ...

同甘共苦的战友加知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向东 发表于 2013-8-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君亭 发表于 2013-8-1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危险了;太惊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逊克神枪手 发表于 2013-8-14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君亭 发表于 2013-8-13 17:23
太危险了;太惊险了。

我们这代人能走到现在,都是有过惊而无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10-5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