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005|回复: 5

立秋时节吃什么——夏梦转

[复制链接]
夏梦 发表于 2013-8-7 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8-7 11:46 编辑

立秋时节吃什么 我国各地饮食文化综述
万维家电网【原创】作者:张良钰

夏梦转
                   247698.jpg
   引言
          今天是87,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每年8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在立秋这天人们会慰劳一下苦夏的辛苦劳作,一来补充营养,二来夏天没什么胃口,到了秋天胃口大开。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饮食习俗,那么到了立秋吃什么呢?
北京立秋贴秋膘
                247681.jpg
  每到立秋这天,您看吧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就是肉,回民买牛羊肉、汉民买猪肉,总之在这一天里不分民族家家户户都在炖肉,不信您尽可以随便到北京的哪个家庭里调查,迎接您的准是炖肉。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特别是汉满两族。首先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其实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除了久远的风俗习惯以外,对养生保健也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夏天太热,人们会不自觉的造成偏食,这对人体的生态平衡是非常有害的,往往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和生物机能造成影响。而就在这个时候,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冲了必要的营养、脂肪、蛋白、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疗效。所以说立秋吃炖肉既解了馋,同时又起到了保健和养生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tips何谓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北京人有苦夏之说。由于天太热,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每日除了花样翻新的吃一些个过水凉面条以外,再也没别的可吃。这既是一种季节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心里反映。一但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这种习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却流传到了今天。
  山东立秋‘浴霸’
             247695.jpg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青岛地区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挨顿饿的俗谚,提醒人们要加紧农事活动,夺取粮棉丰收。因立秋多在农历六月下旬,所以俗语说:秋,秋,六月二十头如延至七月,则七月立秋,逢菜不收。青岛地区立秋却喜下雨,俗语说,立秋,哪里下雨哪里收,莱西农谚则说:入伏下雨伏里旱,立秋下雨吃好饭。人们还把立秋日的时分和气候联系起来,说: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在山东,立秋还有包饺子的风俗,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老人们喜欢把五谷杂粮分别弄一点包成饺子,第一个咬到哪种粮食,就预示这种粮食丰收有望。
南京立秋吃西瓜啃秋
             247696.jpg
       在南京吃西瓜啃秋的习俗在古时就有了。传说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长了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结果瘌痢疮果真好了。 因此人们就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这一观点甚至为学界所接受,《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就收有公秋母秋词条。但何为公,何为母,百姓深为关心,说法多种多样,曾有某民俗专家说双日为公秋单日为母秋,刊于某报,也载于某书(《金陵十记》)。笔者以为此说凭空而来,于理不通、于情不合。民俗和方言一样,只能是约定俗成、说法要有理有据才行,可以允许异文存在,但不能胡编乱造,这是符合民俗学的要求的。
东北立秋吃饺子
                247697.jpg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沈阳人自古就有好吃的习惯,并且是什么季节吃什么,在这方面东北沈阳人特别的在意和讲究。比如说立春那天吃春饼;头伏饺子二伏那天煮面条;端午时节包粽子;立秋包饺子,(意为抢秋膘、贴秋膘)。
        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东北立秋的民俗与北京、河北等地区类似,都是关注立秋进补,模式也与东北人豪爽的性格有关,用的方式补秋膘。
  另附一篇:
立秋吃什么?
           立春吃春饼,立冬吃饺子,那立秋呢,好像没有什么讲究,但是有些食品是立秋之后吃摄取当中营养比其他季节要高。

   
立秋,就是我们将逐渐进入天高气爽、五谷飘香的季节。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老人可根据秋天季节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秋天果实大多成熟,瓜果、豆荚类蔬菜种类很多,鱼、肉、禽、蛋也比较车富。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扩大了,但要注意平衡膳食。秋天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有时气温仍较高。热能伤津、伤气,燥盛则消耗津液。所以,除了应当掌握好饮食起居的调养以外,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秋季,空气中湿度小,风力大,人体的汗液蒸发较快,皮肤容易干燥,汗液中还要丢失一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摄入充足。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必要时每天服复合维生素B12片和维生素C50毫克。这样,不仅对机体健康大有益处,而且对防止秋季机体退行性变化也有作用。


    秋天,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因此,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老人,可以服食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侯,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银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磷、铁、镁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作用,可以常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3-8-7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梦的心真细,什么季节吃什么都知道,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乐呵呵空间 发表于 2013-8-7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介绍的这么详细,南北习俗都谈到,没想到一个“立秋”还有这么多说道和习俗,学习领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8-7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逊克白桦林 发表于 2013-8-7 04:51
夏梦的心真细,什么季节吃什么都知道,谢谢你!

      中国的民间饮食风俗和中国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讲究营养学上也毫不逊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梦 发表于 2013-8-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乐呵呵空间 发表于 2013-8-7 08:11
谢谢你介绍的这么详细,南北习俗都谈到,没想到一个“立秋”还有这么多说道和习俗,学习领教了!

     每一个季节和节气都有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那么饮食也在不同季节和节气中中发生着变化。这是中国饮食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来也 发表于 2013-8-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度搜索|哈尔滨北大荒知青网 ( 黑ICP备2020005852号 )

GMT+8, 2025-7-4 2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