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夏梦 于 2013-7-30 16:18 编辑
碎语江边小照 夏梦 我站在松花江边的长条椅子旁边,那姿势有着多年练舞的‘范儿’。绿荫的间隙里透出附近广场上霓虹灯的光线,光怪陆离地点缀在我周围,我的脸发暗且被不规则的光分成了无数小块儿,但我的表情是那样地一板正经地笑着。心情不错,和我们组写作的一班人马来江边游玩,为的是看松花江的夜景,图的是乐呵。 回来看大鹏给我们照的照片,这张是我最喜欢的了。原因是那意境,和我那站着的‘范儿’。更有意思的是我由此产生了很多联想,把这些天来的忙忙碌碌,纠纠结结,忧忧愁愁都像夏日里的冰激凌——一会儿就化掉了。这张照片像一条丝线把有些思考的零零碎碎东西,都穿了起来,形成一个项链般的链条,我把它收藏了起来,放在心底。 记得我在看电视节目《职来职往》的时候,那里面嘉宾在评论一个求职的女孩子时说,那个女孩子在微博上从不讲自己的感情想法,写微博只几句,而把自己的感情和细账记在日记里。他评价这女孩子是做公关的材料。我正好相反,啥都和你们说,都写出来了。我在网上几乎是透明人了。我还在网上看到过有人说,隐私的东西要不对外说,记住把胳膊肘离自己近些。但我想,我这点事算什么,咱国家连审计的东西都公开了,我不就是个小老百姓嘛,再说了,我也攻不了关!这不,就自己对自己闲言碎语吧!把这串儿链珠儿像和尚数念珠那样数数吧。 天太热,热的人晕,不爱吃饭,心情还烦躁,鼻子里干得要命,脑子里一塌糊涂。报道说高温也是灾害,那浙江那儿都四十多度了,马路上七十度,能在上面煎熟鸡蛋。盼着下雨,外面又下起暴雨,黏黏呼呼的下了一两天,闷得不行,犹如《雷雨》里的景象。我更烦躁不安。报道说,天气热容易人心烦躁,引起精神病的人发作,要预防和防止犯罪率上升。我这个精神不错的,也看什么都烦。正好到江边上去,松花江边的凉爽的风吹清醒了我,就像我的杯子里的咖啡,提了一下神儿。 您看我这张照片的空间,除了我,还有谁?您肯定会说,不就你自己吗?!对了,也不对!是我自己,但在我周围的,还有我的知青朋友们。您知道拍电影时,画面上虽然是一个人的镜头,但在拍摄的现场人有好多,就不说导演和拍的人,那摄制组里有多少人在忙活着啊!这就是说,在我的生活里有好多好多的人们在我身边,我并不寂寞。我有我的天地,我的空间,我的亲人,我的朋友,还有我最亲的知青朋友们。 可您再看,我手扶着长椅,手下的长椅下的座位是不是显得空了些?!如果您说是空的啊!您说对了,也不对!是空的,我觉得失落。这本应坐着一位,我最想让他坐在这里的合理人选还没有。但在这座位上是我心仪的人,也许他在天边,或许永远没有,这座位也给他留着,留在我心中一块最神圣的的地方,永久。这人,不是我随意选择的,必须是我的真爱! 这思绪在我脑中许久了,但由于天热烦躁,把这思绪像雨后的马路翻泥浆一样,把它翻了上来。再由于天热的烦躁把它‘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加之我才看了电影《萧红》,又心情翻江道海,思绪万千。 萧红的一生,是追求真爱和自由的一生。又由于背井离乡的孤独和寂寞使她笔耕不息,创作了和留给我们好多极佳的作品。她可能到死都没想到,她的《呼兰河传》成为了中国和世界上脍炙人口的小说。被翻译成了多国文字。但她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她写出了人们在那个年代的挣扎与呼唤呐喊。她不是寂寞的,她的作品使她坚强。她敢于大胆爱,她是不寂寞的。她把她整个的人生从生到死后都融入到了人民之中,国家之中,虽然她只活了那么多年就早早夭折,但她的人生和文学作品流芳于世。 还想什么呢?像萧红学习,学着把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和国家,人民做点什么。当然了,我成不了伟人,做不了什么大事,我要尽我的一份微薄的力量,为人民做点事情。 还是那句话,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就让我为这个世界献出一点爱吧。爱人民爱党,爱国家,爱生活,爱这个我站在上面的这个地球,能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只是奉献,不要回报。 接了个电话,我的作品被采纳和获了奖,出书了。那是一张观音图。 眼前的这个照片上微笑的我,嘴角咧得更大了,笑吧,笑吧,高温,暴雨算什么?! 心情是高温下的凉爽之地,暴雨冲刷着灵魂。 |